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在适形放疗中需要在肿瘤体积周围加上三维边缘形成计划靶体积。传统的靶体积到计划体积的扩展方法是在组成靶体积的每层轮廓线外手动勾画一个边缘,费时且结果不准确,本文介绍一种新的三维边缘扩展方法,具有思路简洁,结果准确,节约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浙江饮用水源地浮游动物体积多样性及对水体综合营养状态(TLIc值)的响应特征,对16个饮用水源地(H1-H8为河网型,K1-K8为水库型)展开了水质参数、浮游动物群落生物体积及其多样性指数的季节调查。结果表明,生物体积密度的季节变化以1月(0.681 mL/L)> 4月(0.443 mL/L)> 10月(0.252 mL/L)> 7月(0.229 mL/L),各季的第一优势种分别为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1月)、晶囊轮虫(Asplanchna sp.)(4月)、粗壮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dybowskii)(7月)和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10月)。河网浮游动物生物体积以轮虫(44.6%)和枝角类(23.4%)为主,水库则以哲水蚤(39.5%)和轮虫(29.0%)为主。夏秋季浮游动物体积多样性指数(P < 0.01)和物种多样性指数(P < 0.05)与lg(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生物量比率)[lg(ZB:PB)]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水库中仅浮游甲壳动物体积多样性指数与lg(ZB:PB)之间有极其紧密的相关性(R2=0.77)。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响应环境效应相比,甲壳动物的体积多样性指数(P < 0.01)能更好地指示夏秋季河网的TLIc值,这归因于甲壳动物个体数(ind./L)转换成了生物体积密度(mL/L)过程中有效信息的放大。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观察组)176例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对照组)75例,观察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斑块形成组(113例)、内中膜增厚组(63例),根据颈动脉斑块稳定程度分为不稳定组(106例)、稳定组(70例),比较各组血清UA水平,根据UA水平不同分为高UA组(134例)和正常UA组(117例),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斑块形成组和内中膜增厚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斑块形成组和内中膜增厚组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稳定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组(P0.05),而稳定组和对照组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UA组和高UA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UA水平可以作为表征急性脑梗死患者伴随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此外,血清UA的水平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和不稳定者表达更高,但血清U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IL-1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Rt-PA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IL-6、IL-17及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 d、3 d、7 d、14 d时血清IL-6、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d、3 d、7 d时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4 d时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早期采用Rt-PA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IL-17、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究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及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74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联合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认知功能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低(P0.05),MMSE评分较高(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推测其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缓释片和抗血小板凝集剂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尿酸与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NIHSS评分及血尿酸与胆红素水平更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推测可能与降低血尿酸与胆红素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及发病24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评分的差值作为结局变量,分为预后良好的观察组(NIHSS差值≥4分或≥50%)及预后不良的对照组(NIHSS差值4分或50%)。选取溶栓前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筛选不良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88例患者溶栓治疗后近期预后良好者46例(52.27%),预后不良者42例(47.73%)。4.5 h内接受溶栓者好转率为57.14%(36/63),4.5 h接受溶栓者好转率为32.00%(8/25),显著低于4.5h内接受溶栓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溶栓时间窗、NIHSS评分变量是影响rt-PA溶栓疗效的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时间窗、血糖、NIHSS评分是影响rt-PA溶栓疗效的因素。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且血糖、NIHSS评分为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荷丹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促血管生成素Ⅱ(Ang-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静脉滴注30mg依达拉奉,早晚各1次;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荷丹片治疗,口服14.6 g荷丹片,早中晚各1次。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清IFN-γ、Ang-2、Hcy、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醇(SOD)、白细胞介素-6、10(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血清Ang-2、SOD、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血清IFN-γ、Hcy、MDA、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丹片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肯定,可调节血清IFN-γ、Ang-2、Hcy的表达,对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9.
陈良新  刘志超 《蛇志》2003,15(2):29-31
目的 探讨影响脑梗死后智能障碍的因素。方法 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对249例经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智能测评,评分0~21.5为智能障碍组,22~32.5为正常组,探讨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梗死灶数量及体积,以及脑萎缩和脑白质疏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249例脑梗死患者中有106例(42.6%)出现智能障碍.并发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糖尿病与智能障碍的发生有关;梗死灶的数量越多、体积越大其智能障碍发生率越高;脑萎缩及脑白质疏松与智能障碍关系密切.结论 脑梗死后智能障碍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梗死灶数量、体积、脑萎缩及脑白质疏松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0.
崔岩 《蛇志》2003,15(1):13-13
降纤酶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已有多年 ,其具有降解血纤维蛋白原 ,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及抑制血栓形成 ,溶解血栓的作用 ,临床疗效确切。低分子肝素钙是抗凝剂 ,长期以来用于防止血栓的扩展和进展性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 -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等。我院采用降纤酶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 ,效果满意 ,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经临床和头部 CT确诊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男 34例 ,女 2 9例 ,年龄 43~ 72岁 ,平均 5 6.8岁。按照 1 99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 ,凡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