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两个冲积平原,其内河流、浅水湖泊和沼泽众多,菱属植物种类丰富。本研究基于对这两个区域中菱属野生植物的广泛调查,采集其居群42个,分属于9种(细果野菱、四角刻叶菱、四角菱、菱、丘角菱、东北菱、四角大柄菱、八瘤菱、四瘤菱),3变种(四角矮菱、南昌格菱、短四角菱)。进一步对采集的菱属野生植物16个分类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并对其形态学性状的可塑性变异及分类学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依据菱角的果体大小、果喙性状可以将采集的菱属野生植物划分成两个类群,其中A类群仅包括细果野菱和四角刻叶菱,而其余的菱属植物7种3变种组成B类群;对有腰角组(5种2变种)的腰角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也可将细果野菱和四角刻叶菱与其他菱属植物区分开来;而瘤突、叶和气囊性状的分类价值有限。说明果体大小、果喙和腰角性状的形态学特征是菱属植物分类和鉴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道红菇属的新种1个:拟菱红菇Russula pseudovesca Ying,及中国新记录种13个:苦红菇Russula fellea(Fr.)Fr.;亚臭红菇Russula subfoetens W.G.Smith ss J.Schaeff.;似天兰红菇 Russula parazura J.Schaeff.;灰红菇 Russula grisea (Pers.ex Sccr)Fr.ss Gillet;红柄红菇 Russula erythropa Peltereau;紫柄红菇Russula violipes Quel.;酱色红菇 Russula badia Quel.;髓质红菇 Russula medullata Romagn.;蜜味红菇 Russula melliolens Quel.;粘质红菇 Russula viscida Kudrna;桦红菇 Russula betularum Hora;晚生红菇 Russula cessans Pearson;矮小红菇 Russula nana Killerm。  相似文献   
33.
潘翥峰  宋滋圃   《广西植物》1992,12(1):7-7
<正> 菱叶刺黄柏 新变种 图 Mahonia graciupes(Oliv.)Feddo var. rhombicus Z. F. Pan et Z. P. Song,var. nov.  相似文献   
34.
中国东北菱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丹 《植物研究》1994,14(1):40-47
本文讨论了东北地区菱属的分类学问题,诸如分类等级、性状判定、定种依据和同物异名等。因中国东北是菱属植物的重要分化中心,对此区菱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无疑会为菱属的分类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35.
利用不同浓度Cd^2+、Hg^2+处理菱幼苗,研究重金属离子对菱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比较了Cd^2+、Hg^2+对同一植物的毒性差异,Cd^2+、Hg^^2+各处理浓度与均抑制菱幼苗生长,使叶绿素含量下降,Cd^2+的抑制作用比Hg^2+的作用明显。Cd^2+、Hg^2+对SOD、POD活性有不同的影响效果;Cd^2+处理最艉地SOD、POD活性升高,但  相似文献   
36.
用Cd2+、Hg2+两种重金属离子溶液培育菱(TrapabicornisOsbeck.)植物体后,观察体细胞的细胞核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处理后第8天,菱浮水叶叶片和不定根细胞中细胞核的染色质与核质遭到破坏,不定根中细胞核的核仁消失。但在各处理浓度(10μmol/L~50μmol/LCd2+或Hg2+)下,核膜均保持完整。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数目减少,基粒片层解体,叶绿体双层膜断裂,叶绿体中的质体球流入细胞基质中。两种结构的破坏程度随处理的离子浓度提高而增大。说明菱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观测可作为监测重金属污染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7.
杨兰珍  孔凡英 《蛇志》2000,12(2):42-43
1996~1998年我院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有脑梗死病灶,并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定位体征,年龄45~79岁,平均67岁,男20例,女10例,男:女=2:1,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例,冠心病房颤1例,糖尿病4例,颈椎病2例,慢阻肺并感染4例,病窦综合征1例,低血压2例,高血粘高血脂4例。梗死部位:基底节梗死12例,腔隙性脑梗死7例,右顶枕叶梗死2例,皮层下动脉梗死1例,双额颞叶多发性梗死4例,顶叶大片脑梗…  相似文献   
38.
中国一种新归化植物——菱叶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宇 《植物研究》2004,24(3):265-266
报道中国新记录种--菱叶苋(Amaranthus standleyanus Parodi ex Covas),该种原产阿根廷,近来成为北京地区一种归化杂草。  相似文献   
39.
菱的腺毛发育及分泌活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玉明  丁小余  杨晋彬  施国新   《广西植物》2006,26(4):352-355
菱的腺毛由单列圆筒状细胞组成,具有短暂的分泌功能。它们起源于叶片远轴面、叶柄的表皮细胞以及苗端茎轴、花柄的表皮细胞。处于分泌期的腺毛细胞其胞质浓厚,液泡化程度小,细胞具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腺毛丧失了分泌功能后即发育成为表皮毛。粘液物质由高尔基体分泌小泡携带至腺毛细胞侧壁,经胞吐与渗透结合的方式分泌至细胞外,粘液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多糖。  相似文献   
40.
中国拟菱纹叶蝉属分类研究(半翅目,叶蝉科,殃叶蝉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拟菱纹叶蝉属Hishimonoides Ishihara 2新种,锯缘拟菱纹叶蝉H.dentimarginus sp.nov.和侧突拟菱纹叶蝉H.laterosporeus sp.nov.给出了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