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5篇
  免费   948篇
  国内免费   102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细胞分化抑制因子(Id)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Id分子(分化抑制因子/DNA结合抑制因子)是一组对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活性起负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可抑制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增殖.哺乳类动物细胞含Id1~Id4 4种Id因子.该分子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过程,包括细胞发育、成熟、生长、分化以及死亡等.自1990年发现Id分子以来,有关该分子在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肿瘤发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Id蛋白已成为研究细胞生命过程以及探寻治疗人类疾病有效靶向药物的一类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重组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的体内抗血管生成活性, 通过PCR扩增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cDNA,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重组表达载体pET-mCanN, 转化E.coli BL21(DE3), IPTG诱导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的表达. 结果表明,IPTG诱导原核表达载体pET-mCanN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 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8%, 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过洗涤、裂解、Ni-spin column亲合柱层析以及蛋白质复性等步骤纯化后,获得了纯度约为92%的重组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 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n embryo choriollantoic membrane,CAM)实验表明,原核表达的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能有效地按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鸡胚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3.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RI)是一种细胞质中分子质量为50 ku的酸性糖蛋白.RI能抑制核糖核酸酶A(RNase A)的活性, RNase A与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in,Ang)的氨基酸有着高度保守的同源序列.Ang是RNase A超家族的一员,RI通过与RNase A和Ang的紧密结合而抑制其活性.血管生成及新血管的形成, 是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必要条件.所以抗血管生成将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有效方法.实验显示RI能有效地抑制肿瘤诱导血管的生成.RI由含有许多亮氨酸重复序列的多肽组成.含有这样重复序列的100多种蛋白质显示了广泛的功能,包括细胞周期调节,DNA修复,对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以及抑制酶活性等.RI被认为是胚胎发育,创伤愈合及肿瘤发生中新血管形成的一种调节因子.RI定位于染色体的11p15.5,与ras基因邻近,在肿瘤病人中经常存在染色体11p15.5部位的变异和异常.RI可能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关, 因此,RI 可能还具有尚未知的生物学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RI的潜在功能以及探讨RI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将人的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的cDNA通过逆转录包装细胞PA317,并转染到B16小鼠黑色瘤细胞中, 用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B16细胞作为对照.通过PCR, RT-PCR, 蛋白质免疫印迹, 免疫荧光分析鉴定,获得稳定表达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细胞株.结果显示, 转染的RI基因在体外能显著地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增加了细胞的粘附以及改善细胞的恶性形态,B16,B16 pLNCX,B16 pLNCX-RI 3种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24.98±0.16) h, (25.62±0.28) h, (32.64±1.11) h.与对照组相比,转RI的细胞粘附率增加17.8%和19.5%而迁移降低了61.4%和60%.转RI的细胞比对照组细胞较平展,核仁和分裂相较少,胞质嗜碱性减弱,提示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和恶性表型的改善. 将3种B16细胞静脉注射到C57BL/6小鼠中, 结果表明, 转染RI基因的实验组显著地抑制了肿瘤的转移, 与两个对照组相比,荷瘤小鼠有更长的存活时间, 少得多的转移节结, 更低的肿瘤血管密度和肺重量.结果显示,RI的表达可能与黑色瘤的转移有关, 提示RI能显著地抑制肿瘤的转移,可能由于其与抑制血管作用,增加细胞粘附,降低细胞迁移及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994.
黄献球 《蛇志》2004,16(4):16-18
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美能与贺普丁能否阻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慢重肝 )病人病情的恶化。 方法 观察应用该疗法组 (联合组 ) ,并与普通组及单剂组比较慢重肝病人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化验结果的变化。 结果 应用该疗法后能减轻慢重肝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降低病死率。与普通组及单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大剂量美能与贺普丁治疗慢重肝疗效确切 ,降低了病死率 ,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丹参注射液治疗蝮蛇咬伤伤肢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海燕 《蛇志》2004,16(4):29-29
蝮蛇咬伤是江浙地区常见的毒蛇咬伤,被蝮蛇咬伤后毒液侵入机体,沿淋巴循环或血液循环扩散,造成一系列中毒反应,若不及时救治,可使病情加重,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96.
李淑旻 《蛇志》2004,16(4):34-35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是临床上早期溶栓治疗的关键。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因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不呈现心肌梗死典型表现,常易被漏诊,错过了最佳溶栓时机。因此,当胸痛时V1—3导联ST段压低则可作为其早期的心电图特征。从1995~2003年,我院收治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14例,现对其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7.
梁世寅 《蛇志》2004,16(4):37-38
前列腺素E1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其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已得到大多数临床医师的认可:具有抑制免疫反应,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肾微循环等多种作用.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通过应用其治疗慢性肝炎37例(设对照组40例)观察,其退黄作用效果优于对照组.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自制蛇药配合西药治疗蛇伤4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章雄 《蛇志》2004,16(1):32-33
本人采用自制“龙凤蛇药”(简称A药)、“多功能蛇药黑硬膏”(简称B药)配合西药治疗蛇伤病人432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陆美琼 《蛇志》2004,16(1):23-23
神经性尿频在3~14岁的儿童中很常见。我科门诊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神经性尿频64例,并用心痛定和碳酸氢钠联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王爱霞 《蛇志》2004,16(4):70-70
近年来,国内护士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护士易患疲劳综合征。疲劳综合征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与长期过重的工作压力有关,这种压力导致心理紧张,产生躯体、情绪和心理的症状及体征,最终出现逃避工作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