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李新华 《生物学通报》2006,41(10):17-17,F0003
苋科植物牛膝茎节常显著膨大成紫红色至绿紫色的卵形或卵球形,但牛膝同一个体的不同分枝上,以及同一分枝上都可同时存在茎节明显膨大和茎节不膨大两种情况。初步认为造成牛膝茎节膨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瘿螨类等病原动物的侵入,刺激植物节部组织大量增生而在外形上呈病态膨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介绍一种通过自制的活动式连接底座,巧妙地把微型摄像机和普通光学显微镜连接起来,纽装成摄像显微镜并应用于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3.
百部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分类及次级代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对叶百部块根为材料分离内生放线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抗菌活性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研究。【方法】样品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选用4种培养基分离百部内生放线菌;分离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琼脂移块法测试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通过PCR检测分离菌株的PKS/NPRS和卤化酶基因;使用HPLC-UV/VIS-ESI-MS/MS分析发酵产物。【结果】从6个样品中获得18株内生放线菌,分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分离菌株绝大部分具有抗菌活性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其中13株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绿脓杆菌有拮抗活性,17株具有PKS/NRPS基因,8株菌具有卤化酶基因,且卤化酶阳性代表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抗细菌活性和卤代化合物特征。【结论】百部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内生放线菌以链霉菌和小单孢菌为主,在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方面具有很好的潜力,可作为一类重要微生物资源进行活性产物开发。  相似文献   
54.
细胞壁连接的类受体激酶(wall-associated kinase,WAK)是植物细胞中一类特有的类受体激酶基因亚家族,因其胞外域与细胞壁紧密相连而得名.水稻中共有125个OsWAK基因,OsWAK50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胞外域、跨膜域和激酶域,呈现典型的WAK样受体激酶特征.首先通过对OsWAK50-GFP融合蛋白的观察发现OsWAK50定位于细胞膜并且与细胞壁偶联.进而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到了20个可能与OsWAK50胞内域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并通过一对一酵母转化验证了OsSK4、OsSWIB和OsSWI3C全长均可与OsWAK50胞内域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OsSWIB能够直接与OsWAK50激酶域互作,而OsSK4和OsSWI3C与OsWAK50胞内域的互作是依赖于OsWAK50 C端的.研究还表明,OsSK4和OsSWIB亦能与OsWAK50同源基因OsWAK53a结合,而OsSWI3C则不能与OsWAK53a结合.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证明,OsSK4与OsWAK50和OsWAK53a能够在植物体内发生互作.以上结果为阐明OsWAK50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5.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直立百部4个居群的84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探讨山东百部种的地位。结果表明:(1)15个引物共检测到184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样性条带153条;直立百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物种水平多样性条带百分率(PPF)为83.15%,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1.425,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88,Nei’s多样性指数(Hpop)为0.254。(2)居群平均水平上多样性条带百分率为63.04%,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5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10,Nei’s多样性指数为0.206。(3)AMOVA分析显示直立百部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ΦST)为0.126 3,POPGENE分析显示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91 1,二者均表明居群内变异大于居群间变异;直立百部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2.116 6,说明居群间的基因交流较频繁。(4)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显示,直立百部4个居群聚为两支,其中泰山居群与其他居群关系较远,以蔓生百部和大百部为外类群分析的结果支持将山东百部作为直立百部的异名,Mental检测显示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记忆和其他高级认知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通常是探索AD患者局部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变化.随着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和人脑连接组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研究者已经能够考察AD患者脑结构和功能连接通路.采用这些方法,最近的研究已经发现,AD患者脑网络的连接强度、网络效率、模块化组织和核心脑区连接的下降,并发现这些变化与患者的记忆评分等密切相关.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提供了新颖的观点来解释AD病的脑区失连接病理生理机制,而且发现的AD异常脑连接模式可能作为敏感特征应用于AD早期辅助诊断的影像标记物研究.特别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在AD患者脑神经网络出现的异常连接模式,在AD前期即轻度认知障碍期患者中也已出现,表明了将AD影像学研究的重点前移到AD前期这一可治疗阶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57.
阎双菊 《蛇志》2012,(4):369-37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和意义,降低误诊率。方法采用MINDRAY DC-3型和ALOKA SSC-390型超声诊断仪对21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诊断,并对临床资料及超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19例中,经临床证实211例,诊断符合率为96.3%;误诊8例,误诊率为3.7%。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为弧形光带或椭圆形光团,后方伴声影。结论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8.
《生命科学》2012,(2):I0002-I0002
《生命科学》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59.
O-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是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上的一种翻译后修饰,在高等真核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GlcNAc修饰在代谢调控、压力应激、细胞周期、凋亡、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O-GlcNAc修饰已受到众多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由于O-GlcNAc修饰与传统的N聚糖和O聚糖修饰有所不同,常规糖基化修饰的检测方法并不适用于O-GlcNAc.本文对O-GlcNAc修饰的检测及其修饰位点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气囊漏气实验预测拔管后发生严重上气道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有156例气管插管患者入组,根据气囊漏气实验的情况分为两组,阴性组和阳性组,拔除气管插管后观察两组喘鸣发生与二次气管插管情况.结果:156例患者中气囊漏气实验阴性组125例,阳性组31例,拔除气管插管后,有13例患者需再次插管,其中1例患者无法插管,予经皮气管切开.结论:气囊漏气实验是一项简单方便筛查拔管后可能上气道梗阻的方法,如为阴性其因严重上气道梗阻再插管可能性很小,如为阳性则要注意可能发生拔管后上气道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