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芪蝎活血通络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选取40只采用线栓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36只成功,4只死亡。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芪蝎活血通络汤2.0 mg/kg灌胃处理)、中剂量组(芪蝎活血通络汤4.0 mg/kg灌胃处理)和高剂量组(芪蝎活血通络汤8.0 mg/kg灌胃处理),每组9只,剩余10只大鼠仅切开皮肤分离和夹闭血管(对照组)。建模后芪蝎活血通络汤各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4周。用药4周后测评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并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含水量、脑梗死面积以及氧化应激[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 NS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延长(P<0.05),脑梗死面积增大(P<0.05),SOD、GSH-Px、CAT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蝎活血通络汤各剂量组大鼠m NS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缩短(P<0.05),脑梗死面积缩小(P<0.05),SOD、GSH-Px、CAT活性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大鼠m NSS评分降低(P<0.05),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缩短(P<0.05);高剂量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脑组织MDA、IL-6、IL-1β、TNF-α低于低剂量组(P<0.05),SOD、GSH-Px、CAT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芪蝎活血通络汤可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关,8.0 mg/kg剂量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探究牡荆素(Vitexin)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2极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Longa法建立大鼠右侧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建模后,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n=10)、MCAO/R组(n=12)、Vitexin组(n=12)和Vitexin+脂多糖(LPS)组(n=12)。Sham组和MCAO/R组腹腔注射2 mL 0.9%生理盐水,Vitexin组腹腔注射2 mL牡荆素溶液(3 mg/kg),Vitexin+LPS组腹腔注射1 mL牡荆素溶液(3 mg/kg)和1 mL LPS溶液(0.5 mg/kg)。1次/d,连续14 d。给药14 d后,根据Zea Longa 5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大脑缺血半影区CD16/32+/Iba1+、CD206+/Iba1+的共表达。通过qRT-PCR或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缺血半影区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β、IL-4、IL-10、核因子-κB(NF-κB)p65的mRNA或蛋白表达。使用商用试剂盒检测大脑缺血半影区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与MCAO/R组相比,Vitexin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降低,MDA水平降低,SOD和GSH-Px水平升高(P<0.05)。与MCAO/R组相比,Vitexin组CD16/32+/Iba1+的阳性细胞数量降低,CD206+/Iba1+的阳性细胞数量升高,TNF-α和IL-1β的mRNA水平降低,而IL-4和IL-10的mRNA水平升高(P<0.05)。与MCAO/R组相比,Vitexin组TLR4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细胞核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然而,LPS给药逆转了牡荆素对上述指标的影响(P<0.05)。结论:牡荆素部分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促进大鼠CIRI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3.
Gao YQ  Gao H  Zhou ZY  Lu SD  Sun FY 《生理学报》2004,56(2):153-157
实验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性脑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v occlusion,MCAO)模型上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6h、12h、1d、3d)脑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4,TRPC4)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12 h、1 d、3 d组纹状体、海马区域TRPC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检测,显示TRPC4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细胞膜上;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统计分析显示,在不同时程缺血组中纹状体、海马区域TRPC4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有所增加,其中纹状体、海马区缺血再灌注1 d、3 d组缺血同侧1RPC4阳性细胞升高显著(P<0.05)。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RPC4相对含量增加,提示TRPC4可能参与脑缺血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24.
