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描述了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矿晚二叠世龙潭组的植物茎干化石Guizhouoxylon dahebianense gen. et sp. nov., 茎具清楚生长轮,髓部较大,初生木质部内始式,原生木质部由环纹管胞、稀螺纹管胞组成,后生木质部包括有密螺纹管胞和密螺纹至梯纹增厚的导管组成,导管近端部的穿孔板椭圆形,梯纹至网纹增厚。次生木质部密材型,射线单列,一般低矮,管胞自内向外由梯状纹孔变为不规则拥挤分布的具缘纹孔,偶而可见木薄壁细胞。根据后生木质部中导管的穿孔板类型与低等被子植物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相似,也讨论了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2.
对我国52种微茎类吸虫的18项成虫形态学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卵巢位置、子宫延伸位置等7项性状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提示描述器官位置的指标是重要的分类依据。52个虫种在前三个主成分上的排序图显示应将其划分成4个亚科。  相似文献   
23.
 E.coli RNA聚合酶ββ'亚单位编码的基因rpoBC与核糖核蛋白基因rplJL共同构成rpoBC操纵子。rpl-rpo间区转录终止信号~tL7的转录产物RNA有两组富含C-G的反向对称结构及一串寡聚U;反向对称区可形成1:2和3:4茎环或单一5:6茎环。 用M13mp11噬菌体插入~tL7的112bp片段重组M13mp11-490,在此基础上用定点突变技术建立~tL7的七核苷酸缺失突变体,从而破坏1:2茎环,建成M13mp11-85。 分别把原型~tL7及缺失型~tL7~v克隆到表达质粒pHR24中,构建成pHR37(P_ftsQ~tL7-galk)及pHR24-9(p_ftsQ-~tL7~v-galk)。测定galk基因产物半乳糖激酶活性,推算转录的终止效率。结果表明:~tL7终止效率为50%,~tL7~v为20%。说明仅有3:4茎环及寡聚U,即具终止作用; 1:2茎环通过某种方式加强3:4茎环从而提高终止效率。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天麻种子消化入侵的紫萁小菇菌丝及营养繁殖茎消化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紫萁小菇侵入种胚后,染菌胚细胞的细胞器逐渐消失,其细胞质产生囊状体起消化菌丝的作用,存在于胚细胞中的紫萁小菇菌丝有脱壁或失去细胞质成为空腔等变化;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消化紫萁小菇的方式同胚萌发阶段类同。蜜环菌侵入原球茎分化的营养繁殖茎后,皮层细胞产生消化酶类颗粒或囊状体包围并分解蜜环菌菌丝;被皮层细胞消化的菌丝残物或部分菌丝进入皮层内面的大型细胞,此时大型细胞的代谢功能显著增强,该细胞中的各种水解酶颗粒及液泡等完成对菌体物质的最终同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先后在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阶段侵染供给其营养,但菌丝被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被消化方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5.
龙眼茎尖离体培养及其脱毒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ShootTipCultureandEliminationVirusofLonganCHENJing-Ying,CHENJing-Yao(FruitResearchInstitute,Fuji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Fuzhou350013)1植物名称龙眼(Dimocarpuslongan)。2材料类别6年生龙眼实生苗、嫁接苗和具典型龙眼鬼帚病(Longanwitches’broom)病株的顶、侧芽与带芽的茎段,以及从萌发芽切取的2mm茎尖。病株经热处理(温室,白天40℃、12h,夜间30℃、12h)90d后,切取培养萌发的芽茎尖1mm。3培养条件培养基:(1)MS+IAA0.3mg/L(单位下同);(2)MS+6-BA0.3+IAA0.1;(3)MS+…  相似文献   
26.
雷仲仁  李莉 《昆虫学报》1996,39(4):410-412
中国三瘤蝉属一新种(同翅目:蝉科)雷仲仁,李莉(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作者在进行中国蝉科较系统的分类研究时,发现三瘤蝉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正模)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模)。长度单位为mm。穹三瘤蝉...  相似文献   
27.
利用植物激素调控嫁接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黄瓜(Cucum issativus)试管苗进行离体茎段自体嫁接,研究IBA 和6-BA 对嫁接形成的影响时发现:进行离体茎段嫁接时,用试管苗茎段可简化嫁接过程,减少污染。嫁接茎段的颜色变化、不定根发生和愈伤组织形成与激素浓度有关。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砧木和接穗间维管束桥形成的时间和数目调控嫁接组合的发育。在作者的实验中,最佳的激素条件是:在接穗培养基中加IBA 1.2 m g/L,在接穗和砧木培养基中加6-BA 0.3 m g/L。  相似文献   
28.
本文记述瘤忙属1新种--药山瘤虻Hybomitra yao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  相似文献   
29.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因其在防止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t-PA在血液中半衰期很短,作为溶栓药,一时难于推广。为了延长半衰期、增强其特异活性,本组构建了t-PA突变体并在CHO-dhfr~-细胞中获得了高效表达。我们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秋水仙素,通过低张、固定、染色,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t-PA工程细胞系染色体条数为20条,畸变类型有异着丝粒。四倍体、裂隙、断片,畸变率为15%,属于正常范围。同时我们对该细胞系进行成瘤性试验,选用4周龄裸鼠作为试验鼠,以Hela细胞为阳性对照,CHO-dhfr~-细胞为阴性对照,试验表明:t-PA工程细胞及表达产物对裸鼠均无成瘤性。  相似文献   
30.
肿瘤抑制基因研究新进展:多种瘤抑制基因MTS分子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第9号染色体短臂不到40kb的座位发现了多种瘤抑制基因。它们分别编码两种蛋白:前叫做P16蛋白,抑制依赖细胞周期素激酶。后比P16小20多个残基,功能推测与P16相近。MTS1基因与P53相比,它在75%的各种癌细胞中发生缺失;而P53基因的缺失率在各种癌细胞中为50%。P16蛋白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一个直接控制细胞增殖周期的细胞固有蛋白,而P53控制细胞增殖周期要通过P21间接发挥抑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