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851.
须芒草族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光学显微镜下和扫描电镜下对禾本科须芒草族(Andropogoneae)中分隶于8个亚族34个属的36种植物的花粉进行形态面容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本族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花粉近形或扁球形,单萌发孔,孔,周围加厚,具盖,外壁表面散布有颗粒。这表明其是一个自然类群。总体来讲,芬烨大的演化分异,只是表面纹饰的和芬烨大小有一;定的差异。纹饰可分为三种类型粗糙型,不明显疠状突起才明显疠状突起型。花粉开矿  相似文献   
852.
为了解高迁移率族蛋白B族(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HMGB)基因调控植物响应低温、高盐和干旱等外源胁迫的表达调控方式, 本文克隆了拟南芥AtHMGB前5个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区域(PAtHMGB1,PAtHMGB2,PAtHMGB3,PAtHMGB4和PAtHMGB5).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分别替换表达载体上35S启动子区域获得重组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烟草获得稳定表达的转基因烟草. 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上述5种启动子的转基因烟草,观察在外源胁迫(低温、高盐和干旱)处理前后gusA基因的表达差异,同时检测转基因烟草种子在不同外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状况. 检测结果证实,在低温胁迫下,PAtHMGB2,PAtHMGB3和PAtHMGB4正调控gusA基因的表达,而在干旱或盐胁迫下,gusA基因的表达被PAtHMGB2和PAtHMGB3负调控. 种子萌发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PAtHMGB2调控下的转基因烟草比野生型烟草萌发及生长迟缓|在低温胁迫下,PAtHMGB2调控的转基因烟草长势明显强于野生型. 本研究克隆了拟南芥AtHMGB家族前5个成员启动子,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发现,PAtHMGB2在响应低温和干旱胁迫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53.
嗜热厌氧杆菌X514(Thermoanaerobactersp.X514)能同时发酵五碳糖、六碳糖并产出乙醇,是纤维素乙醇生产中最具潜力的菌株之一。单因子试验证明,酵母提取物中对X514乙醇发酵起决定性影响的组分为B族维生素,并进一步确定了B族维生素中对乙醇发酵有影响作用的6种维生素。结合培养基中的其他影响因子,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方法,筛选出X514乙醇发酵的极大影响因子为NH4Cl、烟酸及硫胺素。随后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了影响因子最佳取值区域,并利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合成培养基。优化结果显示,当以5 g/L葡萄糖为底物时,在NH4Cl、烟酸及硫胺素的浓度分别为1.05 g/L、6.4 mg/L及7.0 mg/L的条件下,X514的乙醇产出浓度达到最优理论值34.46 mmol/L。试验验证该条件下乙醇产出浓度为33.78 mmol/L。试验值与理论值接近,原始矿物质培养基中乙醇产出浓度的5.1倍,并与添加5 g/L的酵母提取物培养基的乙醇产出浓度(34.67 mmol/L)相当。  相似文献   
854.
植物MAPK C族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包括MAPKKK、MAPKK和MAPK等3组,它们共同构成MAPK级联系统.MAPK级联系统通过参与蛋白质磷酸化作用传递和放大信号,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最终引起植物的一系列生理反应.MAPK的基因包括A族、B族、C族和D族4类.就C族MAPK基因的种类和功能,以及近几年来对C族MAPK基因的研究方法作综述.  相似文献   
855.
高速泳动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DNA结合蛋白,具有维持核小体结构和调节基因转录的功能,近来发现它是炎性反应强有力的促炎因子。在大多炎性疾病,特别是脓毒症病例中,HMGB1的血清和组织水平均显著升高,而且它与其受体如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TLR4)、Toll样受体2(TLR2)等相互作用促进炎性疾病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HMGB1,本文就HMGB1的结构、生物学活性、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细胞表面受体、以及拮抗HMGB1的药物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56.
记述采自中国东北地区棘跳科1新纪录族小角棘跳族Oligaphorurini 1新种,三江双型棘跳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及1新纪录种,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 ursi Fjellberg,1984,附详细描述及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三江双型棘跳,新种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图1 -11)鉴定特征 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0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3,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两个.腹部第4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m0),第5节背面不具中间毛,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1个颗粒状的区域,后面具1+1根毛.具臀刺,乳突不明显.正模♀,采自黑龙江省洪河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副模:3♀♀,1 ♂,特征与正模相同,采集地点及时间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采集地三江平原.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 ursi Fjellberg,1984 中国新纪录(图12~19)鉴定特征 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1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不存在.腹部第3、4节背面具或不具中间毛,数目存在变异;第5节背面通常不具中间毛,很少具中间毛m0;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5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一个表皮皱褶状结构,后面具2+2根毛呈两排排列.具臀刺,乳突较明显. 检视标本: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1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小叶章草甸湿地土壤中,2011-05-26,武海涛等采.  相似文献   
857.
报道中国新纪录亚属,光轴甲指名亚属subgenus Augolesthus s.str.Motschulsky,1872,并记述采自云南省沧源县班洪的1新种,具齿光轴甲Augolesthus(s.str.)dentatus sp.nov.,绘制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并提供了雌、雄成体背面观照片,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具齿光轴甲,新种Augolesthus dentatus sp.nov.(图1~9)新种与泰国光轴甲A.thailandicus Masumoto,1986及良彦光轴甲A.yoshihikoi Masumoto,2001相似,但前者前足腿节无齿,后者唇基前缘具V型深凹而与新种相区别.正模♂,2008-07-16 ~ 18,云南沧源县班洪乡,海拔1 130m,徐吉山、郜振华采.副模:2 ♂ ♂,4♀ ♀,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前足腿节下侧端部具齿.  相似文献   
858.
目的:探讨地高辛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可溶性ST2蛋白(s ST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高辛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HMGB1、s ICAM-1、s ST2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18%(41/44),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P0.05);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6.50±5.21)%vs.(41.20±4.12)%,(54.94±2.29)mm vs.(59.30±2.38)mm,(494.31±75.95)ng/L vs.(589.56±89.40)ng/L](P0.05);观察组血清HMGB1、s ICAM-1、s ST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8.42±1.23)pg/mL vs.(13.76±1.70)pg/mL,(122.93±11.03)μg/L vs.(141.58±13.04)μg/L,(0.08±0.02)ng/mL vs.(0.15±0.03)ng/mL](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和6.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高辛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左西孟旦治疗,其可更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MGB1、s ICAM-1、s ST2的表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5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铁蛋白(SF)、血管内皮素(ET-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泰山医学院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神经缺损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组28例、中度组43例和重度组25例,根据预后结果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不同神经缺损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与美国国立研究院急性脑卒中量表(NIHSS)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HMGB-1、SF、E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血清HMGB-1、SF、ET-1水平越高(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预后密切相关,三指标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且预后越差,检测上述指标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60.
选取有代表性的10个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 L.Liu ex Renvoize&S.L.Chen)野生居群,以种群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对种群局部适应性的关键因子进行研究。首先利用SNP构建推断单倍型,分析环境间和推断单倍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将这类基因分为4类:仅受环境显著影响的基因(E)、仅受单倍型显著影响的基因(G)、受环境和单倍型相互作用显著影响的基因(G&E)以及非显著影响的基因。分析结果显示:G&E和E基因集在种群局域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前者的基因表达更容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后者相对较为稳定;前者中显著富集核糖体途径相关功能基因,后者中显著富集蛋白质折叠相关功能基因。这两类功能基因均参与响应外界压力,推测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主要受环境以及基因型和生长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