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压力探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探针技术是一种用来测定微系统中压力大小和变化的新技术。其最初被设计用于直接测定巨型藻类的细胞膨压。随着操作装置的进一步微型化和精密化,后来被应用于测定普通高等植物细胞膨压及其它水分关系参数。该技术的发展建立在一系列相应的流体物理学理论基础上。通过这些物理学公式的计算,该技术能测定跨细胞膜或器官的水分运输速度以及它们的水力学导度;测定溶液中水分和溶质的相对运输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可以测定细胞壁的刚性等。目前压力探针技术已成为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领域研究中的多用途技术。它可以在细胞水平上原位测定水分及溶质跨膜运输及分布情况,这对于阐明水通道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木质部压力探针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测定导管或管胞中负压的工具。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单细胞汁液的样品采集,结合微电极技术测定导管或其它细胞中的pH值、离子浓度以及细胞膜电位。本文重点介绍该技术使用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理论基础,并详细地描述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对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研究病原菌耐药性播散的产生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临床分离的63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SHV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质粒接合转移试验采用肉汤接合法。研究不同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0、1、0.5、0.25、0.125μg/ml)和不同作用时间(2、4、6、8、10、12 h)下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供体菌与受体菌E.coliC600接合转移频率的变化。结果63株临床分离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有41株扩增出SHV型基因,阳性率为65.08%。随着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作用时间的增加,接合转移频率有随之增加的趋势。在相同作用时间下,头孢西丁浓度0.125μg/ml作用下的接合转移频率高于其他亚抑菌浓度的作用。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防止耐药细菌传播。  相似文献   
53.
《生理通讯》2008,27(6)
新产品: 1.XH1l00型清醒大鼠血压测量装置(无创): 该装置由光电脉搏换能器,标准信号压力换能器(免定标),血压表、尾压表套、大鼠固定器、加压球等组成,可配国内外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使用,能准确记录大鼠血压变化,精度5%,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4.
在明确链霉素对农抗TS99产生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 YH04孢子的致死浓度为1.2μg/mL的基础上,以链霉素致死浓度为选择压力,采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大量的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进而从中筛选到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60%以上,且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 YH9407.  相似文献   
55.
哈尔滨医科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过程中,应用壳聚糖包裹缓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ADSCs共同移植治疗SUI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这项研究成果将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生物活性材料核心杂志Biomaterial上。  相似文献   
56.
Adhesive forces exist between soil and the surfaces of soil-engaging components; they increase working resista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an approach to reduce the adhesion and resistance of bulldozing plate. A simplified mechanical model of adhesion and resistance between soil and a non-smooth bulldozing plate is proposed. The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moist soil and a non-smooth bulldozing plate is analyzed. The pressure and friction distribution on the bulldozing plate are computed, and the anti-adhesive effect of a corrugated bulldozing plate is simulated numerically.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vy bulldozing plate achieves an effective drag reduction in moist soil. The optimal wavy shape of the corrugated bulldozing plate with the minimal resistance is design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educing soil adhesion of the non-smooth surface is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57.
整合子是由整合酶基因、基因盒和基因盒附着位点三者组成的遗传元件.在整合酶介导下,整合子通过位点特异的重组系统获取并交换外源DNA(基因盒),即将基因盒整合到整合子上或将之从整合子上剪切下来,但是整合子本身不能够移动.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关于整合子与基因盒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的研究近况,对了解整合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移动性基因盒在细菌的多重耐药和毒力研究中,尤其是在适应选择性压力下细菌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同种竞争压力对小泡巨鼠贮藏油茶种子行为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2002年11~12月,在四川省都江堰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利用人工修建的半自然状态围栏进行实验,研究了小泡巨鼠在有同种竞争存在条件下对油茶种子的埋藏行为。结果表明,小泡巨鼠在有竞争存在条件下,显增加了埋藏油茶种子的量。这一结果支持了“竞争的存在刺激鼠类埋藏”的假说。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小泡巨鼠在有竞争存在条件下,显增加了对埋藏种子的搬运距离,每个贮藏点埋藏种子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同时埋藏的生境更多地偏向于遮蔽较好的微生境(草丛底层、灌丛下层)中。这些行为策略有可能有利于种子被埋藏植物的种群扩散。在讨论中,我们还通过比较鸟类和兽类在感觉器官上的差别,分析它们在有竞争存在条件下所采取的不同贮食策略。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讨力学因素在血管重建中的作用和机制,观察在单纯高压力条件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相关蛋白和生长因子的变化。应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在施加单纯压力的条件下培养猪颈总动脉。按压力大小,将培养的血管分为高压力(21.3kPa)组和正常压力(13.3kPa)组。两组血管均分别培养1、4和7d。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α-肌动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转化生长因子13l及P53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高压力的作用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α-肌动蛋白呈减少的趋势;增殖细胞核抗原,转化生长因子131、P53持续增多;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先增加而后有所减少。说明高压力可明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转变,发生增殖现象。提示高压力可能通过调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转化生长因子131及P53蛋白的表达来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0.
王璞  赵秀琴 《植物学报》2001,18(6):735-738
通过对比不同浸提条件下小麦秸秆中化感物质的检测结果, 发现浸提温度和时间对化感物质的最终鉴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化感物质的量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50 ℃时,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化感物质的量反而降低。化感物质最大量在50 ℃,24 h浸提条件下得到。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提取到的化感物质的量多于多数条件下得到的量(除少于50 ℃,24 h浸提条件下得到的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升高,植物材料中的化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但是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