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20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6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抗HIV融合多肽CP32M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HIV融合多肽CP32M的制备工艺,为其临床前试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液相混合策略规模合成目标肽,用离子交换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粗肽进行纯化。结果:获得了利于提高合成及片段缩合效率的3条优选片段,CP32M粗品经DEAE离子交换色谱及C18反相纯化后纯度高于98%。结论:CP32M按3条片段(Ac-1-9-OH、Fmoc-10-21-OH、H-22-32-NH2)划分,可显著提高片段合成及缩合效率,DEAE阴离子交换色谱能除去大部分杂质,提高了第二步C18反相色谱纯化效率。  相似文献   
942.
目的:建立一种PCR方法,以快速校正基孔肯雅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合成过程中发生的多位点缺失突变。方法:用PCR方法合成基孔肯雅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对测序的克隆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不同克隆上缺失突变发生的位置,以保守区域互相重叠的寡核苷酸为上下游引物、以该区域测序正确的克隆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所需片段,再将这些片段用PCR方法进一步组装成完整的基因序列并进行测序。结果:测序结果表明,经过2次PCR扩增,校正了基孔肯雅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合成过程中发生的5个位点缺失突变。结论:得到序列正确的基孔肯雅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在进行基因合成过程中如发生多位点缺失突变,可利用该方法同时对以上突变进行校正,无须再合成引物,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并提高了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943.
利用不同的芳香醛和乙酰丙酮缩合反应,合成了4种姜黄素类似物(A1~A4),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及MS等测试技术表征确证。采用邻苯三酚法研究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台盼蓝细胞计数法研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A1、A2、A3的抗氧化活性和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均高于姜黄素,其活性与酚羟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4.
地表球囊霉诱发番茄抗早疫病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ng YY  Wang RL  Wei XC  Lu YJ  Tang ZY  Wu GZ  Su YJ  Zeng RS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9):2316-2324
丛枝菌根可以改善植物营养状况,提高宿主植物的抗病性.本文研究了番茄幼苗预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地表球囊霉后对番茄植株保护酶活性和防御反应基因表达,以及对番茄早疫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被AMF侵染的番茄植株在接种早疫病病原菌茄链格孢菌后,其叶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迅速提高.其中SOD酶活性在接种后18h达到最高,比只接种地表球囊霉(G)、茄链格孢菌(A)以及未接种AMF和病原菌的对照(CK)分别高28.6%、79.2%和82.8%;POD酶活性在接种后65 h达到最高,分别比G、A处理和CK高762%、18.3%和1710%.经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AMF侵染后的番茄植株再接种病原菌,其叶片中PR1(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2(β-1,3-葡聚糖酶基因)和PR3(几丁质酶基因)基因的最高转录水平达到CK的9.67、8.54和13.4倍.与CK相比,先接种地表球囊霉再接种茄链格孢菌的番茄植株(GA)的早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36.3%和61.4%.预先接种AMF的番茄植株在遇到病原菌袭击时诱导的防御反应强而迅速,诱发(priming)可能是菌根真菌提高宿主植物抗病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45.
合成生物学是综合了科学与工程的一个崭新的生物学研究领域,为生命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解析提供了一种采用“白下而上”合成策略的正向工程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开发潜力。近年来,DNA合成与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生命系统复杂基因回路的设计、合成与组装逐步成为可能,并应用于生物基化学品、生物燃料、医药中间体、保健产品的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但是,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仍然面临科学、技术和伦理的挑战,只有积极地应对这些问题,在加大研究开发支持力度的同时,做好必要的风险监管,才能真正把握合成生物学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946.
生物元件是合成生物学中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合成生物学的基石。现阶段,生物元件的挖掘、鉴定和改造仍然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合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最显著的差别在于能够将大量的生物元件进行快速、随意的组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将生物元件标准化。目前,已经有大量基因组被解析,通过这些基因组数据库的注释与功能验证,并借助于各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启动子、终止子、操纵了、转录因子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核糖体结合位点以及蛋白质编码区等部件,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丰富的生物元件信息资源。随着元基因组技术的兴起,大量未培养微生物中的基因和基因簇信息被解析,使得我们可以从占自然界中实际存在微生物总数99%的未知微生物中挖掘更多的生物元件。另外,生物元件可以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也可以对天然生物元件进行修饰、重组和改造后得到新的元件。酵母是异源蛋白表达的通用宿主和生物基产品生产的细胞工厂,但其本身可用的启动子非常有限,近年来各国学者在酵母启动子改造和文库构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该文也将概述酵母启动子改造和在合成生物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7.
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噬菌体在生态、微生物进化、细菌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细菌鉴定与疾病诊断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基因组测序技术和高效合成平台促进了合成基因组学的发展。利用合成基因组学技术,对噬菌体基因组进行设计或者合成出新的噬菌体来服务人类在不久的未来可能成为现实。但与此同时,合成噬菌体带来的风险也必须认真考虑。  相似文献   
948.
王玥  叶新山 《生命科学》2011,(6):592-597
作为生物大分子之一,糖链的研究还没有像蛋白质和核酸那样深入。现阶段糖链的获得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阻碍了糖生物学的发展。鉴于通过分离手段得到所需的糖链很困难,酶法合成糖链亦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目前化学方法合成糖链是最佳的选择。对近年来糖链的化学合成所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的介绍,主要包括一釜合成、固相合成和标签辅助的合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49.
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细胞壁执行生理功能的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物质。本文对纤维素合成、合成中所需要的酶以及纤维素沉积中微纤丝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并对纤维素合成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0.
云南松幼苗棉革菌属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雪丹  刘培贵 《菌物研究》2011,9(4):224-231,243
以滇中1~2年生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观察鉴定与其共生的棉革菌属真菌外生菌根真菌.通过形态观察发现了6种形态型菌根.文中对这6种形态型菌根的外观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rDNAITS片段比对分析结果表明,6种形态型对应6种棉革菌属真菌,它们分别是与Tomentella badia、T.coerelea、T.vi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