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71.
在盆栽条件下 ,采用 1 5N叶片富积标记方法 ,研究了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氮素的双向转移及供氮水平对氮素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5 kg hm- 2、75 kg hm- 2、 15 0 kg hm- 2等 3个氮肥水平下 ,间作水稻的干物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为9.4 1g株 - 1、12 .0 6 g株 - 1、13.5 3g株 - 1和 2 0 7.35 mg株 - 1、2 4 1.81mg株 - 1、2 5 9.37mg株 - 1 ,分别比单作水稻增加了 2 1%~ 2 9%、7%~ 2 9%、18%~ 30 %和 4 3.4 3%、4 5 .72 %、32 .81% ,间作对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间作和单作系统中花生的干物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用花生叶片标记 1 5N试验表明 ,在 3个氮肥水平下花生体内的氮素中分别有 9.93%、5 .6 5 %、4 .2 2 %转移到了水稻植株体内 ,其转移量随土壤氮素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用水稻叶片标记 1 5N则分别有 4 .39%、2 .0 6 %、1.38%的水稻体内氮素转移到了花生植株体内 ,其转移量也随土壤氮素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用 1 5N叶片标记的方法证明花生与水稻旱作的间作系统中存在着氮素的双向转移 ,但净转移方向是由花生植株向水稻的氮素转移。对豆科与禾本科间作系统中氮素转移的机理、途径也做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72.
花生抗青枯病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抗、感青枯病的花生品种为素本配制杂交组合中花5号×远杂9102,构建重组近交系,以其F6为研究材料,分析青枯痛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花生青枯病抗性是由两时主效基因控制的遗传,并且主效基因的遗传力较高,为84%;同时采用AFLP技术和BSA分析方法,获得两个与花生青枯病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标记与抗性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12cM和11.46cM.利用获得的分子标记对抗、感青枯病的花生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定,证实了标记P3M59与膏枯病抗性的符合率为70%,标记PIM58的符合率为50%,从而为花生青枯病抗性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73.
两种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林间种豆科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在油茶林地分别间种大豆Glycine max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两种作物,连续测定花生和大豆生长到收获期间每个月土壤全氮、全钾、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间种2种作物均能改善林地土壤,与对照组相比,间种组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提高,但有机质与有机磷含量无明显变化;2种豆科植物均可作为油茶间种作物。间种大豆组土壤各养分含量均高于花生组,表明大豆更适合用于油茶林间种。  相似文献   
574.
花青素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而关于花青素合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花青素类型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紫珍珠、红珍珠、G110和白珍珠为研究材料,取开花后30 d和45 d样品进行转录组、代谢组分析以及双组学联合分析.RNA-Seq分析共鉴定出32805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通量分...  相似文献   
575.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春播覆膜(CBFM)、春播露地(CBLD)、麦田套种(MT)、麦田套种露地对照(MTLD)、夏播覆膜(XBFM)和夏播露地(XBLD)6种花生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生生育期和种植方式均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从始花期开始,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速率逐渐升高,到结荚期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露地栽培花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呼吸速率,但是降低了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吸收不利;覆膜花生提高了活跃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有效化;麦田套种花生比同期播种的露地对照花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固结养分较多,不利于花生生长.  相似文献   
576.
以花生品种‘粤油7号’6~8 d龄幼叶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0.6 mg/L NAA+8 mg/L 6-BA+1 mg/L AgNO3+3 mg/L Gln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效果好,经两次继代培养出芽率达81.03%,每个外植体平均出芽数达5.79个。经伸长培养基MS+2 mg/L 6-BA+4 mg/L GA3培养,不定芽伸长长度达1.0~2.0 cm。试管苗在培养基1/2 MS+0.5 mg/L NAA+3 mg/L IBA上生根率达86.15%,不定根粗而长,有侧根,移栽成活率达90%,结实率100%。  相似文献   
577.
以冷榨花生粕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花生多肽。以体外结合胆酸盐的能力为指标,考察了酶的种类、温度、pH值、加酶量、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花生多肽降胆固醇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优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酶解花生粕制备降胆固醇活性花生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 7.0、加酶量4 000 U/g底物、酶解时间4 h。  相似文献   
578.
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中国也是个花生消费大国,但是常有8种重要的花生病毒危害,包括花生斑驳病毒(PMV)、花生条纹病毒(PStV)、花生丛簇病毒(GRV)、花生丛矮病毒(PCV)、著茄斑萎病毒(TSWV)、花生芽枯病毒(BNN)、花生矮化病毒(PS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70年代以来在全国各地多次爆发花生病毒病,并引起大面积减产,经济损失巨大,因而花生病毒的检测和转基因花生抗毒株的选育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免疫双扩散和酶联免疫法(ELISA)Z4几种花生病毒的血清学关系进行了研究。三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79.
花生田蜘蛛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花生田共采集到蜘蛛41种,隶属于12科、27属。游猎型蜘蛛主要是狼蛛科、跳蛛科、猫蛛科和管巢蛛科的种类,所占比例较高,在春花生田为60.91%~86.21%,秋花生田为50.40%~90.36%。结网蜘蛛主要是皿蛛、球蛛、肖蛸和小型园蛛。在花生的不同生长季节有不同的优势科和优势种。春花生田的优势科是狼蛛科、皿蛛科和猫蛛科,优势种是类水狼蛛、拟环纹豹蛛、脉娲蛛、食虫沟瘤蛛和斜纹猫蛛;狼蛛科、猫蛛科和球蛛科是秋花生田的优势科、脉娲蛛、斜纹猫蛛和八斑鞘蛛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580.
花生根瘤菌的数值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 11个省、 16种土壤类型、 20多个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上分离到的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Arachis)]中选取50个代表菌株、并与从津巴布韦引进的4株花生根瘤菌及7株慢生根瘤菌常用的参比菌株共61株菌进行了128项表型特征的测定。数值分类的结果表明,全部菌株在75%水平上相聚,并在76%和77%的水平上分别聚成两大群(群Ⅰ、群Ⅱ),每大群以较高的相似性(85%- 94%)各聚成6个亚群。所用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