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湛江市区室内鼠类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于1985年2月到1988年7月对湛江市区室内鼠情动态进行了调查。鼠种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还有食虫目的臭鼩。调查前后都是四种动物,三年半总的捕获率不变。经创“无鼠害”灭鼠后,鼠类密度下降,而臭鼩的密度上升,成了优势种。鼠类中褐家鼠和黄胸鼠占比例下降,小家鼠却升高。在达标后鼠类密度反复回升,要维持长时间的低密度,应加强巩固工作。从流行病学观点来看,臭鼩数量多了,应和鼠类一起消灭。  相似文献   
32.
作者在实验室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以麦麸、玉米面粉及鸭跖草为饲料对褐云玛瑙螺进行室内饲养。实验表明:在温度26℃,相对湿度80 ̄90%的条件下,每个成螺平均产卵234.4粒;卵孵化率为90.72%;幼螺成活率为94.3%;从初孵幼螺长至体重为35.6g的成螺需196天/26℃,173天/28℃;从2克重的幼螺长至35.6克重的成螺,每个螺平均累积取食混合饲料229.7g。饲养密度会影响螺的生长,  相似文献   
33.
室内测定增效剂940对棉铃虫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山东聊城,江苏徐州、泗阳和南京地区的棉铃虫为试虫,采用点滴法、浸溃法和喷雾法,于室内测定了增效剂940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溴菊酯、氰戊菊酯、功夫菊酯和氯氰菊酯,有机磷类的久效磷、毒死蜱、辛硫磷、棉安磷,有机氯类的硫丹,复配剂辛灭(辛硫磷、灭多戚)乳油、灭杀毙(马拉硫磷、氰戊菊酯)、辛磷(辛硫磷、磷胺)乳油、功久(功夫菊酯、久效磷)乳油和甲辛(甲基对硫磷、辛硫磷)乳油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1)940对上述药剂均有显或极显的增效作用,其增效谱很广;(2)940对上述四地区的棉铃虫均有显增效作用,其对抗性和敏感性棉铃虫同样有效;(3)940对棉铃虫3龄、4龄、5龄和6龄幼虫同样有增效;(4)无论在有机相中还是在水相中,940的增效性能均十分稳定;(5)以上性质表明了增效剂940在棉铃治理中具有巨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34.
曹东风  轩静渊 《昆虫知识》1997,34(6):335-336
黄斑露尾甲Carpophilushemipterus(L.)隶属于鞘翅目露尾甲科,是一世界性仓虫,其食性很杂,嗜食发酵腐败物及霉菌、酵母菌,在美国严重为害无花果和甜玉米[1],近年来在我国酿造业中日见严重[2~4]。为了配合对此虫的研究,在Patrick[5]饲养方法的基础上,改用玉米快餐粉复配人工饲料成功地进行了室内饲养。1饲料、虫源及饲养方法1.1饲料成分和配制方法人工复配饲料成分:玉米快餐粉(成分为甜玉米、大豆、糯米、精面粉、植物油,四川德阳市粮油食品厂生产,市售)60g、麦芽粉20g、酵母粉20g、复合VB4.0g、VC1.4g、山梨酸0.5g、琼…  相似文献   
35.
【目的】明确青斑蝶Tirumala limniace雌、雄成虫对颜色的偏好性,可以为此蝴蝶人工饲养时的合理环境条件设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通过在室内和野外对青斑蝶成虫对6种颜色(白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和紫色)光源的选择行为进行观察,明确青斑蝶成虫对不同颜色的偏好性。【结果】(1)在室内和在野外雌、雄成虫均优先选择黄色。(2)雌雄成虫在野外无其它光源干扰下对黄色的选择性强于室内。(3)单色光源照明和多种不同颜色光源同时存在下,成虫对颜色的偏好程度存在差异:当只有单色光源照明时,成虫对颜色的偏好程度为黄色>绿色=红色≥蓝色≥紫色;当不同颜色光源同时存在时,成虫对颜色的偏好程度则为黄色>蓝色≥绿色=红色≥紫色。(4)在不同颜色光源同时存在时,配对后的雌成虫表现出了比雄成虫更强的颜色选择性:雌成虫对黄色光源的选择性强于雄成虫,且其未产生颜色选择的成虫数量也少于雄成虫。【结论】青斑蝶成虫存在对黄色选择的颜色恒常性,野外成虫对颜色的选择性强于室内,雌、雄成虫对偏好颜色选择性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6.
