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1.
Liu YR  Tao QM  Chen JZ  Tao M  Guo XG  Shang YP  Zhu JH  Zhang FR  Zheng LR  Wang XX 《生理学报》2004,56(5):566-57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 familial,FH)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多发黄色瘤、高水平血浆LDL、早发性冠心病及有阳性家族史。本研究通过临床症状结合血脂测定诊断出一个FH家系,其纯合子FH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高达19.05mmol/L,LDL达17.06mmol/L,并有黄色瘤;而杂合子FH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为7.96mmol/L,LDL为5.55mmol/L,并有心绞痛症状和黄色瘤。我们对该FH家系患者LDLR基因的PCR扩增DNA片段进行测序,发现纯合子FH患者LDLR基因Exon4区域内发生了GAG683GCG突变,即编码LDLR第683位的谷氨酸被丙氨酸替换,而杂合子FH患者该位点呈现杂合突变。此基因型与临床诊断遗传谱完全一致。同时,利用获得Epstein-Barr(EB)病毒转化型人永生淋巴细胞株(EBV-Ls)与荧光探针DiI标记的LDL结合反应,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具有功能性LDLR的EBV-Ls细胞比例,在纯合子FH患者(7.02%)和杂合子FH患者(62.64%)均比健康对照者(84.69%)低,纯合子FH患者LDLR活性仅为健康对照者的8.29%、而杂合子FH患者LDLR活性约为健康对照者的73.96%,前者呈现非常显著的降低。这些EBV-Ls细胞LDLR的功能变化分析,有力地支持了该FH家系的临床诊断和DNA测序结果。经查阅最新的UMD-LDLR完全版证实,本研究发现鉴定的GAG683GCG突变是人LDLR基因的新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高蛋白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协同效应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在每日标准饮食中增加20%蛋白质或/和100 mg胆固醇摄入8周的大鼠,以羟脯氨酸法测心肌胶原含量;以放免法测左心室及血浆AngⅡ和Ald浓度;以Griess法测血清亚硝酸盐(NO-2)浓度.结果:高蛋白高胆固醇组较高蛋白组心肌胶原含量升高了1.69倍,血总胆固醇和AngⅡ浓度分别升高了0.7倍和1.5倍,血NO-2 浓度亦明显降低,心肌Ald含量上升了1倍;较高胆固醇组心肌胶原含量升高了0.48倍,血AngⅡ升高了0.23倍.结论:高蛋白高胆固醇饮食可协同诱导心肌纤维化,其发生机制可能与RAAS激活和内皮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33.
瘦素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瘦素对高脂膳食所致的高血胆固醇的调节作用。方法: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瘦素干预后测定血浆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结果:干预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纽。结论:瘦素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34.
中国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与cry基因的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全中国27个省、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昆虫孳生地粉尘、土壤等样品1080份,在其中的406份中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965株.镜检可观察到大菱形、小菱形、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镶嵌形和不规则形等8种主要形态的伴孢晶体;采用cryⅠ、cryⅡ、cryⅢ、cryⅣ和cryⅤ基因的通用引物对221株Bt分离株进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各类基因的含量依次为cryⅠ>cryⅡ>cryⅤ>cryⅢ基因,分别占被检菌株的75.6%、67.9%、58.4%和14.5%,没有检测到cryⅣ基因,共得到10种基因组合类型.对其中含有cryⅠ基因的菌株分别以cryIAc、cryIC和cryIE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得到20株同时含有cryIAc、cryIC、cryⅡ和cryⅤ优良基因组合的Bt分离株,其中菌株Bt-15A3对棉铃虫、甜菜夜蛾及小菜蛾均表现出高毒力,具有生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5.
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u XW  Fu MD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4):361-363
胆固醇逆向转运是周围细胞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转化、清除的重要生理过程,它在维持机体胆固醇代谢平衡和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胆固醇逆向转运直是高密度脂蛋白在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参与下,由新生前β-HDL到成熟α-HDL递变的胆固醇转运及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36.
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了魔芋(Amorphophalusconjac)球茎中甘露聚糖粒和淀粉粒的形态。两种贮藏多糖分别位于不同的细胞中。淀粉粒在造粉体内发育,以复粒存在,用魔芋球茎仔茎茎尖为材料观察显示,淀粉粒的形成早于甘露聚糖颗粒的形成。甘露聚糖粒形态多数近随圆形,一些甘露聚糖颗粒内包含了针晶体,但多数的甘露聚糖粒内部不包含针晶体,由纯净的甘露聚糖构成。  相似文献   
37.
黄瓜和菠菜LHC-Ⅱ的二维结晶及其结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atch法生长了黄瓜和菠菜LHC -Ⅱ较大面积的良好有序的二维晶体 ,并用电子显微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方法获得了该 2种晶体的分辨率约 1 5nm的投影结构 .文章分析了黄瓜和菠菜LHC- Ⅱ二维晶体形成的异同 ,以及影响膜蛋白二维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 .比较了 2种晶体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 .并讨论了 2种LHC- Ⅱ多肽组分和叶绿素a/b比值的不同与它们结构的关系 .  相似文献   
38.
结合纳米技术开发新剂型药物已成为提高免疫逃逸能力和增加治疗效率低的天然化合物局部药物浓度的有效策略。青蒿素和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但是两者药物体内清除速度快,生物利用度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有限。  相似文献   
39.
免疫系统,一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最近有研究显示,免疫系统的激活能阻碍肝脏清除胆固醇的能力,为身体其他系统带来不利影响。或许,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也能诱发心衰。以往的研究曾经指出,炎症过程中动物的肝脏会增大。而近日James等发现,表达一种前炎症因子LIGH  相似文献   
40.
动脉粥样硬化既是胆固醇在血管壁聚集的疾病,也是发生在动脉壁的一种低强度慢性炎症形式。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胆固醇结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新的显微技术证实,胆固醇结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即已出现,并与早期炎症有关。胆固醇结晶通过诱发局部炎症,促进大的脂质核心形成;刺破纤维帽,导致斑块破裂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在影响斑块进程中,NLRP3炎症体的激活对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NLRP3炎症体是研究最多最明确的炎症体,其与非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胆固醇结晶激活NLRP3炎症体的途径作为研究靶点,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文就胆固醇结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激活巨噬细胞NLRP3炎症体的两种途径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