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中自限性原假设和竞争性原假设两类方法的优劣性和准确型,选取各自具有代表性的GAGE(Generally Applicable Gene-set Enrichment)和GSEA(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两种基因集分析方法筛选富集基因集的效能,并探讨其筛选效果.方法:采用两种待比较的方法在实际基因表达谱数据中分析研究,比较筛选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探讨两种方法筛选富集基因集的效果.结果:两方法对已知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应用分析表明GAGE的检验效能和筛选出的基因集生物学相关性均优于GSEA.结论:GAGE作为一种自限性原假设的基因集分析方法,由于其充分利用了表达谱数据,并将表达数据分为实验集和通路集分别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考虑到基因集的上调和下调,其检验效能优于竞争性原假设的GSEA,能够得到更为准确和科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422-427
为了科学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苎麻Boehmeria nivea(Linn)Gaudich害虫,明确苎麻田主要灯诱昆虫种类及其灯下诱集动态,于2012年4月~9月在湖北省咸宁地区进行了苎麻田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在苎麻田诱杀害虫4目9科19种,地下害虫种类较多,主要包括金龟子、叩甲、天牛、蝼蛄、拟步甲和地老虎等6类。地下害虫又以金龟子为主,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斑喙丽金龟、鲜黄鳃金龟、暗黑鳃金龟等6种。金龟子从4月中旬至9月初均灯下可见,以6~7月为诱集高峰期。主要诱集天敌昆虫为步甲、隐翅甲、寄生蜂和瓢虫等4类,除步甲外,其它3类诱集量相对较小,步甲诱集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频振式杀虫灯最佳使用时间为6~7月,在此期间诱杀苎麻田金龟子类地下害虫数量大、种类多,且避免大量杀伤天敌昆虫。频振式杀虫灯在苎麻田金龟子类地下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不同波长诱虫灯对红树林主要害虫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红树林几种主要害虫的最佳诱集波长,本文利用18种波长的太阳能自动诱虫灯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虫害高发期进行野外诱集实验,分析了不同波长对3种主要红树林害虫的诱集作用。结果显示,灯诱昆虫共81种,优势种为海榄雌瘤斑螟Acrobasis sp.、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和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mormopa(Meyrick)。18种波长的诱虫灯中,368 nm(Y)对海榄雌瘤斑螟的诱集作用最强,日均诱集量为4.55头,340 nm波长对毛颚小卷蛾的诱集效果最好,日均诱集量达到5.45头,400 nm波长对八点广翅蜡蝉的诱集效果最佳,日均诱集量为2.64头。18种不同波长的诱虫灯对红树林3种主要害虫均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对两种鳞翅目昆虫诱集作用较强的诱虫灯波长均集中在UV-A波段。  相似文献   
34.
为了明确诱饵诱集时间与红火蚁工蚁诱集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的诱饵放置时间,本研究采用火腿肠诱饵诱集法,观察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红火蚁诱集的个体数量,利用房室模型分析诱饵诱集时间与红火蚁工蚁诱集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诱饵放置时间的增加,红火蚁工蚁的诱集数量会出现一个高峰,春季诱集高峰出现在诱饵放置后38-44 min,秋季出现在诱饵放置后24-29 min,并建立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红火蚁诱集量与时间的关系模型,分别为Y=12764.8807×e(-0.029102 X)"12820.4625×e(-0.030064 X)(春季上午)、Y=16166.6800×e(-0.023994 X)"16217.0808×e(-0.024866 X)(春季下午)、Y=12211.9095×e(-0.040576 X)"12275.2496×e(-0.041620 X)(秋季上午)、Y=12306.4111×e(-0.049724 X)"12383.6907×e(-0.051217 X)(秋季下午)。因此,在利用火腿肠诱饵监测红火蚁时,春季诱饵放置的最适时间约为40 min,秋季的最适时间约为30 min。  相似文献   
35.
