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3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57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报道了经GH一401 型电诱导细胞融合、基因转移仪诱导实现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NK491) 与出芽短梗霉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NKB93—0061eu)的原生质体电诱导融合。在融合小罐中用3个强度为11 Kv/cm,时程为10μs的高压电脉冲处理原生质体,获得的融合子营养互补的融合频率为5.8×10-5。在选择培养基上连续传代10次,然后在完全培养基上传代20次,最终得到4株稳定的融台子。融合子的细胞形态、大小、核的DNA含量以及酒精发酵等特性的观察和测定表明,4株融合子与双亲均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电诱导原生质体融台对酵母菌的属间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融合频率。  相似文献   
32.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对中华大蟾蜍消化道(冬眠期与非冬眠期),脑及其他组织的5-HT分布进行了研究。5-HT免疫染色细胞位于脑干中缝核区和间脑的第Ⅲ脑室腹侧的室管膜细胞区。阳性神经元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常有突起与其他阳性细胞突起相连,上述部位中还有一些阳性神经纤维。消化道的免疫染色细胞密度在胃幽门、胃体和胃贲门处最高,食道和十二指肠次之,大肠和小肠最低。非冬眠期蟾蜍消化道内免疫染色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冬眠期的(P<0.05)。阳性细胞位于粘膜上皮或腺上皮细胞间,细胞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呈阳性反应的突起,有的突起伸入肠腔面或腺腔面,有的穿过基膜到达固有层,表明这些细胞兼有内、外分泌的功能。在甲状旁腺的主细胞间,肺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和肺泡管上皮细胞间都有5-HT免疫染色细胞,细胞呈立方形、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几个细胞成簇分布。  相似文献   
33.
本文采用Y-迷宫和一次被动回避反应模型,观察了1,6月龄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并运用Ca~(2+)的荧光探针和AR-CM-MIC阳离子测定系统,检测了两组小鼠四个主要脑区(海马、皮层、小脑、中脑四叠体)突触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_i)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鼠的分辨学习及记忆能力均下降,同时海马突触体内游离[Ca~(2+)]_i升高显著。  相似文献   
34.
刺激中缝背核(dorsalraphenucleus,DR)可以引起小脑间位核(interposednucleus,IN)神经元抑制,兴奋和双相(抑制-兴奋和兴奋-抑制)3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其中以抑制反应为主(76.0%),多数细胞的反应潜伏期〈30ms。IN细胞的自发放电频率为5-120Hz,自发放电频率高的神经元群体对DR刺激的反应率却比自发放电频率低的群体低。静脉注射5-HT2/1c受体阻断剂  相似文献   
35.
人巨细胞病毒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HCMV-AD_(169)株实验感染昆明系和BALB/C系小鼠,攻毒后感染急性期BALB/C系小鼠的死亡率(28.57%)高于昆明系小鼠(5.26%)。两种不同品系小鼠的临床症状和HCMV导致的病理损害脑钙化无明显差异。昆明小鼠的发病率(94.74%)高于BALB/C小鼠。  相似文献   
36.
大脑两半球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生理学上简称大脑优势,扼要简述了大脑优势的研究历史,方法和脑功能不对称的理论,指出了在此领域研究工作中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苗雪梅  冯周琴 《蛇志》1995,7(3):4-6
采用青龙胶丸治疗脑梗塞后慢性脑功能不全50例。结果表明,在连续治疗3个月后,慢性脑功能不全所致的头痛、头晕、失眠、生活主动性减退、对周围事物反应能力减退等症状的有效率均达80%以上。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其对指向记忆、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想回忆、认识能力等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提示青龙胶丸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度,具有抗凝、解聚、溶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认为是其对慢性脑功能不全发挥较好治疗作用的药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8.
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脑中钙调神经磷酸酶及其底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听源性癫痫大鼠发作后其脑内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及其底物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PNPP为底物测CaN的活力,用间接ELISA测CaN的含量,SDS-PAGE和2-D-PAGE并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研究脑内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发现与正常大鼠相比,听源性癫痫大鼠发作后,脑内CaN的含量并没有改变,但比活力下降,其底物的磷酸化状态也有改变,其中一个30kD蛋白磷酸化程度明显降  相似文献   
39.
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脑活素中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娃  孔祥辉 《生物技术》1995,5(6):36-37
本文介绍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脑活素注射液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游离氨基酸通过与2,4-二硝基氟苯在柱前衍生化反应,生成二硝基氨基酸(DNP-氨基酸),经氨基酸专用分析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360nm检测,脑活素的16种氨基酸在60分钟内得以良好分离,操作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40.
等电聚焦表明,北京鸭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由等电点分别为5.0,5.3,5.9,6.1和6.5的五个主要的活性组分(电荷异构体)构成,利用分析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进行电荷异构体的制备级分离,采用三氯乙酸沉淀法快速确定蛋白条带的位置,电渗洗脱法回收蛋白,获得其中两个电荷异构体,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荷异构体的活性,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等性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