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1.
性激素对大白鼠胃粘液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逵  刘世强 《动物学报》1994,40(2):149-154
通过雄、雌性大鼠去势,怀孕鼠,以及肌肉注射性激素的方法,观察内,外源性激素对胃粘液分泌的影响,采用Alcian blue与胃液和胃壁粘液中糖蛋白结合的方法进行胃粘液测定,结果表明:雄、雌鼠胃粘液分泌无性别差异,去势夺雄、雌鼠胃粘液分泌无明显影响;怀孕鼠胃粘液分泌增加,丙酶睾酮对去势雄、雌鼠胃粘液分泌无影响,而戊酸雌二醇和孕酮可增加胃粘液分泌,提示:怀孕鼠胃粘液分泌的增加可能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增多  相似文献   
12.
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ig-GST-πcDNA探针分子杂交方法,检测了正常胃组织,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GST-πDNA和GST-πRNA水平,发现GST-πDNA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GST-πRNA在8例胃癌组织中有6例高于正常胃组织,在12例低分化腺癌中有7例癌旁正常组织高于相应癌组织,表明GST-π基因表达增加与胃癌有关,而且早于细胞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基因重排分析在淋巴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改良DNA提取方法。从30例淋巴生性病变石蜡包埋组织获得的DNA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但适于PCR扩增Ig重链箕因重排分析;约1/3病例提出高分子量DNA,可用于DNA印迹杂交。因此,石蜡包埋组织同样可为某些疾患,如淋巴瘤凝难和罕见病例的回顾性分子病理学研究提供基因诊断的DNA来源。  相似文献   
14.
人抑胃肽的研究: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抑胃肽的研究:合成和性质崔大敷,崔恒苒,徐明华,曹蕙婷,朱尚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陈可靖,邓华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关键词人抑胃肽,合成,生物活性抑胃肽(简称GIP)最早由Brown等’”从猪小肠分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淋巴瘤化疗后继发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制定患者干预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经病理确诊的淋巴瘤化疗后继发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液、尿液、痰液和粪便样本。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Mueller-Hinton琼脂平板和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的主要病原菌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455例淋巴瘤病人,总计住院1 776人次,累计有356人次发生化疗后继发感染,发生率为20.1%。累计培养出病原菌106株,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敏感性均>95%;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敏感性均>9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敏感性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霉素B敏感性为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敏感性均达87.5%。结论 淋巴瘤住院...  相似文献   
16.
福州地区桑白蚧发生动态和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白蚧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雌成虫在寄主枝干上越冬.越冬代(第4代)一雌虫产卵量多的达278粒.少的36粒,平均171粒,比第2代产卵量多2.6倍.比第3代多4.5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在2龄幼蚧高峰期,用25%扑虱灵可温性粉剂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和95%机油乳剂50—1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用25%扑虱是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酒幼蚕触杀试验和喷洒桑叶喂蚕胃毒试验结果.对幼蚕安全.用扑虱灵防治桑树上的桑白蚧,对养蚕业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山莨菪碱对大鼠浸水应激时胃溃疡,胃酸和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性溃疡是一种急性浅表性胃粘膜损伤,常发生于休克、败血症、烧伤和心、肺、肝、肾等器官衰竭的危重病人。由它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常可危及生命。因此,研究其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摘要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TP53、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R-CHOP方案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外周血NETs、TP53、STAT3表达情况并分析DLBCL患者外周血NETs、TP53、STAT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髓细胞组织增生蛋白(MYC)阳性在TP53阳性中的占比显著高于TP53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844,P<0.001);Hans分型生发中心B细胞(GCB)在STAT3阳性中的占比显著高于STAT3阴性(x2=4.331,P=0.037),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止至2022年6月,随访时长8~28个月,71例患者中共53例缓解DLBCL患者,其余18例为R/R DLBCL患者;NETs阳性、TP53阳性、STAT3阳性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低于NETs阴性、TP53阴性、STAT3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ETs阳性、TP53阳性、STAT3阳性患者存活率均低于NETs阴性、TP53阴性、STAT3阴性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NETs、TP53、STAT3为DLBCL患者的影响因素(P<0.05);以患者预后情况(R/R DLBCL=1,缓解DLBCL=0)为因变量,将Ann Arbor分期、NETs、TP53、STAT3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NETs、TP53、STAT3为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P53、STAT3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应对DLBCL患者TP53、STAT3表达情况引起重视;NETs、TP53、STAT3表达为DLBCL预后的危险因素,可作为DLBC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靶向抗凋亡蛋白Bcl-2克服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耐药的作用及重定位Bcl-2靶向抑制剂用于克服耐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药物浓度梯度递增法构建非小细胞肺癌多代EGFR-TKIs耐药株,根据亲本细胞和多代EGFR-TK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RNA-seq数据筛选出潜在耐药相关基因Bcl-2,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其在耐药细胞中的蛋白水平。为了探讨Bcl-2诱导耐药的作用,采用siRNA干扰和使用Bcl-2的抑制剂ABT199抑制Bcl-2,通过CCK8法、IncuCyte实时监测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其对亲本和耐药细胞的细胞活力、药物敏感性、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随后使用奥希替尼分别处理亲本及耐药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RF2受到药物作用后及在耐药细胞中的蛋白水平,并以临床公共数据库分析辅助验证。使用siRNA干扰或NRF2抑制剂ML385敲低或抑制NRF2功能,借助Western Blot和CCK8法检测其对Bcl-2表达水平及对EGFR-TKI敏感性的影响;通过加入NRF2的激动剂Ki696探究其对Bcl-2的诱导作用、对EGFR-TKI敏感性的影响及取消靶向Bcl-2逆转耐药的作用。结果:Bcl-2在EGFR-TKIs耐药细胞中上调;敲低或抑制Bcl-2后,可选择性抑制耐药细胞的生长和活力,并诱导凋亡,且能逆转包括第三代药物奥希替尼在内的多代EGFR-TKIs耐药;EGFR-TKI可在敏感细胞中诱导NRF2的上调,且耐药细胞中上调的Bcl-2受NRF2调控。结论:EGFR-TKIs耐药细胞通过上调抗凋亡分子Bcl-2获得耐药,该分子的上调受NRF2的调控,靶向Bcl-2则可以逆转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