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21.
在4条染色体上选择12个微卫星标记对西门塔尔牛育种核心群6个父系组成的150头母牛产奶性状(包括乳脂、乳蛋白、乳糖、干物质含量和奶中体细胞数)进行分子标记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位点都具有高度多态性,杂合度(H)均在0.64~0.86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达0.60以上,最高为0.85(ILST093);位点ILST093对奶中体细胞数有显著性影响(P<0.05);BMS711对乳脂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BM1905与奶中乳糖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BM6438与5个产奶性状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2.
牛分枝杆菌MPB5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牛分枝杆菌Vallee111染色体DNA为模板,以MPB51成熟蛋白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约800bp的DNA片段。通过TA克隆技术,将PCR产物克隆至pGEMT Vector中,成功地构建出克隆质粒pGEMT51。以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pGEMT51和pET28a(+),并将纯化的MPB51基因亚克隆至pET28a (+)中,构建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51。将pET28a51转化至感受态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可见约30kD外源蛋白带。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牛分枝杆菌抗原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MPB51的亚单位疫苗及DNA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3.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景东县的牛蛭属Poecilobdella Blanchard,18931新种。由于新种总体环数为99环,生殖孔分别在30(Ⅺ)与38(ⅩⅢ)环内,两孔相隔7环;肛门在99环与尾吸盘交界线上;附睾呈卵圆形,精管膨腔呈梨形并且为前者的1/3大小;阴道盲囊呈圆球形,阴道管粗短且无阴道柄。因此与本属中所有的已知种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4.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CNT)在医学研究、畜牧业生产和拯救濒危动物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核移植效率低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印记基因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的正常生长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GTL2基因是在人和鼠中已被鉴定的印记基因,它作为一种RNA调解分子调控目的mRNA的转录.为了研究GTL2基因在自然繁殖牛和体细胞核移植牛中的印记状态,首先应用PCR-SSCP方法对GTL2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鉴定自然繁殖牛和体细胞核移植牛中的杂合子,进而利用RT-PCR-SSCP技术对GTL2基因在杂合子牛的心、肝、脾、肺、肾、大脑中的表达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TL2基因在自然繁殖牛的被检测的6个组织中均表现为单等位基因表达,在体细胞核移植牛的心和肝中表现为单等位基因表达,而在大脑、脾、肺、肾中为双等位基因表达,GTL2基因在体细胞核移植牛的部分组织中表达紊乱有可能是造成体细胞核移植牛器官发育异常和核移植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5.
四川南充太和鹭科鸟类群落空间生态位和种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空间生态位理论,分析了四川南充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慈竹林内鹭类繁殖季节的群落结构,对影响鹭类混群繁殖时空分布的因素及各种群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 表明:南充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栖息有白鹭Egetta garzetta、夜鹭Nycticoraxny cticorax、牛背鹭Bubulcus ibis和池鹭Araeola bacchus 4种鹭类种群.4种鹭类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现象,白鹭、夜鹭的水平生态位宽度较大,在垂直生态位宽度上白鹭、夜鹭、牛背鹭都较大,池鹭的最小;生态位重叠值以白鹭-夜鹭间的最高,夜鹭-池鹭间的最小;4种鹭间的聚类分析结果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1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牧医学院魏伍川博士等近年以中国西门塔尔牛基因组DNA为模板 ,参照绵羊FSHR基因序列设计和合成引物 ,用PCR扩增 ,获得长度为 931bp’包括 5′端侧翼 797bp和结构基因第一外显子区1 34bp的牛FSHR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于PUC1 8载体中 ,经系列分析发现牛的FSHR基因转录启动子的遗传结构与人和鼠的FSHR基因不同 ,它的基因转录启动区含有TATA盒和类CAAT盒序列 ,在检索出的转录调节元件或特征性序列位点上 ,牛与绵羊在 5个序列位点有碱基变异 ,这可能与牛和绵羊产仔率高低不同有关。对研究中的 34头中国西门塔尔牛…  相似文献   
127.
鼎湖山马尾松、荷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选取鼎湖山保护区3个马尾松9Pinus massoniana),荷木(Schima superba)针阔混交林样地,研究其生态系统的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鼎湖山马尾松,荷木混交林乔木尾生物量(thm^-2)为:174.41-270.11。平均227.36,且均以马尾松的生物量居多(占54.9%-84.4%)。林下层植物生物量和地表现存凋落物量(thm^-2)分别为7.41-28.28和7.06-11.56。平均14.41和9.03。三个混交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thm^-2)分别为146.35,215.30和205.79。平均为189.15,其中植被层碳贮量贡献率最大,依次占62.9%,61.9%和69.9%。平均65.0%;土壤层贡献率次之,依次占34.3%,35.5%和28.5%。平均32.8%;而地表现存凋落物层的贡献最小,仅占2.8%,2.6%和1.6%。平均为2.3%。此外,本文还对该生态系统植被碳吸存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8.
肌抑素Myostatin是肌肉发育的重要抑制因子,肌抑素的突变,使其抑制功能的全部或几乎全部丧失,表现为肌肉细胞的增大和肌纤维束的增加。采用PCR技术,从肌抑素天然突变的双肌牛皮尔蒙特(Piedmontese)的基因组中扩增得到肌抑素突变体的活性区,并将其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action/Myostatin,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将其共孵育于离体培养的绵羊肌肉细胞,检测肌抑素突变体的生化活性,结果显示肌抑素的突变体具有促进肌肉细胞增生和增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9.
牛疱疹病毒Ⅰ型ul49(VP22)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疱疹病毒I型 (BHV-I) 国内地方分离株感染的细胞培养物制备PCR模板,扩增出大小约0.77kb 的ul49基因完整编码区片段,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获得含ul49基因的重组质粒pMD-VP22.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发现与国外Cooper株ul49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说明ul49基因相当保守.进一步将BHV-I ul49完整编码区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获得分别与6xHis融合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VP22和与EGFP融合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VP22.将pET-28aVP2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在38kDa处有一条特异性的表达带.利用脂质体介导,将pEGFPVP22转染PK-15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获得稳定表达VP22的细胞克隆.在倒置荧光显微镜直接检测未固定的活细胞,发现pEGFPVP22转染细胞能发出很强的荧光并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中,而对照载体pEGFP- C1转染细胞的荧光分布于胞浆.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