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6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4609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731篇
  2006年   663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681篇
  2003年   833篇
  2002年   870篇
  2001年   699篇
  2000年   740篇
  1999年   619篇
  1998年   579篇
  1997年   707篇
  1996年   604篇
  1995年   715篇
  1994年   686篇
  1993年   671篇
  1992年   668篇
  1991年   591篇
  1990年   557篇
  1989年   547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51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172篇
  1984年   128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作者在广东省梅县市发现四个吸虫新种:1.鼠丽色吸虫,新种Reesella ratta sp. nov., 2.后囊蛙蠕吸虫,新种Batrachotrema optstosacca sp. nov., 3.梅县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ixianensis sp. nov., 4.大卵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galoonos sp. nov.,它们分别归隶于蹲茎科Cathaemasiidae及蛙蠕科Bstrachotrematida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82.
本文是纳草蛉属Navasius研究续报(研究Ⅰ见“动物分类学报”第15卷第3期)。报道了纳草蛉属6新种:跃纳草蛉N.igneus sp.nov.,冠纳草蛉N.lophophorus sp.nov.,黑角纳草蛉N.nigricornutus sp.nov.显沟纳草蛉N.phantosulcus sp.nov.康纳草蛉N.sanus sp.nov.及三齿纳草蛉N.tridentatus sp.nov.。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道的刺肢米虾,新种Caridina spinipoda sp. nov。是采自四川绵竹泉水溪流中的二个雄性个体。其形状很似叶状米虾Caridina babaultioides Yu,但它第一腹肢内肢的结构非常特殊,因其周缘排列有既长又粗的刺而命名。  相似文献   
84.
85.
国产磨芋属的染色体核型报道(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恒  顾志健  龙春林  杨永平   《广西植物》1990,10(1):21-24
本文报道了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六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中5个种属于首次报道。其核型公式如下: 1.滇磨芋 K(2n)=2x=26=26m.2.磨芋 K(2n)=2x=26=26m.3.攸落磨芋K(2n)=2x=26=22m(2SAT)+4sm.(2SAT).4.西盟磨芋 K(2n)=2x=26=20m+4sm+2st.5.勐海磨芋 K(2n)=2x=26=22m+4sm.6.白磨芋 K(2n)=2x=26=20m(2SAT)+6sm。  相似文献   
86.
李钳   《广西植物》1990,10(3):241-243
从广西九里香根中分离到两个咔吧唑生物碱和一个甾醇,经波谱方法鉴定为九里香叶甲碱(1),九里香碱(2)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87.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省建水县岔科地区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豫鼠(Yuomys),定地层时代为晚始新世。这套地层暂称岔科组,以示滇南地区第一个含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的地点和层位。  相似文献   
88.
龟鳖类寄生血簇虫六新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血簇虫(Haemogregarina Danilewsky,1885)属真球虫目(Eucoccidia)血簇虫科(Haemogregarinidae),这一属的寄生虫,其寄主以爬行动物为主,两栖动物和鱼类也有寄生。至今已记载有300余种。龟鳖类的血簇虫研究,国内尚无报道。作者在1984年3月—1985年3月,对我国龟鳖类寄生的血簇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解剖检查了中华  相似文献   
89.
猕猴属五个种mt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以10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猕猴属5个种(Macaca mulatta.M.nemestrina.M.assemensis.M.thibetana,M arctoides)线粒体DNA进化。在13个个体中,共检出8种限制性类型。恒河猴种内存在广泛的线粒休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结合日本猴(M.fuscata)的有关资料,构建了猕猴属6个种的分子系统树,并给出各个种的分化时间。结果表明,这6个种可分成4个类群,熊猴和藏酋猴、恒河猴和日本猴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可分别划为同一类群,红面猴与其他5种猴的遗传距离最远,在系统发生上分离最早。  相似文献   
90.
鹅观草与大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继明  刘大钧 《遗传学报》1990,17(5):373-376
用活体/离体幼胚培养法成功地获得了鹅观草(Roegneria kamooji,2n=12,SSHHYY)与大麦(Hordeum vulgare,2n=14,11)间的属间杂种。杂交结实率为31.4%,胚培成苗率60.9%。杂种表现一年生,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偏向鹅观草。F_1自交不孕,用大麦回交亦不结实。杂种具有预期的2n=28(SHYI)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平均形成26.38个单价体,0.67个棒状二价体,0.12个环状二价体和0.02个三价体。本文对双亲染色体组间的同源性以及在大麦育种中利用鹅观草种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