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0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是一种耐渗透酵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生产领域。然而,其耐高渗和耐高盐特性通常会导致食品腐败,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该文以鲁氏接合酵母盐胁迫适应响应机制为出发点,系统地阐述了高盐胁迫条件对鲁氏接合酵母表型特性的影响,概括了鲁氏接合酵母不同层次上的高盐胁迫响应机制。同时,探究了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技术在酵母耐盐机制上的应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有助于企业解决食品腐败问题,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为了获得能够在高盐环境下脱色偶氮染料的嗜盐菌群及其降解机理。【方法】采用富集驯化的方法获得一个嗜盐菌群,采用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对其群落结构进行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降解特性;采用GC-MS和红外图谱分析了其降解机理;采用微核实验的方法比较了偶氮染料降解前后的毒性。【结果】该菌群在10%的盐度下,使100mg/L的酸性金黄G在8h内脱色。菌群主要由Zobellella、Rheinheimera、Exiguobacterium和Marinobacterium组成。最适宜的脱色条件是:pH=6,酵母粉为碳源,蛋白胨或硝酸钾作为氮源,盐度为1%–10%。酸性金黄G降解产物的毒性比降解前降低。酸性金黄G主要的降解产物是对氨基二苯胺和二苯胺。此外,该菌群还能使酸性大红GR和直接湖蓝5B等多种偶氮染料脱色,具有较好的脱色广谱性。【结论】获得了快速降解偶氮染料的嗜盐菌群及降解机理,为该嗜盐菌群应用于高盐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从海水中分离得到蛭弧菌类群(Bdellovibrio-and-likeorganisms,BALOs)新型菌株,丰富BALOs的种质资源。【方法】从中国深圳大亚湾取回海水样品后,使用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作为宿主,通过海水双层平板法分离得到BALOs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对16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完成分子鉴定。采用双层平板滤纸片法分析NaCl浓度、pH及温度对菌株BALOs10生长的影响并测定菌株BALOs10对16株细菌的裂解效果。【结果】成功分离出一株以Vibrio alginolyticus LF TCBS 15为宿主的BALOs菌株BALOs10。噬菌斑呈圆形、透明且边缘光滑整齐,菌体为弧状,极生单鞭毛,菌体大小(0.21–0.44)μm×(1.25–1.87)μm。菌株最佳生长温度、NaCl浓度和pH范围分别为35–37°C、2%–3%(W/V)和7–8。菌株BALOs10可以裂解9株不同种的受试菌,占总试验菌株数(16株)的56.3%,主要是海杆菌属和弧菌属;菌株BALOs10的16S rDNA与最相近的典型菌株Halobacteriovorax marinus SJ的相似性只有92.14%,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将其命名为Halobacteriovorax sp. BALOs10。【结论】本文研究发现了Halobacteriovorax属(嗜盐噬菌弧菌属)的一个新型菌株,丰富了BALOs种质资源,为后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4.
