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IS-PCR和Rep-PCR对19个来自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的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4个专化引物中的IS1113和ERIC能较好的区分三国水稻白叶枯病菌.UPGMA聚类结果表明,三国菌株主要呈现第2簇和第3簇遗传型;中国和菲律宾菌株在第2簇和笫3簇遗传型基础上有各自的特异性分化.病原菌的遗传分簇与致病群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参照文献报道的产气荚膜梭菌α,β,ε,τ毒素基因cpa、cpb,etx及iA序列合成了针对4种毒素基因的4对特异引物,建立了一种简单的产气荚膜梭菌定型的菌落多重PCR方法.结果本所保存的A,B,c,D,E各型产气荚膜梭菌参考菌株均扩增出了相应的预期条带,而诺维氏梭菌、腐败梭菌和破伤风梭菌的扩增均为阴性;将单个菌落稀释100倍利用此菌落多重PCR仍能扩增到相应的目的片段.并利用此多重PCR对13株不同动物来源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了定型鉴定,并与毒素中和试验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本方法的建立对于产气荚膜梭菌的快速检测、定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假单胞菌ZWL73降解4-氯硝基苯的代谢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镇达  陈茂彬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3):0358-0362
氯代硝基芳香烃是一类环境中难以降解的有毒污染物.一株高效分解4-氯硝基苯的假单胞菌分离于4-氯硝基苯污染土壤,可以完全降解4-氯硝基苯,并以之为C源、N源生长.为阐明其降解4-氯硝基苯的代谢途径,通过对以底物生长的降解茵的酶学分析,检测到其还原降解的两个关键酶即初始酶硝基还原酶和苯环开环酶2-氨基-5-氯酚1,6-双加氧酶的活性:结合其它检测如培养液中降解产物分析、相关底物生长实验结果,确定了其降解途径是通过部分还原途径.  相似文献   
994.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参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35篇文献中314种野生种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五种分子标记中,ISSR、等位酶和SSR的参数值间差异显著,彼此不宜直接比较,且与RAPD和AFLP的参数也不宜直接比较;显性标记RAPD和AFLP的参数之间可以直接比较.基于Hardy-Weinberg平衡的遗传分化指数GR值明显低于基于AMOVA分析的ΦR值,两者亦不宜直接比较.对基于RAPD和AFLP标记的179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种群水平上,裸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比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都要高,而其遗传分化值较低;乔木的遗传多样性比草本和灌木高,而分化值更低;克隆植物具有比有性生殖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在有性生殖植物中,异交植物最高,而自交植物最低;广布种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濒危和狭域分布种.  相似文献   
995.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改良Dot-ELISA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激光切割技术加工出硝酸纤维素膜小圆片并粘贴在已打孔的塑料胶条上,制成包含8个圆片的NCM条(NCM test strip),进一步在NCM条上建立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Dot-ELISA检测方法.研究发现,在NCM圆片上的Dot-ELISA检测灵敏度与点样量密切相关,采用10 μL/点的加样量比通常的1 μL/点可提高检测灵敏度10-100倍;间接Dot-ELISA的检测灵敏度是双抗夹心dot-ELISA的10倍,该结果进一步在微孔板ELISA的检测中得到证实.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改良Dot-ELISA检测是一种较为灵敏、快速、稳定、规范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菌的微流控芯片斑点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技术,选取10个引物对梵净山的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自然分布区的南、北坡14个居群153个个体的总DNA进行了扩增,共得到196个位点.统计分析表明:(1)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在物种水平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2)该藓种遗传多样性高低与海拔高度无关,但南坡的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北坡.(3)遗传多样性的63.29%发生在居群间,只有36.71%发生在居群内.研究结果提示尖叶拟船叶藓的遗传多样性受小生境的影响较大,遗传漂变和环境适应可能是影响居群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钻地风的三萜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钻地风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三萜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与有关对照品比较, 其结构鉴定为熊果酸(1),坡模酸(2),tormentic acid (3),蔷薇酸(4),sericic acid (5),23-hydroxytormentic acid (6), kaji-ichigoside F1 (7),野蔷薇苷 (8), sericoside (9), quadranoside VIII (10), crataegioside (11)和niga-ichigoside F1 (12).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体外5?mg/ml浓度下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讨肝癌细胞反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机制,在体外进行肝癌细胞和TIL混合培养后,检测两种细胞FasL、Fas、caspase-8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肿瘤细胞反击时TIL凋亡比例的变化.将肝癌细胞与TIL按照不同的比例共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IL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癌细胞与TIL FasL、Fas和caspase-8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Western印迹检测FasL、caspase-8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的肝癌细胞与TIL共同培养48 h后,随着肝癌细胞接种浓度的增加,TIL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人肝细胞相比,人肝癌细胞FasL mRNA表达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人肝癌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TIL Fas、caspase-8基因mRNA的表达也明显升高;TIL caspase-8的表达也明显升高.结果表明,肝癌细胞可以通过Fas系统诱导TIL发生凋亡,这为肝癌的免疫逃逸和肿瘤反击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否在体外向胰岛 b样细胞分化, 并探索其诱导条件.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产妇脐血, 用羟乙基淀粉沉淀法分离脐血中的有核细胞, 进而采用贴壁筛选法获得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后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表皮生长因子、 b-巯基乙醇、高糖、激活素A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进行诱导.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态变化, 采用胰岛素免疫荧光染色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 定量检测胰岛素分泌水平及其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性.结果发现, 经过诱导后, 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形态变圆而且聚集成团; 诱导后细胞的胰岛素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 而且细胞能分泌少量胰岛素, 并对糖刺激具有反应性.由此提示, 在体外,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胰岛b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00.
兔羊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妊娠晚期兔羊膜上皮细胞(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 AECs)在体外生长和增殖特性.取妊娠晚期兔(27-28E) AECs进行体外培养, 光镜、扫描电镜下观察后, 利用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AE1/AE3、AE5检测培养的AECs中细胞角蛋白的表达, 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和血清对AECs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妊娠晚期兔AE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增殖旺盛; 单克隆抗体AE1/AE3、AE5染色阳性; 血清组、EGF组和联合应用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各周期细胞比例发生变化, G0/G1期减少, S期、G2/M期增加, 细胞增殖指数(PI)增加, P<0.01, 联合应用组分别与血清组、EGF组比较, P<0.05.说明妊娠晚期兔AECs表达细胞角蛋白CK3, 血清和EGF均能通过改变妊娠晚期兔AECs的细胞周期而促进AECs增殖, 两者联合应用对促进AECs的增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