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一些可更新能源可减少甚至消除我们对化石能和核能的依赖,其中很多虽然已为人类使用数百年,但因为化石能的普遍使用,一直都为起人类的注意。人类已发明了新技术来利用这些可更新能源。其利用有赖于一定的技术是既定的事实,目前有成功建立这样的能源工业还是十分昂贵的。如果人类生产经济和市场允许的话,这些新技术经进一步改进和简化后,就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应用起来也很可靠。相对于开发应用核能,水能和化石能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耗费来讲,用于可更新资源的资金可谓微乎其微。虽然传统能源和替代能源各具优点,但保护能源往往还是解决能源短缺最便宜,最容易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2.
早在1855年keivin博士把人体比作电站,并提出“电缆理论”,生物电传导系统由生物电缆完成。1905年herman报告测得整个细胞神经干的总的电容值约为0.5微法拉。后来fricke和其他人从红细胞测量的结果提出膜电容约为0.8微法拉/cm2。”“和点着的保险丝向前传播的连锁反映及电磁波传播相比,神经冲动的传播和前者的共同点更多。”引自《外周神经系统电生理学》从上述理论不难看出细胞不仅有储存电的能力,还有传导电的能力。在中学物理中有一个有趣的试验,在磁力线的作用下,感应线圈可以产生电流而点亮…  相似文献   
793.
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在蛋白质合成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蛋白质同源模建得到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色氨酰tRNA合成酶的三维结构。研究表明合成酶的二级结构含有16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唯一的色氨酸Trp^92位于两个亚基的界面上。模建结果对配基结合位点和活性位点以及可能与tRNA^Trp结合的方式也给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794.
2003年12月19日出版的Science评出了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其依次为:明确宇宙能量分布,找到暗物质和暗能量存在的新证据;破译精神疾病之谜;地球正在变暖;小核糖核酸研究继续热门;单分子研究取得进展;宇宙大爆炸;老鼠胚胎干细胞既能发育成精子又能发育成卵子;科学家发现“左手”物质;揭示人类Y染色体遗传秘密;肿瘤饥饿疗法。  相似文献   
795.
类囊体腔的酸化可诱导高能态的猝灭.依赖叶黄素循环的能量耗散受到类囊体腔酸化的调控,同时叶黄素循环也可以反馈调控类囊体腔的酸化程度,防止类囊体腔的过度酸化.过度酸化的类囊体腔可导致腔侧一些成分的不稳定,甚至光合器官的破坏,限制蛋白的正常周转,诱导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  相似文献   
796.
淡水海绵、水螅和涡虫的常年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鱼藻、浮游动物、淡水针海绵(Spongilla lacustris)、水螅(Hydra)、涡虫等材料建立室内小型水体生态环境,以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培养废弃液或小麦粒为食物链的基础能量,不需换水、充氧,可以连续数年维持一定数量的上述动物.  相似文献   
797.
骨髓造血干细胞微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成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许多重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是迄今认识到的最为典型的成体干细胞, 骨髓是干细胞研究的主要组织, 许多成体干细胞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源于对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近年来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微环境对HSCs的调节功能, 干细胞微环境有准确的解剖学定位, 也是一个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整合介导机体对干细胞需求的反应信号, 从而调节干细胞的数量和命运.在病理条件下, 微环境仍然调节干细胞的功能, 因此对造血微环境的认识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中心内容.现对骨髓造血干细胞微环境的组成、信号及修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深入研究干细胞微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798.
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这一概念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是个重点对于这个过程如何发生.有一个流传颇广的说法.即第1步是光能转变为电能,第2步是电能转变为不稳定的化学能,第3步是不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不稳定的化学能指的是NADPH和ATP中的能量.稳定的化学能指的是糖类分子中的能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99.
恒温脊椎动物最大持续能量代谢率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最大持续代谢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外对脊椎动物最大持续代谢率研究的成果,概括介绍了限制最大持续代谢率的四个假说:(1)食物限制假说(food limit hypothesis) ,(2)外周限制假说(peripheral limit hypotheisis),(3)中心限制假说(central limit hypothesis)和(4)对称性形态构成假说(symmorphosis hypothesis),分析了静止代谢率随持续代谢率的增加而增加的机理,讨论了最大持续代谢率对动物的生态进化意义,最后指出了最大持续代谢率研究中可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00.
沿淮地区土壤有效硫状况及对硫的需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由黄土性古河流冲积物、近代黄泛沉积物、下蜀黄土等3种成土母质发育的黄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等4个土类共44个土样的有效S含量,并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研究了土壤有效S的丰缺及输入与输出状况,预测了对S的需求.结果表明,土壤有效S含量高低顺序为水稻土>砂姜黑土>黄褐土>潮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水田>旱地.土壤有效S缺乏频率,按成土母质排序是黄土性古河流冲积物>下蜀黄土>近代黄泛沉积物,潜在缺S频率高低依次是黄土性古河流冲积物>近代黄泛沉积物>下蜀黄土;从土壤类型看,是砂姜黑土>黄褐土>潮土>水稻土,潜在缺S是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土壤有效S缺乏面积,以砂姜黑土最大,达7.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