以油茶品种‘长林4号’2年生幼苗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40%、70%光照和全光照)对油茶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_(n))、电子传递效率(ETR)、光补偿点(I_(c))、CO_(2)补偿点(Γ)、饱和光强(I_(sat))、饱和胞间CO_(2)浓度(C_(isat))、光呼吸速率(R_(p))、暗呼吸速率(R_(d))以及在叶片水平与植株水平上的光能利用效率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提高。(2)在弱光条件下,油茶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提高,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所吸收的光能被更多地分配向光化学耗散和过剩激发能,使_(PSⅡ)光化学效率(F_(v)/F_(m)、Φ_(PSⅡ))提高。(3)油茶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捕光色素分子数(N_(0))和本征光能吸收截面(σ_(ik))来增强对光的捕获能力,但随光照强度降低,其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σ_(ik)')减小,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τ_(min))变长,累积在最低激发态的天线色素分子数(N_(k))增多。研究表明,在低光照强度环境下,电子在捕光色素分子之间的传递和光合电子流的产生受到限制,油茶叶片光能捕获与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无法同时提高,最终导致其光合碳同化能力和光能利用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36.
行为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动物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尤其是动物个性研究。然而, 目前在个性的概念、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上仍存在不少问题, 因而规范行为学研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以上目的, 文章对动物个性和行为集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要回顾, 并归纳了动物个性和行为集研究的实验设计和目前最佳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这些标准的建立, 可以帮助科研人员避免动物个性研究中常见的错误, 使个性研究的设计更加缜密、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从而推动行为生态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电子顺磁自旋共振技术(ESR)动态观察大鼠在过热条件下肝脏的氧化还原状态.方法:将5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①加温组:麻醉后进行整体加温到直肠温达(43.0±0.5)℃,持续15 min;②对照组:只进行麻醉处理;③,MPG预处理组:用抗氧化剂MPG预处理后,再进行与上述①同样条件的加温处理;④非MPG预处理组:在③中用生理盐水代替MPG.经过以上处理后在不同时间点取肝脏制备组织匀浆,测定ESR波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温组热暴露处理后记录的ESR波谱振幅-时间直线斜率增大,2 h达最大值.以后逐渐恢复,24 h接近对照组水平.经抗氧化剂预处理上述反应减弱.结论:过热能诱导肝脏产生活性氧,增强其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38.
黄瓜和菠菜LHC-Ⅱ的二维结晶及其结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atch法生长了黄瓜和菠菜LHC -Ⅱ较大面积的良好有序的二维晶体 ,并用电子显微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方法获得了该 2种晶体的分辨率约 1 5nm的投影结构 .文章分析了黄瓜和菠菜LHC- Ⅱ二维晶体形成的异同 ,以及影响膜蛋白二维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 .比较了 2种晶体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 .并讨论了 2种LHC- Ⅱ多肽组分和叶绿素a/b比值的不同与它们结构的关系 .  相似文献   
39.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790-794
准确获得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发生程度数据是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明确不同调查方法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为建立该蚁发生程度度量的标准化体系提供依据。本研究比较了应用诱饵诱集法和陷阱法获得的红火蚁工蚁数量,并分析了二者的相关性,建立了模型。累计设置了840个诱饵,共诱集到183753头工蚁;设置840个陷阱,共收集工蚁93787头。一年中不同时期诱饵诱集法采集的工蚁数量以4月-6月最多,为285.8头/诱饵;陷阱法是7月-8月,为171.7头/陷阱。诱集法、陷阱法收集到的工蚁数量极显著相关,描述该关系的6个模型分别为Y=0.2693X+27.9010(1月-3月)、Y=0.2309X+22.6450(11月-12月)、Y=0.2818X+61.1160(4月-6月)、Y=0.6219X+28.1070(7月-8月)、Y=0.3067X+32.2510(9月-10月)、Y=0.3635X+32.2510(1月-12月)。本研究结果对建立红火蚁发生程度主要指标的转换体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0.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795-799
为评估不同波长黑光灯对椰子木蛾的诱集效果,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设置试验点,利用8种不同波长的黑光灯进行诱集试验。结果显示:椰子木蛾对365 nm和368 nm的波长敏感,诱虫总量显著多于其它波长的黑光灯;365 nm黑光灯诱捕椰子木蛾雄虫最多,368 nm黑光灯诱捕椰子木蛾雌虫最多,均显著大于其它黑光灯诱集到的雌雄虫数量。23∶00-2∶00为最适宜诱捕椰子木蛾时段。为利用黑光灯监测椰子木蛾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