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NaCl与干旱胁迫对银沙槐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沙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NaCl与干旱胁迫对其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探讨银沙槐幼苗对NaCl与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显示,随着单一干旱、盐分及其交叉胁迫程度的增加,幼苗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上随NaCl与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各胁迫水平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在各种重度胁迫处理下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重度干旱与不同盐分交叉胁迫下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银沙槐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在其抗旱耐盐性上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幼苗在盐旱交叉胁迫下表现出交叉适应性.  相似文献   
92.
重组轮状病毒SA11 Vp4抗原表位诱导广泛交叉中和抗体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导在RHV-RNA2载体系统中表达的轮状病毒(RV)Vp4胰酶切割位点区抗原位可诱导动物产生具有广泛交叉中和反应的血清抗体。携带有抗原表位REA、REB和REC,及其组合REA+REB+REC基因的pET重组质粒,高水平表达了这些与载体蛋白嵌合的抗原表位。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抗原表位所诱导的动物血清抗体,具有广泛识别同源及异源血清型RV抗原的能力,和体外中和这些同源及异源血清型RV病毒感  相似文献   
93.
为探讨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的实际流行病学免疫效果及对姬鼠型HFRS的交叉保护作用,我们选择混合型疫区为研究现场,应用Ⅱ型HFRS疫苗(L99株)进行人群接种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对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保护率为100%,接种组家鼠型和姬鼠型HFRS的理论发病数和实际发病数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P<0.05,P<0.01),由此可见,Ⅱ型HFRS苗(L99株)除适合家鼠型疫区外,还可在混合型疫区和姬鼠型疫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4.
应用鼠单抗显示鼠组织中特异性抗原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应用小鼠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单克隆抗体(MAbs)免疫细胞化学法定位HFRSV自然感染大鼠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时发现,部分大鼠组织的特异性HFRSV MAbs的染色切片及无关MAb对照和空白对照染色的切片中均出现血液。血细胞,血管壁,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肾小球毛细血管及散在的心肌和肝细胞阳性,说明组织中有交叉反应。免疫双扩试验,羊抗鼠IgG桥抗可与大鼠Ig产生免疫沉淀反应,提示,组织中的交叉反应是由桥抗与大鼠细胞中本身存在的Ig(EIg)反应所致。为了避免EIg对特异性病毒抗原染色的干扰,我们以HFRSV MAbs预先分别与二抗羊抗鼠IgG结合,再用正常鼠Ig结合可能存在的二抗中尚未结合MAbs的Fab结合位点,制成一抗分子复合物,并以此作为一个新的相当于羊源性单克隆抗体孵育组织,以抗羊抗体连接羊PAP的多重PAP法显示一抗分子复合物的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一抗的特异性,以有多重PAP法的敏感性,可有效的避免因EIg产生的交叉反应。用小鼠抗大鼠Kappa轻链MAb按同样方法制备一抗分子复合物用于染色证实,产生交叉阳性的部位确为大鼠组织中的Ig。病毒抗原及Ig的定位结果说明,HFRSV自然感染大鼠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有广泛分布,也存在免疫复合物,但后者有别于HFRS人体组织的分布,另外,心肌及肝细胞Ig阳性说明该组织存在因HFRSV感染所造成的组织损伤,该损伤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5.
三点测交基因连锁作图计算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宏 《生物数学学报》2000,15(2):233-239
提出了三点测交基因连锁作图的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弥补了经典经典计算方法的不足之处,使基因连锁作图更准确。  相似文献   
96.
内蒙古汉、回、蒙古族扣手、交叉臂及惯用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国义  桂咏新 《遗传》2003,25(1):14-16
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了郑连斌、陆舜华等1996年在内蒙古调查的汉、回、蒙古族的3项人类遗传学指标(扣手、交叉臂、惯用手),得出与其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结论。结果显示:(1)扣手与民族、性别都无关;(2)交叉臂与民族不相关,与性别相关;(3)惯用手、民族、性别三者存在三因子效应;(4)惯用手与扣手、惯用手与交叉臂分别存在相关性,而交叉臂与扣手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
本文首先给出了一种新的预测误差估计方法,称为组块3×2交叉验证估计.通过基于人造与真实癌症生物数据的多个分类器上的模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在均方误差意义下优于文献中常用的2折和随机5×2交叉验证估计,对于5折,10折和Bootstrap交叉验证,在大多数情形下,本文方法也具有更小的均方误差.且比10折和随机5×2交叉验证有更小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98.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2021,60(4):530-537
对Nuculoidea resupina Guo, 1985、Pseudonuculana zhaoi Pojeta, Zhang and Yang, 1986和Skyphoconcha beichuanensis Liu and Gu, 1988这3个种进行比较后, 确定了它们的同物异名关系, 确认船形蛤属(Skyphoconcha Liu and Gu)是假似栗蛤属(Pseudonuculana Pojeta, Zhang and Yang)的次异名。澄清了此属的韧带性质, 并对其属征进行修订。鉴于其无弹体窝, 外套线完整, 现将它改归至小帽蛤亚科(Cucullellinae)。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四版, 作为首异名的Nuculoidea resupina Guo, 虽享有优先权, 却不可以被引证为本属的模式种; 原始指定的模式种Pseudonuculana zhaoi仍保持其模式种携名者的地位不变。  相似文献   
99.
摘要 目的: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分析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两组麻醉方式术后早期反应,探讨其在ACL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符合手术条件的88名ACL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收肌管阻滞组和股神经阻滞组,手术均在全麻下由同一组医生实施,采用自体腘绳肌重建ACL。比较术后早期2h,4 h,8 h,24 h和48 h患者静息和主动活动时VAS评分;患者首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首次自主下地时间;48 h内追加盐酸哌替啶的的人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的例数。分析比较两组麻醉方式在术后早期的不同。结果:收肌管阻滞组患者在术后首次直腿抬高的时间和首次自主下地时间两方面与股神经阻滞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 h,4 h,8 h,24 h和48 h静息和主动活动时疼痛程度以及48 h内追加盐酸哌替啶的人次数和不良反应的例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收肌管阻滞能够满足ACL重建术后的早期康复需要,在术后早期对股四头肌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研究兔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残端血运及膝关节腔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80只新西兰兔进行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各40只。模型组建立单侧ACL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仅切开关节。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4周、8周时膝关节本体感觉、残端血运及膝关节腔u-PA水平的差异。结果:模型组新西兰兔术后2周、4周、8周时的体感诱发电位(SEP)、肌电图(EMG)潜伏期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SEP、EMG波幅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组新西兰兔术后2周、4周、8周时的残端组织微血管密度分别为(2.04±0.24)n/mm2、(2.75±0.61)n/mm2、(1.60±0.33)n/mm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34±0.24)n/mm2、(1.34±0.25)n/mm2、(1.35±0.26)n/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新西兰兔术后2周、4周、8周时的膝关节液u-PA水平分别为(173.97±14.29)pg/mL、(188.37±15.82)pg/mL、(171.38±14.76)pg/mL,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58.02±10.18)pg/mL、(157.68±10.20)pg/mL、(157.37±10.0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损伤后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膝关节本体感觉、残端血运及膝关节腔u-PA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