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9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是共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通过保护肠上皮屏障的完整性来维持肠道内环境平衡,并通过影响肠道免疫细胞的分化调节免疫系统。作为肠道微生物群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一类重要代谢物,SCFAs通过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或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调节肠道免疫细胞功能与分化,在宿主的健康和免疫介导的疾病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SCFAs的来源、运输和信号转导,以及SCFAs对免疫细胞、免疫屏障及肠道疾病的影响等六个方面展开综述,并重点介绍了SCFAs对免疫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摘要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根尖周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根尖周病将患者分为根尖周病组(45例)和对照组(255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为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6.5%,105例),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6.5%,19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根尖周病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bA1c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根尖周病的价值。结果:血糖控制不佳组根尖周病发病率(28.57% vs 7.69%)、PAI评分(2.66±0.41分 vs1.24±0.26分)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01)。根尖周病组吸烟史比例、牙周疾病比例、血糖控制不佳比例、FPG高于对照组(P<0.001),2型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P<0.001),服用二甲双胍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糖控制不佳、吸烟史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根尖周病的危险因素(P<0.001,P<0.01),服用二甲双胍是保护因素(P<0.001)。HbA1c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根尖周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659(95%CI:0.650-0.756, P<0.01),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62.75%,约登指数为0.3608。结论: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根尖周病的发生有关,临床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阻止根尖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由致病性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H_(19)制备亲和层析柱,从感染重组杆状病毒BP38Ⅱ的昆虫细胞系Sf9细胞中提纯MDV的pp38基因表达产物,以此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测定其与不同型MDV毒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免疫反应性,同时也用不同型MDV毒株(HVT,Z4)制备的抗血清和自然感染发病鸡血清分别与感染重组病毒的Sf9细胞进行免疫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完整的Ⅰ型MDV来源的pp38基因产物与所试Ⅱ型Z4株和Ⅲ型HVT Fc126毒株在抗原性上有显著交叉反应.这一结果表明,在Ⅱ型和Ⅲ型MDV毒株中可能存在着pp38的类似物.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