【背景】新疆是全国最大的盐渍化土壤分布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耐盐促生菌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土壤利用率。【目的】分离筛选获得木碱蓬(Suaeda dendroides)根际土壤中耐盐促生菌菌株,对优良促生作用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挖掘微生物资源,为微生物菌剂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筛选获得木碱蓬根际耐盐微生物,采用"三级筛选体系"筛选获得耐盐促生菌菌株,用CTAB法提取菌株DNA,对菌株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耐盐促生菌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木碱蓬根际共分离获得耐盐微生物58株,8株具有固氮活性,解磷活性菌株12株,具有解钾活性菌株15株,产IAA活性的菌株3株,具有较强产氨活性的菌株2株。经过促生平板筛选,菌株GTZW50-5和MH-F促进了拟南芥生长,表现出较好的促生效果,通过小麦盆栽试验,菌株GTZW50-5对小麦的根长以及株高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含量。MH-F菌株对小麦的根系具有较显著的促生作用,且对小麦的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浓度下都有所提高。经过系统发育分析,GTZW50-5与Bacillus vallismortis (AY603658)序列相似度达到99.43%,鉴定属于Bacillus vallismortis,MH-F与Enterobacterludwigii(JTLO01000001)序列相似度为98.34%,鉴定属于Enterobacter属。【结论】菌株GTZW50-5与MH-F均具有较好的促生效果,这为耐盐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肾脏和肾神经在应激、钠盐所致高血压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Lin ST  Zou WQ  Chen J  Li P 《生理学报》1999,51(1):7-13
本工作采用电生理、生化、放免、电镜等方法,探讨了慢性应激和盐致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系统和肾脏功能的改变。实验在雄性SD大鼠上进行。结果表明:(1)高盐大鼠肾血浆流量(RPF)和尿钠排泄明显增加,而应激大鼠RPF显著下降。(2)电镜显示高盐大鼠近曲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及线粒体变大,应激则使细胞萎缩、线粒体变小。(3)高盐大鼠肾皮质NaKATP酶活性下降,应激可使其恢复。(4)频谱分析显示应激大鼠低频波动(02~09Hz)明显增加。(5)应激导致大鼠肾素活性(P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升高,并能使高盐大鼠低PRA和ANGⅡ水平升高。(6)大鼠去除双侧肾神经后,应激无法造成血压升高、RPF下降和PRA、ANGⅡ上升。上述结果提示:肾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介导的肾脏机制,可能在应激和/或盐致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可溶性蛋白毛细管电泳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分析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可溶性蛋白的方法.方法河北永年石英毛细管柱57cm i.d×75μm o.d;有效长度50cm.运行缓冲液50 mmol*L-1 pH7.2磷酸缓冲液;分离电压20KV;运行温度20°C;分离时间20min;检测波长280nm;压力进样,5MPa×10s.结果所建立的毛细管分离分析方法将10多种盐生杜氏藻可溶性蛋白有效分离,迁移时间及峰高重现性分别小于2%及10%.结论所建立的毛细管分离分析方法简单、方便价廉和快速.  相似文献   
107.
山西运城盐湖放线菌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山西运城盐湖分离到中、高温嗜碱或耐碱放线菌120株,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根据形态和分类特征(细胞壁化学成分),分别归入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诺卡氏菌科(Nocediaceae)、小多孢菌属(Micromonospora)、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及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并将链霉菌归入了11个类群。  相似文献   
108.
牙周病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致病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关该病的致病菌和病因学的研究,对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牙周病患者的病灶处分离到了一株细菌(90-1),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不同盐浓度的混合盐对羊草苗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50~350mmol/L含有不同比例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等4种盐成分的30种混合盐对羊草(Aneurolepidiumchinense(Trin.)Kitag.)苗进行盐碱混合胁迫处理。结果表明:相对生长率、K和Na含量、脯氨酸积累量及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等胁变反应均随盐浓度增大以及碱性盐比例增高而加剧。而且碱性盐所造成的高pH的致胁变效应与盐浓度关系极大,浓度低时作用较小,随浓度增大其作用加剧。在含有碱性盐的混合盐胁迫中,包含有盐胁迫和碱胁迫两种作用。以总盐浓度代表盐胁强,缓冲量代表碱胁强。在碱胁强较弱时胁变主要受盐浓度影响,随碱胁强增大缓冲量变为影响胁变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盐离子诱导DNA分子的凝聚现象的AFM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λ-DNAHindIII进行AFM观察,发现它在高浓度下形成一种绊环状的超螺旋,依次降低其浓度,这种超螺旋结构逐渐解旋,伸展为松弛状态下的分子,而同样条件经Centricon-30去盐处理的样品在高浓度下则未发现相似的结构,重新加入Na+,Mg2+等盐离子后,伸展的分子又聚集成绊环状结构。CD谱测定也显示介质中的盐浓度与DNA结构有关。上述结果表明Na+,Mg2+等盐离子对于DNA分子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