Zong XM  Zeng YM  Xu T  Lü JN 《生理学报》2003,55(5):565-570
实验应用开阔法、组织病理学方法、原位末端标记(in situ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tliated de-oxy-UTP mick end labeling,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探讨多巴胺D1、D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前脑缺血5min可引起沙土鼠探索活动增加;再灌注3d,海马CA1区约95%的锥体细胞凋亡;再灌注7d,海马CA1区仅残存约2%—7%的存活锥体细胞;前脑缺血5min可抑制bcl-2的表达并诱导bax表达增高;预先应用D2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可减轻缺血后沙土鼠行为学异常、抑制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提高锥体细胞存活数、显著诱导bcl-2的表达并抑制bax的表达。预先应用SKF38393、SCH23390及螺哌隆对以上结果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提示,培高利特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诱导bcl-2并抑制bax的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脑栓通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及血清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栓通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及血NO的影响,以探讨脑栓通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给药组。给药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脑栓通提取液1ml,7d,对脑缺血组和给药组大鼠分离并结扎两侧颈总动脉,再灌注后测定脑组织SOD及血清NO。结果:给药组大鼠脑组织SOD值升高与缺血组比较P<0.01;血清NO值降低与缺血组比较P<0.01。结论:脑栓通有显著改善脑部组织代谢,减慢因脑缺血而臻脑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5亚型(mGluR1/5)配体(s)-4C3HPG对海马脑缺血耐受(BIT)诱导的影响,以探讨mGLUR1/5在BIT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四血管闭塞全脑缺血模型(4-vessel occlusion,4VO),应用硫堇染色和GFAP免疫组化法。36只大鼠椎动脉凝闭后分为sham组、单纯缺血组、BIT组和(s)-4C3HPG组,其中(s)-4C3HPG组又按所给药物剂量不同,分为0.2、0.04和0.008mg三个亚组。所有动物均在手术后或末次缺血后7d处死取材观察。结果:(1)单纯8min缺血可使海马CA1区组织学分级升高、锥体神经元密度降低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表达增加(P<0.05vs sham).(2)BIT组未见单纯缺血组的上述变化,表明CIP可防止后续8min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3)CIP的这种保护作用可被(s)-4C3HPG阻断,表现为海马CA1区组织学分级升高和锥体神经元密度降低(P<0.05 vs sham)。这种变化与(s)-4C3HPG的剂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即剂量越大,上述改变越明显。结论:(s)-4C3HPG可阻断CIP诱导BIT的作用,提示mGluR1/5参与BIT的诱导。  相似文献   
27.
红藻氨酸癫痫大鼠海马GFAP基因调控蛋白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用Southwestern印迹从红藻氨酸(KA)癫痫大鼠海马结构中筛选调控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并观察其在海马内表达变化的规律,旨在从基因调控水平深入探讨癫痫反复发作形成的神经病理学机制。结果:Southwestern印迹的实验显示海马结构内有两种调控GFAP基因表达的序列特异的DNA结合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9kDa和35.5kDa;KA后1d,两种调控蛋白的表达即开始增加,5-7d时表达显著增加,3周时表达最多,3个月时表达仍很高。结论:KA通过上调调控GFAP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使海马GFAP过量表达,提示该转录调控因子很可能参与一次KA后癫痫反复发作的形成。  相似文献   
28.
高压氧对脑 因再灌注海马CA1区神经元调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和方法:应用TUNEL检测技术,对沙土鼠前脑缺血20min后再灌注3d模型,用HBO治疗连续3d。观察HBO作用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变化,研讨HB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其机理,为临床应用HBO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3d后海马CA1区大量神经元凋亡,HBO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并以0.25MPa HBO治疗组为佳。结论:HBO治疗对海巴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减少神经元凋亡,为高压氧治疗缺血性损伤有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9.
IL-1β在缺血致脑损伤中的主要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枢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缺血引起的脑损伤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从其对诱导粘附分子表达,激活内皮细胞产生多种活性物质,促进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和自由基等神经毒性物质的产生和释放等角度,简要概括其在缺血引起的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0.
癫痫发作敏感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GABA免疫反应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阻断兴奋扩布及传导中起重要作用,其参与抗癫痫作用已被证实.有研究表明:前深梨状皮层T区是颞叶癫痫的始动部位.我们从前的工作已证明:惊厥剂量的红藻氨酸(Kainic acid,A)诱发SD大鼠出现急性癫痫发作后的5~7 d,动物出现癫痫发作敏感性长期增强,而蝎毒(scorpion venom,V)可通过增强海马结构内GABA的表达,对抗其癫痫发作敏感性的形成.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并探讨其与癫痫发作敏感长期增强的可能关系,检测癫痫发作敏感大鼠和经SV处理后癫痫发作敏感性明显降低的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的GABA免疫反应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