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41.
目的:研究穴位按摩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高压氧治疗,观察组采取穴位按摩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5 d和30 d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 d(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7.50%(3/4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10/40)](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高压氧可促进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对腹部外伤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与炎症因子浓度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部外伤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感染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保持该组患者的液体负平衡,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体内氧合情况及呼吸机机械通气状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6(IL-6)、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脱机时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吸氧浓度(Fi O2)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外肺水(EVLWI)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与患者的年龄、腹部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手术前体温和碱剩余(BE)绝对值、ICU入室体温有关(P0.05),而与手术时间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ISS、手术前BE绝对值、ICU入室体温均是研究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液体负平衡对腹部外伤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年龄、ISS、ICU入室体温以及手术前BE绝对值均会影响腹部外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3.
陈雪梅  蓝巧燕 《蛇志》2014,(3):306-307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配合芒硝外敷治疗危重患者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ICU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腹部按摩配合芒硝外敷,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P0.01),两组治愈时间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按摩配合芒硝外敷治疗对危重患者腹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腹部皮瓣对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观察组采取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其进行修复。通过随访患者,记录分析皮瓣的生存状况、感觉指标、外观以及手部功能的DASH评分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对照组50例皮瓣全部成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触觉、温度觉、单丝、两点辨别觉、瘢痕挛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臃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ASH评分为29.56±2.14分,对照组为38.13±3.12分,观察组的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手术不破坏主要血管神经,对供区影响小,操作简单,修复的指腹感觉,拇指外形较佳,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5.
渗透促进剂对紫草素透过大鼠腹部皮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浓度的丙二醇、氮酮和油酸对紫草素透过大鼠腹部皮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丙二醇对紫草素经皮渗透均有促进渗透作用,丙二醇浓度为10%时促渗效果最佳,油酸也具有促进紫草素的经皮渗透作用,但是在本实验中氮酮抑制紫草素的经皮渗透。  相似文献   
46.
我国医疗器械及设备的出口取得了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1~10月该类商品的出口额达12.12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西药原料药出口的第二大类医保产品。其中,按摩器具出口额达2.16亿美元,近年来按摩器具有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医疗器械及设备类商品中出口金额最大的产品,占该类商品的比重达17.81%,出口额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出口前景非常广阔。 一、按摩机理 凡需要作按摩治疗的患者,其体内存在着一定的自由基代谢紊乱。按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  相似文献   
47.
48.
焦健  宋艳  邹淑丽  孟玫  毕晓静  孙红 《生物磁学》2014,(6):1101-1103
目的:与经阴道彩超检查相比较探讨经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 年3月至2012 年12 月之间诊治的136 例疑为异位妊娠患者,其中70 例经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诊断,66 例经阴道彩超诊断,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数资料均行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70 例经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有68 人与手术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达97.10%,1 例误诊,1 例漏诊;在另外66 例经阴道彩超检查患者中,有59例与手术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9.40%,6 例误诊,1 例漏诊。结论: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超声的联合相对于经阴道彩超而言,诊断的准确率有所提高,决定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在于腹部超声减少了误诊例数。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c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在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0例上肢深度创面大小为9×6 cm-14×9 cm,创面清创后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皮瓣面积10×7 cm-20×15 cm,供瓣区应用VSD覆盖,医用半透性贴膜封闭整个术区,连接中心负压,持续低负压吸引,每日外用1000 mL生理盐水持续冲洗VSD。约3周后行皮瓣断蒂术,供瓣区植皮。结果:10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患者术后当天引流区域出现疼痛,经止痛治疗后未再出现。1例患者术后2周出现VSD堵塞,经处理后恢复正常引流。无VSD装置更换病例。供瓣区周边皮肤无浸渍及感染现象,VSD撤除后见基底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创面均无感染,移植皮片存活。结论:VSD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供瓣区,刺激肉芽生长,为后期皮片移植闭合创面提供了良好条件。VSD技术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 与经阴道彩超检查相比较探讨经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09 年 3 月 至 2012 年 12 月之间诊治的 136 例疑为异位妊娠患者,其中 70 例经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诊断, 66 例经阴道彩超诊断,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所有计数资料均行 x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 70 例经阴道 彩超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病例中, 有 68 人与手术结果相符合, 诊断符合率达 97.10%, 1 例误诊, 1 例漏诊; 在另外 66 例经阴道彩 超检查患者中, 有 59 例与手术结果相符合, 诊断符合率为 89.40%, 6 例误诊, 1 例漏诊。 结论: 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超声的联合 相对于经阴道彩超而言, 诊断的准确率有所提高, 决定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在于腹部超声减少了误诊例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