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1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87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提高水稻组培诱导频率方法及其对耐冷变异体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  吕晓波 《生物技术》1991,1(4):40-43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春黄菊族一些属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花粉外壁表面纹饰的不同,可将春黄菊族中下列各属分为两大类群:(1)明显具刺:亚菊 属Ajania Poljak., 女蒿属Hippolytia Poljak., 百花蒿属Stilpnolepis Krasch.。 (2)具退化状小刺:紊蒿属 Elachanthemum Ling et Y.R.Ling,线叶菊属Filifolium Kitam., 画笔菊属Ajaniopsis Shih,喀什菊属 Kaschgaria Poljak.),栉叶蒿属Neopallasia Poljak.,绢蒿属Seriphidium Poljak.。根据花粉形态特征,我们认为将紊蒿属和百花蒿属仍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属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3.
浙江菱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浙江菱属Trapa L. 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讨论了它们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菱属植物花粉的立体形状、萌发孔的类型和位置,外壁纹饰各种间均无差异,但花粉的大小、脊状附属物的高低与形态在各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种类划分和探讨其亲缘关系上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小黑杨(Populus xiaohei T.S.Hwang ex C.Wang et Tung)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经14年的生长观察,发现花粉植株间表现出明显分离。选出19个株系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材积生长差异显著。可从中选出优良株系加以利用,并提出杨树单倍体育种程序。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夹竹桃目的形态演化趋势及其进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82,(4):165-170
本文探讨了中国夹竹桃目主要器官分类性状的进化趋势,发现了中国夹竹桃目有关花萼、花冠、副花冠、雄蕊、花粉、子房和果实等分类性状密切关系和演化的规律性(图1),从而在作者参考蒋英教授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夹竹桃目各分类群的进化系统(图2)。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定坤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妊娠情况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达英-35与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定坤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及胰岛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LH/FSH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 h胰岛素(Postprandial 2 hours insulin,2hPINS)及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HOMA-β)均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HOMA-IS)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研究组排卵及成功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坤丹有助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提高排卵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在人工气候箱内设定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梯度单虫饲养观察个体发育史,研究了光周期和温度对虎斑蝶Danaus genutia幼期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该高观赏价值蝶种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长光照(L∶D=15∶9)条件下,17.5、20.0、22.5、25.0、27.5、30.0℃时虎斑蝶卵的孵化率分别为63.72%、71.67%、65.75%、75.00%、67.12%、59.56%,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85.67%、85.96%、91.19%、89.20%、80.86%、68.78%,蛹的存活率分别为82.76%、100.00%、96.00%、97.06%、100.00%、100.00%;在短光照(L∶D=9∶15)条件下,17.5、20.0、25.0、30.0℃时虎斑蝶卵的孵化率分别为86.36%、67.06%、75.00%、77.50%,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85.05%、84.59%、85.74%、80.78%,蛹的存活率分别为93.30%、94.12%、100.00%、100.00%。结果表明,17.5℃和30.0℃均不利于虎斑蝶幼期的存活,20.0~27.5℃是其幼期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范围。长光照利于幼虫的存活,短光照利于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在17.5~30.0℃内,较高的温度利于蛹的羽化,而较低的温度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存活;温度对虎斑蝶卵的孵化、幼虫的存活及蛹的羽化影响大于光周期;在养殖生产上,建议将幼期养殖温度控制在20.0~27.5℃,幼虫期饲养在长光照下为宜,卵和蛹期置于短光照下为宜。  相似文献   
108.
马可波罗盘羊是帕米尔高原的代表性物种,开展生境适宜性评价对于该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植被、地形等影响马可波罗盘羊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以及道路和牧场等人为干扰因子,借助ArcGIS,构建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在不同尺度上评价分析马可波罗盘羊的生境适宜性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836 km~2保护区内马可波罗盘羊夏季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2127.19 km~2,冬季为1915.70 km~2。保护区西北部面积3767.73 km~2的马可波罗盘羊实际分布区内,夏季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1095.48 km~2,冬季为1072.82 km~2,马可波罗盘羊适宜生境集中分布于保护区内该物种实际分布区。受人为干扰,保护区内马可波罗盘羊夏季和冬季实际适宜生境丧失率分别为18.43%和17.78%,实际分布区内适宜生境丧失率分别为33.65%和29.73%,表明实际分布区马可波罗盘羊适宜生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应予以重点保护。总体而言,影响马可波罗盘羊生境适宜性的关键因素是国道314和放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4点关于马可波罗盘羊生境保护,以及保护区管理与规划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9.
施硼和赤霉素对‘李广杏’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8年生盛果期的‘李广杏’植株为试材,于花蕾膨大期喷施0.1%(P1)、0.3%(P2)和0.5%(P3)硼砂和盛花初期喷施50(C1)、100(C2)和150 mg/L(C3)赤霉素,测定不同处理下李广杏的坐果率、果实品质及营养生长指标的变化,并用主成分分析不同处理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敦煌寒旱区‘李广杏’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李广杏’叶面积增长量在C1浓度处理下显著高于CK,不同浓度的硼处理对其均具有抑制作用,但C1、P2浓度下新稍生长量高于其他处理。(2)适宜浓度的硼和赤霉素处理可一定程度减少‘李广杏’花的败育率,从而有效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其中硼处理以P3浓度下最优,但P3与P2处理下坐果率无显著差异,赤霉素处理以C2浓度下最优。(3)适宜浓度硼和赤霉素能够明显提高‘李广杏’果实品质,C1浓度处理下的果实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CK,P2处理下的果实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适宜浓度赤霉素和硼对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侧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效果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P2(1.20)>C2(0.91)>P1(0.13)>C1(-1.01)>CK(-1.68)>P3(-2.13)>C3(-7.76);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糖酸比等主成分占比较高,可作为评价‘李广杏’果实品质的重要依据。研究发现,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硼和赤霉素可有效提高‘李广杏’果树的生长状况、坐果率及果实品质,且甘肃敦煌地区以花蕾膨大期喷施0.3%硼和盛花初期喷施100 mg/L赤霉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营养成分表使用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有完整人口学特征及包装食品消费调查资料的≥18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及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对营养成分表的使用状况。结果:2015年我国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为29.5%,18~45组达40.2%,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00 1);女性(31.7%)显著高于男性(26.9%,P<0.000 1)。约50.2%的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关注营养成分表,并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P均<0.05)。关注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的消费者对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知晓率均约达98%,且对能量的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08 1)。知晓营养成分表中不同成分的消费者对脂肪的关注度最高(92.4%),钠的关注率最低(86.6%),未发现年龄和性别差异,而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不关注营养成分表的前三位最重要原因分别是:不理解营养成分表的含义(29.7%)、没注意到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26.8%)及平时很少购买包装食品(17.6%)。结论: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包装食品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仅约1/2的消费者关注营养成分表,钠的关注率最低。我国需加强对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的科普与宣传,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