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菌物学报》2017,(3):385-39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白假丝酵母(白色念珠菌)是其主要致病菌。我们通过在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雌激素建立大鼠的假发情模型,然后在大鼠阴道内接种白假丝酵母(白色念珠菌)SC5314悬液,建立大鼠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大鼠血浆中及阴道局部白细胞介素‐2(IL2)、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Toll样受体‐4(TLR4)的值,探讨VVC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免疫发病机制。我们发现大鼠血清中只有TLR4在第2周出现显著性上升,而在阴道灌洗液中,IL2在第3周显著下降,TLR4在第2和第3周显著上升,MBL在第1至第3周均显著下降。由此我们推断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发病过程中,阴道局部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VVC和RVVC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ronary artery-to-pulmonary artery fistula,CPAF)行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心内科于2009年7月至2016年2月之间接受经皮介入封堵术的58例CPAF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其他复杂心脏病变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结果:58名CPAF患者经介入封堵均获成功,平均植入封堵材料(2.35±0.87)枚。24名(41.38%)患者成功封堵后残余分流立即消失,34名(58.62%)患者仍有少量分流。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2~61个月,无出血、缺血等并发症。随访造影显示,其中3名(5.17%)患者出现了大量再通,后者随后均接受了再次封堵术并成功封堵。结论:经皮介入封堵CPAF切实可行,但应选择适宜患者,且需要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经治疗后冠状动脉瘘可能出现再通,因此对这些患者应进行随访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3.
桡动脉-头静脉瘘因其通畅率高、并发症少而被认为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第一选择,但高达50%的内瘘因各种原因不能成熟,这主要是由于持续性地低血流量或穿刺困难导致无法进行充分的血液透析。常见的原因有流入道或流出道狭窄、吻合口狭窄、静脉位置过深及分支静脉的分流。此外,血栓形成是造成狭窄的一个常见原因。术前通过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评估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血管对于内瘘的成熟有着重要的意义。应针对引起成熟障碍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术后普遍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进而减少狭窄的发生;外科手术有绕过损伤区域的优点但却创造一个新的吻合;近年来血管腔内技术因其微创的特点在大多数时候是第一选择。本文将对内瘘成熟障碍的定义、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4.
通过特异PCR扩增和16SrDNA序列分析检测动弯杆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由于细菌过度生长所致阴道微生态非正常改变,从而导致的一类多微生物病(Polymicrobial Diseases)。动弯杆菌(Mobiluncus sp.)与BV发生有密切关系,但该菌为厌氧菌,营养要求苛刻,很难进行纯培养,国内鲜有研究报道。本文先对BV动物模型恒河猴阴道分泌物进行厌氧菌混合培养,抽提混合物染色体DNA,之后设计了一对动弯杆菌16SrRN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出了特异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确定检测出的为动弯杆菌,并且与羞怯动弯杆菌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黏附阴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刮取健康妇女阴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在乳酸杆菌代谢产物的干预下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黏附阴道上皮细胞的情况.结果 和结论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能够明显抑制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106.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又称念珠菌性阴道炎,80%~90%是由白念珠菌感染所致。妊娠期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阴道内环境改变(如糖原增多、酸度增高)等因素,VVC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克霉唑栓是用于治疗VVC的阴道用片剂,具有单剂量使用、使用方便的特点。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院对116例妊娠期VVC患者使用克霉唑栓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6例患者进行伊曲康唑胶囊首次治疗及维持治疗,观察效果。结果首次治疗后临床治愈率56.70%,好转率43.40%,维持治疗后治愈96.70%,好转率3.30%,真菌学治愈率100%。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首次治疗加维持治疗疗效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膀胱镜检对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FPSA)的影响.方法:32例BPH患者,均行膀胱镜检,研究其对患者血清PSA、FPSA的影响程度及时阃.结果:膀胱镜检前患者平均血清PSA值为2.28±1.86ng/ml,FPSA值0.48±0.31ng/ml;镜检后24h内PSA值4.89±3.72ng/ml,FPSA值1.07±0.65ng/ml;镜检后第3天患者平均血清PSA值2.42±1.92ng/ml,FPSA值0.51±0.28ng/ml.镜检后24h内患者血清PSA、FPSA值较镜检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镜检后第3天患者血清PSA、FPSA值较镜检前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各组F/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镜检可引起BPH患者血清PSA和FPSA值显著改变,但对F/T值改变无影响,重复血清PSA和FPSA的测定可在膀胱镜检后72h进行.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豚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超微结构,探讨糖尿病膀胱(diabetic cystopathy,DCP)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透射电镜观察5、10、15mol/L葡萄糖浓度下培养24、72h的ICCs超微结构.结果:随糖浓度增高培养时间延长,ICCs内细胞器明显减少,线粒体大小不等,数量减少,肿胀、空泡样改变甚至溶解,内质网扩张、空泡样变,胞质广泛溶解,突起消失.结论:高糖环境对豚鼠膀胱ICCs超微结构造成显著影响,这种结构破坏可能是造成DC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将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方法制备阴道毛滴虫可溶性抗原,多点注射免疫家兔,获得的血清用ELISA测定其抗体效价。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C-Fd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结果制备出抗阴道毛滴虫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在1:8000以上,用于免疫印迹实验。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Fd。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了F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