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1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81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及其与籽粒质地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普通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和甜玉米4种类型玉米籽粒不同发育时期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含量,分析这些营养物质与角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期间4种类型玉米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总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爆裂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始终最高(4.7%-23.1%),甜玉米(1.4%-4.6%)和糯玉米(2.3%-4.9%)的始终较低;甜玉米的支链淀粉含量一直最低(15.7%-35.5%),除授粉10d以外,糯玉米的支链淀粉含量一直最高(65.5%-69.8%);甜玉米总淀粉含量始终最低(17.1%36.1%)、总蛋白含量(15.2%-26.9%)和授粉30d后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4.2%-17.6%)。高蛋白含量可能是爆裂玉米和甜玉米角质率高的原因,糯玉米的角质率低可能与支链淀粉含量高和蛋白积累少有关。  相似文献   
992.
Profilin is an actin-binding protein that shows complex effects on the dynamics of the actin cytoskeleton. There are five profilin isoform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L. However, it is still an open question whether these isoforms are functionally differ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two profilin isoforms from Arabidopsis, PRF1 and PRF2 were fused with green fuorescent protein (GFP) tag and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il and A. thaliana in order to compare their biochemical properties in vitro and their cellular distributions in vivo. Biochem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fusion proteins of GFP-PRF1 and GFP-PRF2 can bind to poly-L-proline and G-actin showing remarkable differences. GFP-PRF1 has much higher affinities for both poly-L-proline and G-actin compared with GFP-PRF2. Observations of living cells in stable transgenic A. thaliana lines revealed that 35S::GFP-PRF1 formed a filamentous network, while 35S::GFP-PRF2 formed polygonal meshes. Results from the treatment with latrunculin A and a subsequent recovery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filamentous alignment of GFP-PRF1 was likely associated with actin filaments. However, GFP-PRF2 localized to polygonal meshes resembling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Our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Arabidopsis profllin isoforms PRF1 and PRF2 have different biochemical affinities for poly-L-proline and G-actin, and show distinctive Iocalizations in living cell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PRF1 and PRF2 are functionally different isoforms.  相似文献   
993.
以intein的蛋白反式剪接为工具,研究了运用双载体的真核细胞凝血Ⅷ因子(FⅧ)基因转移,通过翻译后剪接得到完整的功能性FⅧ蛋白.将B结构域大部分缺失(Δ761~1639)的人功能性FⅧ(BDD-FⅧ)cDNA于剪接所需保守残基Ser1657前断裂为重链和轻链,分别与106和48个氨基酸的mini Ssp DnaB intein的N端(IntN)和C端(IntC)编码序列融合,构建一对在质粒pcDNA3.1的强启动子CMV驱动下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共转染至293细胞和COS-7细胞,培养48h后,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剪接形成的BDD-FⅧ蛋白水平,用Coatest法检测上清的功能性FⅧ生物活性,并用Western blot观察细胞内的BDD-FⅧ蛋白质剪接.结果显示,两种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较高水平的剪接BDD-FⅧ蛋白形成,分别达到(137±23)和(109±22)ng/mL,由细胞内和细胞外(培养上清)的剪接共同组成 并检测到培养上清中较高水平的FⅧ生物活性,分别为(1.05±0.16)和(0.79±0.23)IU/mL,包括细胞内、外剪接产物BDD-FⅧ共同形成 细胞总蛋白的Western blot进一步显示共转染后细胞内高效剪接形成的BDD-FⅧ蛋白.表明intein可用于双载体系统真核细胞FⅧ基因转移,并不完全依赖细胞内的剪接产生具有高FⅧ生物活性的BDD-FⅧ蛋白,为进一步在甲型血友病基因治疗研究中应用双腺相关病毒载体(AAV)转运FⅧ基因,克服AAV载体的容量限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高通量、高分辨率基因组学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人类基因组中长度在1kb~3Mb的亚显微水平结构变异检测方法的发展,这些结构变异主要包括基因拷贝数变异、倒置、插入、缺失、重复及其他基因重排.而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技术达不到如此高的分辨率.本文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基因组结构变异的检测技术,包括基于芯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和代表性寡核苷酸芯片分析技术,基于PCR的多重扩增探针杂交技术和依赖于连接反应的多重探针扩增技术,配对末端图谱技术等.还比较和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目前结构变异数据库存在的问题.最后讨论了这些变异对于人类表型多态性、疾病易感性、药物反应程度及群体遗传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山檀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山檀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地调查的方式观测山檀植物生长发育情况;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山檀根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动态积累变化规律。结果:描述了山檀的生物特性,了解了山檀的生长发育情况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动态积累变化规律。结论:研究内容可为山檀野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以及进行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家族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家族是一类在内质网中起作用的巯基-二硫键氧化还原酶.它们通常含有CXXC(Cys-Xaa-Xaa-Cys,CXXC)活性位点,活性位点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可催化底物二硫键的形成、异构及还原.所有PDI家族成员包含至少一个约100个氨基酸残基的硫氧还蛋白同源结构域.PDI家族的主要职能是催化内质网中新生肽链的氧化折叠,另外在内质网相关的蛋白质降解途径(ERAD)、蛋白质转运、钙稳态、抗原提呈及病毒入侵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颗粒裂解肽G13结构域的重组表达及蛋白质结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构建表达是获得抗菌肽的一种成本较低的方法,本实验人工合成G13结构域编码DNA序列,PCR扩增后,用T-A克隆法与pBAD/TOPO ThioFusion表达载体连接,通过PCR鉴定筛选出正确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Top10中对目的蛋白进行表达,大肠杆菌工程菌经阿拉伯糖诱导后取样,用SDS-PAGE检测表达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表达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在原核系统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量高达67%以上,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结构预测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原有的α螺旋活性结构无改变,从而为抗菌肽高效生产提供了有效可靠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索未知功能蛋白CUEDC2对雌激素受体(ER)β转录活性的调控,为进一步阐明CUEDC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线索。方法:运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雌激素受体的转录激活活性,运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CUEDC2与ERβ的相互作用,同时外源过表达CUEDC2及ERβ,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CUEDC2对ERβ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结论:CUEDC2能够与ERβ相互作用并抑制ERβ的转录活性,但其对ERβ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功能模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相互作用是大多数生命过程的基础。随着高通量实验技术和计算机预测方法的发展,在各种生物中已获得了数目十分庞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如何从中提取出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数据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从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出发获得相互作用网络进而预测出其中的功能模块,对于蛋白质功能预测、揭示各种生化反应过程的分子机理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我们分类概括了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功能模块的方法,以及对这些方法的评价,并介绍了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比较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中华倒刺鲃幼鱼饲料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含量(20.49%、26.48%、34.20%、41.02%、49.94%和55.86%,分别表示为D1、D2、D3、D4、D5和D6)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温为(27.5±0.5)℃的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进行10周的养殖实验,探讨中华倒刺鲃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结果显示:干物质摄食率(FRdm)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呈先降低然后稳定的趋势;蛋白质摄食率(FRp)与饲料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982,p<0.01)。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增加而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由D1逐渐增加至D4,体重特定生长率(SGRw)、能量特定生长率(SGRe)和饲料效率(FE)均显著增高(p<0.05),而D4、D5和D6组间无显著差异,其中D4组的三个指标值均最高,分别为(0.97±0.04)%/d、(0.87±0.04)%/d、(68.96±3.00)%。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累积率(PPV)和能量累积率(EPV)在各饲料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SGRw、SGRe和FE为指标,采用折线模型分析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最适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9.6%-4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