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内皮素—1对大鼠排卵前卵泡颗粒细胞产生孕酮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用离体细胞体外孵育法研究了内皮素-1(ET)对大鼠排卵前卵泡颗粒细胞孕酮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ET能显著抑制hCG刺激下的孕酮产生,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8mol/L时,即有显著意义(P<0.05,n=6),至10-7mol/L时则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n=6);不同浓度ET(10-7—10-7mol/L),对颗粒细胞基础孕酮的产生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ET对hCG刺激下孕酮生成的抑制作用,在用免抗人内皮素抗血清(ET-A)1:1000及cAMP后能明显被逆转。实验中还观察到,ET使颗粒细胞LH/hCG受体数下降,亲和力降低。本文结果提示,ET可能为卵巢内的一种局部调节肽,通过作用于ET受体,干扰LH/hCG受体功能和cAMP生成而抑制颗粒细胞孕酮的产生。  相似文献   
92.
载脂蛋白A-Ⅰ通过PKA信号途径影响ABCA1的表达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载脂蛋白A-Ⅰ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以便了解载脂蛋白A-Ⅰ和ABCA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经各种因素处理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的脂滴,运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分别检测ABCA1 mRNA与ABCA1蛋白质的水平.实验结果显示,载脂蛋白A-Ⅰ和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FRK)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减少,而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增加.载脂蛋白A-Ⅰ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增加.FRK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增加.SQ-22536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结果提示,载脂蛋白A-Ⅰ可提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细胞内胆固醇聚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KA信号途经使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93.
Hu CF  Wang HD  Wang DA  Wang YP  Li CJ 《生理学报》1998,50(5):490-494
本研究观察了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家兔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发热效应及下丘脑组织腺苷环-磷酸(cAMP)含量的影响;同时观察了下丘本外培养过程中,α-MSH对IL-1β刺激下丘脑释放cAMP的影响。结果显示:α-MSH能显著降低IL-1β引起的体温升高(P〈0.05);同时抑制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的增高(P〈0.01)。IL-1β与下丘脑组织培养,其上清液的cAMP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94.
腺苷脱氨酶在我国九个民族中的多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红  杜若甫 《人类学学报》1987,6(2):103-108
用沉粉胶电泳及特异染色的方法,对我国九个少数民族中红细胞腺苷脱氨酶(ADA)的多态分布进行了测定。ADA2基因频率在白族中最高(0.0735),土家族中最低(0.0300),二者差异显著。白族及土家族与其它民族(维吾尔0.0654、彝族0.0622、回族0.0610、藏族0.0547、满族0.0485、侗族0.0450、苗族0.0320)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没有发现罕见表型。  相似文献   
95.
在14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大鼠,观察了窦内压(ISP)升高和灌流腺苷(adenosine,Ado)激活压力感受器时延髓内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孤束核、最后区、延髓腹外侧头端区和中缝苍白核可见Fos蛋白样免疫阳性反应(FLI)神经元分布,且其数量随ISP升高而增多。在给定ISP下,颈动脉窦内灌流Ado,可使上述区域中FLI表达明显增多。根据以上结果,得出如下结论:cfos在压力感受器反射延髓通路中的表达,可由ISP增高和灌流Ado而增强,表明Ado对压力感受器反射有易化作用。  相似文献   
96.
在胰岛细胞株 H I T 细胞中,用瞬时转染法观察高 K+ 导致的膜去极化与c A M P对 C B P C端片段转录活性的影响.发现二者均可诱导 C B P C端片段的转录活性增强,并有协同效应; C B P C端片段的突变体( Ser 1 772 突变为 Ala)表现相同的诱导特性,但其基本转录活性降低.说明膜去极化和 c A M P对 C B P C 端片段转录活性的诱导作用与 P K A 磷酸化位点 Ser 1 772 无关,而该位点的磷酸化对调节 C B P C 端片段的基本转录活性起重要作用.蛋白激酶 C 通路对 C B P Ti的转录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力竭性游泳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的机理。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运动后即刻组(EX1);运动后30min组(EX2);运动后60min组(EX3),测定力竭性游泳后不同时相胃组织中MDA,游离巯基和ATP含量。结果:运动后即刻三项指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在运动30min和60min组中MDA含量显著增加,而游离巯基和ATP含量在这两个时相中显著下降,同时,解剖学观察也证实,力竭性游泳后30min和60min胃组织损伤严重。结论:运动源性自由基对胃组织有严重损伤,是造成运动性胃肠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比较了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巴氏蘑菇Agaricus blazei、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灵芝Ganoderma lingzhi、香菇Lentinula edodes、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和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10种食用菌醇提物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其中灵芝醇提物对LNCaP细胞增殖及5ɑ-还原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对LNCaP细胞释放PSA的抑制效果也好于其他食用菌。进一步研究灵芝醇提物对LNCaP细胞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灵芝醇提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使Caspase-3、Bax、P53活性升高,PARP、Bcl-2活性下降来实现对LNCap细胞的抑制作用。利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和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观察细胞自噬在灵芝醇提物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体外激活细胞自噬对LNCaP细胞起到保护,从而减弱了灵芝醇提物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ATP致伤的大鼠小胶质细胞细胞活力、细胞膜通透性及P2X7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取对数期形态结构及生长分化良好的大鼠小胶质细胞,随机分4组,每组设3个复孔。①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ATP处理。②ATP组:接种细胞24 h后ATP处理。③NaHS+ATP组:NaHS预先孵育30 min后再用ATP处理,并且NaHS始终存在于反应体系中。④KN-62(P2X7受体阻断剂)+ATP组:KN-62预先孵育30 min,其余同NaHS+ATP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荧光染料YO-PRO-1检测各组相对荧光单位(RFU)反映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2X7受体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ATP (1、3、5、10 mmol/L)作用3 h均可明显降低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力,NaHS (200 μmol/L)干预后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力较ATP组明显增加(P<0.01),但NaHS达400 μmol/L浓度时,其保护作用未进一步增加。②随着ATP浓度的增加,大鼠小胶质细胞内YO-PRO-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NaHS预处理可明显减少细胞对YO-PRO-1的摄取(P<0.01)。③ATP (3 mmol/L)能上调P2X7受体蛋白表达水平,而NaHS (200 μmol/L)预孵育则可明显抑制ATP引起的P2X7受体蛋白表达的上调(P<0.01)。结论:NaHS可减少ATP致伤的大鼠小胶质细胞的P2X7受体表达、降低通透性、增加细胞活力,提示调控P2X7受体的表达和功能可能是H2S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不同血清型pfs基因的序列差异,并开展其编码蛋白S-腺苷高半胱氨酸核苷酶(Mtan,又称Pfs)的催化活性研究。【方法】PCR扩增9株不同血清型RA的pfs基因,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构建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 Cold-RA-pfs,表达、纯化RA的重组蛋白Mtan(RA-Mtan);测定RA-Mtan对底物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的催化活性,运用哈维弧菌报告菌株BB170检测催化底物的自诱导物2(Autoinducer-2,AI-2)活性。【结果】对RA的pf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血清型RA的核苷酸一致性在93.9%-100%之间;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RA-Mtan呈可溶性表达;酶活测定表明RA-Mtan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ai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Lux S蛋白共同作用于底物时,可产生浓度为176.7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AI-2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产生的AI-2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RA不同血清型的pfs高度保守,RA pfs基因的编码产物RA-Mtan在体外具有催化SAH的活性,RA-Mtan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Lux S蛋白共同作用于底物SAH时,能产生有活性的AI-2,为进一步研究pfs对RA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