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是室内养殖红萍关键因子之一,最适光照为日光灯60001X+白炽灯60001X;共次是培养液,适当增加有机肥,尤其是动物的排泄物,能加速红萍的生长和繁殖速率;赤霉素的适当浓度(10~20mg/L)有利于提高红萍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37.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男性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下肢清创、皮瓣转移或植皮的男性患者,且术中需留置导尿管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后,超声引导下进行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神经阻滞完成后行导尿管留置术。对照组麻醉诱导完成后,即行导尿管留置术。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T1)、1h(T2)、3h(T3)CRBD严重程度评分和Riker镇静-躁动评分。记录术前(T0)和T1、T2、T3对应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对比两组的苏醒质量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段观察组CRBD严重程度评分和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段观察组的SBP、DBP、HR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PACU内非计划性使用镇痛药、非计划性拔除尿管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ACU的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减轻全身麻醉后CRBD的效果确切,患者对导尿管有良好的耐受,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循环更稳定,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38.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保温与常规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应激反应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7月~2020年8月期间接收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保温)和观察组(50例,主动保温)。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应激反应和术后苏醒质量,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室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对照组手术开始时(T2)~术毕(T6)时间点体温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T2~T6时间点体温较T1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2~T6时间点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肾上腺素(E)、内皮素(ET)以及C反应蛋白(CRP)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进行主动保温干预,可维持体温,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改善术后苏醒质量,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不同二氧化碳(CO2)气腹压力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1例,按入院奇偶号顺序将患者分为低CO2气腹压力组(低压力组,10 mmHg,45例)和高CO2气腹压力组(高压力组,15 mmHg,46例)。对比两组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呼吸功能指标和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低压力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高压力组(P<0.05)。两组患者注气针穿刺时(T1)、气腹成功建立时(T2)、放气后10 min(T3)时间点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均高于入室时(T0)时间点(P<0.05),低压力组T1、T2、T3时间点CRP、皮质醇均低于高压力组(P<0.05)。与气腹前相比,两组气腹20 min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P<0.05),与低压力组相比,高压力组PaO2更低,PaCO2更高(P<0.05)。术后第1 d、术后第3 d、术后第7 d,低压力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的高压力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较低的CO2气腹压力可提升苏醒质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呼吸系统损害和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苏醒质量、心肾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OPCABG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丙泊酚,31例)、B组(舒芬太尼、丙泊酚、0.5 MAC七氟烷,31例)和C组(舒芬太尼、丙泊酚、1.0 MAC七氟烷,31例)。观察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苏醒质量、心肾功能[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MB)/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测量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变化,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后即刻(T1)~术后24h(T3)时间点HR升高后下降,MAP下降后升高(P<0.05);B组T1、术后6 h(T2)时间点HR低于A组、C组,MAP高于A组、C组(P<0.05);A组与C组T1、T2时间HR、MAP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A组、C组(P<0.05);A组与C组术后苏醒时间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的cTnI、CK-MB、Scr、BUN水平相较于麻醉开始前(T0)时间点均升高(P>0.05);B组T3时间点cTnI、CK-MB、Scr、BUN水平低于A组、C组(P<0.05)。B组术后第3 d MMSE、MoCA评分高于A组、C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OPCABG患者在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的基础上结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更好的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对机体心肾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提高苏醒质量,且以0.5 MAC浓度的七氟烷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