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通过观测可以确定向日葵的确具有明显跟随太阳旋转的向光性,但处于不同时期的向日葵有很大差异:处于花蕾早期的向日葵从日出到日落跟随太阳由东经南再向西运动且有明显的滞后现象.盛花期的向日葵花盘基本固定朝向东方,不跟随太阳运动,但仍有小范围偏转.  相似文献   
92.
腰间盘置换对手术及相邻运动节段几何参量的影响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椎间盘假体置换对置换及其相邻节段的几何参量的影响,为评价人工椎间盘置换的疗效及功能意义和间盘置换对脊柱多个运动节段的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计算机图形及辅助设计技术从置换前后X线片采集部分及整体的几何参量;按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椎间隙面积、运动节段中间隙的总面积作术前-术后对比。将单个与两个节段置换后相邻节段的指标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置换及相邻节段的参量及其关系。结果:①椎间盘置换后运动节段中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椎间隙面积、节段中间隙的总面积较术前增加,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相邻节段术前与术后比较,各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双节段置换与单节段置换后其相邻节段2D几何参量对比,各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指标在数值变化上具有一定的协同趋势。结论:①假体置换后相应节段前、后部的空间结构及解剖关系得到一定恢复,可能改善负载及运动功能。②单个及两个假体置换后其相邻运动节段仍能维持原有结构特征,置换不改变相邻节段的几何参量。初步论证了椎间盘假体置换的功能意义;③所测指标间有协同及互补性。2D参量如椎间隙面积、间隙的总面积,能为多运动节段的评测提供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93.
李发志 《四川动物》2004,23(2):141-141,152
钙和磷是猫不可缺少的常量矿物元素,在维持其生理功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钙磷数量不足或比例不当,常导致猫脊柱变形。笔者统计猫缺钙235例,其中血钙降低喘息6例,后肢呈“O”型一例,脊背平直、不愿行走13例,其余均为脊柱变形病例。  相似文献   
94.
孙桂春 《蛇志》2004,16(3):48-49
AF脊柱椎弓根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是近年来骨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其优点为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短节段三维固定,固定强度可独立完成。固定既精确又稳定,可提高复位效果,重建生理弯曲,防止脊柱慢性失稳导致的脊髓受压,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  相似文献   
95.
叶倾角分布(LAD)直接决定着植被冠层对辐射的截获量,同时对入射太阳辐射的大小与走向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定量遥感中的关键参数.本研究基于Campbell椭球分布函数和迭代方法拟合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树种的LAD,定量分析冠层叶片分层与不分层时模型的拟合情况及不同龄组对LAD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兴安岭地区6种主要树种的LAD均属于横椭球分布,针叶树的平均叶倾角小于阔叶树;无论对叶片分层处理与否,模型拟合叶倾角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白桦和落叶松的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268、0.8192,均方根误差分别是3.7%、4.3%,说明Campbell模型应用于森林冠层是可靠的;考虑龄组的影响时,虽然分层处理时叶倾角的分布趋势与龄组无关,但幼龄落叶松的平均叶倾角小于成熟落叶松,表明龄组对叶倾角分布取值有正向影响,而对消光系数取值有负向
影响.  相似文献   
96.
