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目的:探讨女性甲状腺癌的病理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齐齐哈尔和平医院收治的女性甲状腺癌患者14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病理检查显示131例(88.5%)甲状腺乳头状癌(PTC),6例(4.1%)为滤泡状癌(FTC),3例(2.0%)为髓样癌(MTC),6例(4.1%)为未分化癌(ATC);病理分期Ⅰ-Ⅱ期占45.3%,Ⅲ-Ⅳ期占54.7%;27例(18.24%)为周围组织侵犯,9例(6.1%)为远处转移,10例(6.76%)对侧甲状腺转移,56例(37.84%)颈部淋巴结转移;1年、3年、5年生存率依次为97.3%、93.2%、83.8%;年龄、病理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周围组织侵犯均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女性甲状腺癌存在病理分期晚、病理分型差、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局部侵犯率高等不良预后因素,早期影像学检查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生物磁学》2010,(17):3402-3402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称。该院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慢性氯胺酮(俗称K粉)成瘾者的脑结构损害。此研究为揭示K粉成瘾病理机制提供了宝贵线索,将为K粉成瘾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索溴氰菊酯慢性中毒对大鼠胃黏膜的病理损伤及损伤后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大鼠分别给予不同荆量溴氰菊酯灌胃,对照组仅给予橄榄油.取胃体部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胃黏膜损伤及胃黏膜组织P物质的表达情况,并对损伤程度进行累计积分、壁细胞计数.结果:高剂量组大鼠胃粘膜慢性损害病理积分与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壁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有P<0.05).免疫组化发现SP在实验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在对照组则呈弱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OD)值显示高、中剂量组之间及与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P<0.05l.结论:溴氰菊酯对大鼠胃黏膜有较明显的慢性损伤,SP可能参与胃黏膜局部病变.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疼痛模型进行改良.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200±20g.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5只,Beitz模型组(BM),改良Beitz模型组(IM)各15只.按照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模型要求制作,改良Beitz模型组左小腿外侧距膝关节1cm处做纵行切口长1.0cm,并垂直刺入肌肉达对侧皮肤.其余步骤同于Beitz模型.造模后分别测定各实验组动物的继发机械痛阈、继发热痛阈和脊髓背角Fos阳性蛋白的积分光密度(IOD),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后的动物模型也可反应出急性疼痛的演化过程,较原有模型敏感度提高.结论:改良后的Beitz模型组可以模拟急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适合对局部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5.
神经病理痛是临床上常见病症,对人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加之慢性神经病理痛持续时间长,其研究成为疼痛领域的热点和重点.本文将围绕着P2X受体在CCI模型中介导疼痛方面的研究加以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86.
《生物技术世界》2010,(4):13-13
2010年6月18日,由赛默飞世尔科技提供的全球最新型组织盒书写仪(Print Mate 450)和玻片书写仪(Slide Mate)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病理科安装联网成功。这两台机器与病理质控相关的资料管理网络联接后,实现了组织盒和玻片打号全流程自动化操作,不仅保持了以前型号所具有的快捷、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旨在降低死亡率的二甲基亚硝胺(DMN)肝纤维化改良造模方法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大鼠分为常规方法造模组(常规组)与改良方法造模组(改良组),每组再分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均设染毒后4周和8周共2个时间观察点。常规组造模以DMN10μL/kg大鼠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每周连续3d,连续4周,共12次;改良组同上剂量的DMN腹腔注射,每2d一次,连续4周,共14次。观察大鼠体重、肝体比与脾体比,试剂盒测定血清肝功能,HE染色与天狼猩红染色分别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胶原沉积,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2种造模方法均在造模4周时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体重、肝体比、脾体比、血清肝功能等均有相应的变化趋势。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模型大鼠造模8周后死亡率显著降低,肝细胞炎症坏死稍轻,而肝窦毛细血管化明显。结论隔日1次腹腔注射较之连续3d腹腔注射DMN是一种较为稳定的肝纤维化改良造模方法,具有肝窦毛细血管化与小叶内纤维化的肝纤维化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9.
大鳄龟感染蛙病毒的PCR检测及组织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3月成都市某海洋馆送检2只发病大鳄龟(Macrochelys temminckii),临床特征表现为:精神状态萎靡,爬行无力,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颈部和四肢局部红肿,腹甲溃烂,严重部位甚至穿孔,最后死亡。为明确患病大鳄龟的病因,进行了细菌学、组织病理学和PCR检查。细菌学检查阴性;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大鳄龟多组织、器官均发生严重病变,尤其是肾、肝、肺和心的损伤最为严重,表现为明显的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并在一些病变组织细胞浆内见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针对蛙病毒(Ranavirus)病毒的特异性PCR检测扩增出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500 bp目的片段,测序后的DNA序列与Gen Bank中已知核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发现其与Gen Bank中的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同源性达95%~99%。根据组织病理特点及PCR检测结果推测大鳄龟的死亡是感染蛙病毒所致。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初步探讨与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竞争结合疱疹病毒侵入介体的淋巴毒素类似物(lymphotoxin-like inducible protein that competes with glycoprotein D for herpesvirus entry on T cells,LIGHT)在抗衣原体感染免疫及介导衣原体生殖道病理损伤过程的作用。【方法】用1×104IFUs的Mo Pn经生殖道感染野生型(wild type,wt)、LIGHT KO小鼠,每组一半小鼠于感染后49d,再次感染相同剂量的Mo Pn。每隔3-4 d取生殖道分泌物,测定其中衣原体包涵体的数量。初次感染后80d,处死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其中抗体类型及效价;同时分离生殖道,肉眼观察其输卵管、子宫角水肿程度,然后甲醛固定、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炎性浸润程度和管腔水肿程度。分离小鼠脾细胞,体外用衣原体EB刺激,测定上清中IL-4、IL-5、IL-17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LIGHT KO小鼠阴道带菌时间与wt组相当,大部分小鼠均在原发感染后28d左右完全清除感染,且均产生对再次感染的免疫力。LIGHT KO和wt小鼠子宫角和输卵管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病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小鼠在原发和继发感染Mo Pn后,均产生高效价的特异性抗Mo Pn Ig G抗体,总抗体及各Ig G抗体亚类效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Ig G2a/Ig G1比值均大于1。和wt小鼠一样,LIGHT KO小鼠脾淋巴细胞经衣原体再次刺激后均可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17,且未能检测到IL-4和IL-5。【结论】小鼠抗Mo Pn生殖道感染及Mo Pn引起的生殖道病理损伤不依赖于LIGH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