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6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2717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43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抑制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小牛气管软骨经盐酸胍抽提,丙酮分级沉淀,膜超滤,柱层析等步骤得到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cartilage angiogenesis inhibiting factor,CAIF).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CAIF由单一组分组成,分子量为27700.通过[ 3H]-TdR掺入,活细胞检测等方法测定CAIF对内皮细胞、Hela细胞、QGY7703细胞与小鼠骨髓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等的DNA合成的影响,以及细胞毒作用.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测定CAIF对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CAIF对内皮细胞产生强的抑制作用,对Hela细胞抑制很弱,对QGY7703细胞、小鼠骨髓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均无抑制作用;对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CAIF能较特异地抑制血管生成,CAIF达到电泳纯,是专一性较强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2.
陕南地区油橄榄生长发育与生态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定位观测和实地调查资料研究了油橄榄在陕南地区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的关系,油橄榄树的枝条日高生长量为昼夜生长类型。夜间生长高于昼间的121%-160%;6、7、8、9月的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76%。油橄榄树的年生长量和产量状况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质地性质有密切关系;油橄榄树为阳性树种,在增加光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结实良好,反之较差。  相似文献   
153.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Westar’和‘Topas’为材料,通过超微结构观察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油菜胚胎发育早期油体的发生、油体蛋白及脂肪酸合成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体出现在油菜胚胎发育早期,在授粉9~11 d后(球形胚时期)的胚体和胚柄中均存在直径小于0.5 μm的油体;荧光定量实验结果表明,除BnCLO3的表达量在整个胚胎发育阶段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油体蛋白基因Oleosins、Steroleosins和BnCLO1的表达量在心形胚时期就明显增多并持续增长;脂肪酸合成转录因子BnLEC1、BnL1L、BnWRI1和BnFUS3在胚胎发育阶段,基因表达规律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但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存在差异,其中BnLEC1最早,BnL1L其次,BnWRI1和BnFUS3较晚。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在球形胚时期出现油体,其结构蛋白和转录调控因子基因的表达自心形胚开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54.
几种生态因子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本文研究了光照、pH、温度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菹草的净产氧量与一定范围的光照强度呈直线相关。菹草的光补偿点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在菹草自然生活的环境中,温度低于30℃时,升温有利于菹草的光合作用。高pH(PH>10.0)下碳源缺乏对菹草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高pH与强光照射的协同作用严重影响菹草的光合作用。水温与氮、磷营养盐不足并非夏季自然水体中菹草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不良光照(水表层光抑制,中、下层光饥饿)和高pH下缺乏光合碳源的协同作用便可能导致菹草夏季死亡。  相似文献   
155.
高原人体左心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同步描记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和心尖搏动图以测定高原人体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在4个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实验,即76m(海平对照)、2161m、3270m和4179m,每一高度40名健康男性青年,高原3组世居、移居各20名。结果显示:随着海拔增高,主动舒张时间指数(TRTI)有减小趋势,RF波相对振幅(F/H)逐渐降低,A波相对振幅(A/D)则渐趋增大,3270m以上增大明显(p<0.05),舒张振幅时间指数(DATI)逐渐降低,3270m以上差异极显著(p<0.001)。高原世居与移居者相比,在海拔4179m出现明显差别,移居组TRTI、DATI、F/H较低而A/D较高(D<0.05)。测定射血前期与左室射血时间比值(PEP/LVET)、射血分数(EF)及左室周径纤维平均缩短速度(mVcf)3项指标作对照,显示在此高度左室收缩功能仍能保持。高原慢性心肌缺氧可能是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轻度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中存在抗高血压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利用热处理和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EHS)红细胞中部分纯化了抗高血压因子(AHF)。AHF具有热稳定性,分子量大于6kDa;能明显降低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_(sp))血压,腹腔一次注入AHF(1.6mg/kg)30min后,SHR_(sp)收缩压从原来的27.6±0.7kPa降低到21.4±0.8kPa(p<0.001),4h后收缩压恢复至原水平。AHF能显著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主动脉(A)及肠系膜动脉(MA)血管平滑肌(VSM)Ca~(2 )内流。且对MA Ca~(2 )内流的抑制作用强于A。以上结果表明:EHS红细胞中存在AHF,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其降压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SM特别是小动脉VSM Ca~(2 )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57.
过去的研究资料充分证明,巨噬细胞和由巨噬细胞释放的可溶性因子在矽肺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对这种调节矽肺纤维化过程的蛋白因子的理化特性迄今还知道得很少。本研究采用矽肺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获得其培养上清液,实验证明,该上清液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对~3H-TdR和~3H-脯氨酸的摄取。我们从巨噬细胞上清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蛋白质因子。该因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显示单个带谱,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测得分子量为66kD,在pH3-11的等电聚焦电泳上测得该因子的等电点为4.72。我们认为这种具有成纤维细胞增生因子活性的蛋白质可能就是在矽肺纤维化过程中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58.
在五十年代前,人们一直认为每一基因组的 DNA是固定的,包括位置固定、数目固定。转座因子的发现修正了这一观念。现在人们认识到基因组中的某些成分的位置常常是不固定的,一种生物的基因组大小或基因的数目也并非绝对不变。这种位置不固定的成分乃是转座因子。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是细胞中能够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 DNA 序列。转座因子改变位置的行为称转座(transposition),转座可以发生在同一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之间,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9.
稻田微蛛优势种形成的若干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间小黑蛛(Erigone graminicolum)和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都有较强的耐寒、耐饥能力和较大的捕食量,在-3—0℃时能存活3天左右,平均耐饥历期大于30天,对稻褐飞虱的平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3头/天和6.1头/天;Holling模型分别为N_A(草)=0.9886N_0/(1+0.09N_0)和N_A(食)=1.0234N_0/(1+0.101N_0),它们的抗药能力相差无几。但它们对湿度要求不同,前者较后者耐干旱。草间小黑蛛耐干历期雌蛛为27.2天,雄蛛为9.7天;耐湿历期雌蛛为53.2天,雄蛛为46.2天。食虫沟瘤蛛耐干历期雌蛛为7.7天,雄蛛为4.2天;耐湿历期雌蛛为55.4天,雄蛛为49.0天。温度相同湿度不同时它们的竞争能力不同,湿度较小时草间小黑蛛取胜,湿度较大时食虫沟瘤蛛取胜。它们在稻田中成为优势种的条件,主要取决于稻田生境与周围环境的干湿状况。  相似文献   
160.
血RNase和RNase抑制因子与衰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