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本文在研究了离体人体鼻咽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荧光寿命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生理盐水的浓度、组织光学特性参数、激发光源的偏振性对癌变和正常鼻咽组织的荧光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组织的光学特性参数对组织的荧光寿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不同浓度的生理盐水和光源的偏振性对组织的荧光寿命没有显著的影响。荧光寿命与该发射荧光的强度没有关系,只决定于局部环境,受微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因素的影响,因此荧光寿命作为人体组织癌变的检测方法,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59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进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进行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研究过程中对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所用时间、VAS、手术前后椎体高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治疗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4.31±2.867.13±4.41,4.72±3.9811.57±4.72,P0.05),术前Cobb角两组患者无差异,而术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96±3.477.25±5.29,5.17±4.3311.21±6.2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显示,对照组高于观察组(5.68±2.371.86±1.41,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内固定物失效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降低术后痛感,提高固定即时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获得新的降解革兰阴性细菌数量阈值感应信号分子乙酰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AHL)的水解酶基因。方法 选择性富集和培养土壤中耐热细菌,抽取细菌总DNA作为模板,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酰高丝氨酸内酯水解酶基因,进行克隆和DNA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结果 得到1个新的AHL水解酶基因,该基因与已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87%和94%。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得到了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鲢(Mr)一致的蛋白质。结论 证实乙酰高丝氨酸内酯水解酶广泛存在于环境微生物中。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将自体子宫内膜组织同时种植于大鼠体内三个不同部位,建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进行比较评估。方法取30只雌性未交配性成熟大鼠,将自体子宫内膜组织种植于左侧腹壁、子宫卵巢韧带和右侧皮下筋膜层与腹壁肌层间,术后第21天取出异位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异位内膜可以在大鼠不同部位同时生长,体积和重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其种植成功率差异不显著(93%-100%),且种植物组织形态相似。结论此手术方法建立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内膜病理改变与EMs患者类似,但皮下种植更简单,更直观,可减小损伤,便于反复实验及连续性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5.
多孔β—TCP生物陶瓷骨内植入后的X射线能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两种不同的扫描电镜与X射线能谱仪测量了多孔磷酸三钙(β-TCP)生物陶瓷骨内植入后植入陶瓷,界面和兔股骨的X射线能谱和元素比,比较了植入后材料以及界面元素比和组成的变化,X射线能谱结合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植入后磷酸钙生物陶瓷从无生命的材料转为生命骨骼的生物转化作了深入的探讨,为多孔β-TCP生物陶瓷的生物降解和骨生成机制提供了更充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6.
摘要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7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根据AVF成熟情况分为成熟不良组57例和成熟组1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p-PLA2、FGF-23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AVF成熟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FGF-23水平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AVF成熟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成熟不良组血清Lp-PLA2、FGF-23水平高于成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PLA2、FGF-23升高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AVF成熟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p-PLA2、FGF-23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AVF成熟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5、0.763、0.822,血清Lp-PLA2、FGF-23水平联合预测的AUC最大。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Lp-PLA2、FGF-23水平升高与AVF成熟不良独立相关,血清Lp-PLA2、FGF-23水平联合对AVF成熟不良的预测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7.
本叙述了Thomas Jefferson大学研究小组所进行的人类癌症疫苗的研究情况,至今大部分的工作是以黑色素瘤进行的,但作也获得了用卵巢瘤所进行的研究结果,作所进行的工作方案在二个方面与现今其他大多数疫苗技术有所不同:①使用自体的完整的肿瘤细胞;②采用某些免疫学决窍技术,设计成使机体能够阻断对肿瘤抗原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8.
美国和比利时科学家近日在小鼠免疫系统内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机制。关闭这一机制会导致自体免疫疾病产生。这一发现阐明了自体免疫性的产生过程,对于研究新的药物以加强对癌症、艾滋病等的免疫响应也有所启示。相关论文8月1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相似文献   
149.
150.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口腔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和相互渗透而确立的种植义齿修复术,给很多难以常规义齿修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