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6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148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正常长爪沙鼠的血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是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实验动物。本文首次测定了我国人工驯养、繁殖的100只(雌雄各50只)正常长爪涉鼠的血象正常值。其血象数据与国外学者报道的基本一致,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白颈长尾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白颈长尾雉分布于长江以南、北纬24—31°的华东和华南地区,多栖于海拔300一800米的山谷林地内,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为其最适栖息地。 白颈长尾难道常3—4只成小群活动,其活动以早晚为主,并形成两个日活动高峰。当然该雉的活动受到气候条件.食物基地、季节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 由于滥浦乱猎和栖息地的破坏,白颈长尾雉的数量十分稀少,已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3.
亚洲东南部特有的新悬藓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悬藓属现知共4种,属于蔓藓科,为亚洲东南部特有,我国是该属植物分布的中心。本文提出拟猫尾藓仍归为船叶藓科更合适。  相似文献   
14.
动物的文化行为(cultural behaviour)是指通过非遗传的方法把信息从一个世代传给另一世代的行为。文化行为与进化过程不同,进化过程必须借助于自然选择才能发生,而文化行为是不遗传的。可见,动物适应其生存环境可以通过体质的进化(遗传进化),也可以通过学习特定的技能(不遗传)。学会的技能不能借助于遗传传递给后代,但却可以通过印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灵长目动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现存的灵长目动物有12科51属180多种,集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我国只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有分布,仅有5科7属17种。名录如下: 树鼩科Tupaiidae 1.树鼩Tupaia glis 懒猴科Nycticebidae  相似文献   
16.
食肉目是经济价值较大,分布十分广泛的动物类群。全世界现存8科89属240种,我国有7科30属56种。我国食肉目动物大约有42种是资源动物,其中有9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犬科现存种类计10属35种,我国分布有豺属 Cuon、犬属 Canis、貉属Nyctereutes、狐属 Vulpes 4属6种。狼C.Lupus与豺 C.alpinus为有害动物,其毛皮虽可利用,但价值不大。赤狐 V.vulpes又名红狐、草狐、狐狸,以其毛绒细厚、色泽鲜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高山毛顶蛾新亚种及其生物学观察(鳞翅目:毛顶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振国  刘香慧 《昆虫学报》1990,33(3):351-354
毛顶蛾科Eriocraniidae属较原始的小蛾类群。世界已知19种及1亚种,采自全北区桦树适生带,北纬45°—70°N之间,以北美、欧洲的种类最丰富。亚洲所知甚少,惟日本记载过广泛分布于全北区的2种,即:Erioerania sparrmannella(Bosc)和E.semi-purpurella(Stephens)。我国迄至1980年,才由杨集昆先生描述了发生在华北的这2个广布种。现增记青海产一新亚种,标本保存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马立名 《昆虫知识》1990,27(6):358-359
<正> 研究蚤的寿命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于1985~1987年研究了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iformis(Wagner)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sungaris(Jordan)在不同条件下的寿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