作物种植前后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因子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斌  吴金凤 《生态学报》2014,34(4):983-992
以作物土壤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年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Moran's I指数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Kriging插值3种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浙江省浦江县作物种植前后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养分因子的空间演化规律。研究发现Moran's I指数分析证实随着区域范围的加大,各因子间自相关程度产生较大差异。这一点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中也得到证实,并在kriging插值图中直观表达。结果还表明: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形成与水的关系较为密切,水源区两因子的含量较周边高,且会促进前者向后者转化。养分投入后,过多的养分在土壤中降解过程与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较密切。同一作物的农户养分投入在不同区域差异较大,不同作物的农户养分投入在区域内却存在量的相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全脊柱摄像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和优势。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脊柱侧弯病例88例,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对脊柱由上至下进行正位和侧位的扫描,均进行3次曝光,每两次曝光间隔均为9秒,曝光后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将患者脊柱图像进行拼接和重叠,形成全景图像,对全部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所有入选病例中有84例患者图像清晰显示了脊柱侧弯的方向和角度、椎体和椎间隙、对称的椎弓根、根间距及对脏器的影响程度。其中1例因运动不合作出现伪影,3例曝光不足。全脊柱图像质量正位优秀率为92.43%,侧位优秀率为85.92%;全脊柱图像拼接正位优秀率为83.44%,侧位优秀率为86.58%。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应用上方便快捷,患者配合时间较短,图像质量较好,能够满足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患者预后康复情况的评估,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摘要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SCI)患者血清神经突起因子(Neuritin)、神经丝轻链(NFL)、S100B蛋白水平与术后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将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纳入研究,记作损伤组,另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单纯脊柱骨折未合并SCI患者60例作为无损伤组,再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Neuritin、NFL、S100B蛋白水平。此外,将损伤组患者按照术后预后的不同分作预后不良组25例和预后良好组35例,分析两组血清Neuritin、NFL、S100B蛋白水平以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和各项影响因素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血清Neuritin、NFL、S100B蛋白水平联合检测预测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损伤组及无损伤组血清Neuritin、NFL、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损伤组上述三项血清学指标水平均高于无损伤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椎管侵占率高于预后良好组,且血清Neuritin、NFL、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椎管侵占率以及血清Neuritin、NFL、S100B蛋白水平较高均是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Neuritin、NFL、S100B蛋白水平联合检测预测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血清Neuritin、NFL、S100B蛋白水平较高,且随着上述三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升高,患者预后不良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评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vlmethacnrlat, PMMA)增强的具有"渐变孔"结构的侧开孔中空椎弓根螺钉(Fenestrated pedicle screw, FPS)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32例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患者,均应用具有"渐变孔"结构的FPS融合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测量椎间隙高度、椎体楔形变指数、滑脱距离、滑脱角、骨盆指数、腰椎前凸角;随访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 ODI)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比较分析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差异;结果:术中X线及术后三维CT检查发现3枚渗漏的骨水泥螺钉(2.2%),均为Yeom C型,术后无不适。随访7~61个月(平均34.9个月),滑脱复位良好,后凸畸形和矢状位失衡矫正良好,ODI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随访期间,全部病例滑脱无复发,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无椎间隙塌陷,根据SUK标准融合成功率100%。结论:新型骨水泥螺钉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稳定性,并且能够避免骨水泥渗漏发生以及螺钉松动脱出,为骨质疏松脊柱手术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探讨脊柱矫形手术在改善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站立平衡中的作用,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本研究选择了68例成人脊柱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脊柱融合术治疗。通过测量患者手术前后的冠状面(Cobb角,冠状面垂直轴和躯干偏移)和矢状面平衡参数(C7SVA,胸椎后凸,重力线,骨盆倾斜,骨盆入射角和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并考察患者的脊柱侧凸研究学会患者问卷(SRS22)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本研究发现术后2年随访时患者的Cobb角和躯干偏移显著小于术前(p0.05),然而冠状面垂直轴在手术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随访时的C7SVA、重力线、骨盆倾斜、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显著小于术前(p0.05),然而,胸椎后凸和骨盆入射角在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2年随访时的SRS22量表总均分(4.0±0.6)显著高于术前(3.3±0.7)。并且,除了心理健康在手术前后无显著差异之外,SRS22评分的其他4个维度(疼痛,功能,自我形象和满意度)在术后2年随访时均显著升高(p0.05)。患者术后2年随访时的ODI评分(32.0±9.8)%显著低于术前(60.5±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8,p=0.001)。患者术后2年随访时的ODI评分(13.28±1.21)显著高于术前(7.65±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25,p=0.001)。后路脊柱融合术可显著改善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的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并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