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都悄然发生着变化,大鱼、大肉、大油频繁地呈现在我们的餐桌,运动变成生活的奢望,工作、房子、家庭一系列压力此起彼伏,睡眠的时间日趋减少,我们的生活开始不健康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肥胖的大军,  相似文献   
12.
周晓芳 《蛇志》2005,17(2):129-129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传染源是黑线姬鼠、褐家鼠,农村发病率较高。我院自2000-2004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79例,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卵状鹅膏(Amanita neoovodiea)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1999-2000年,在湖南省共发生因食用该菌引起的中毒病例五起共15例,死亡2人(均为女性),死亡率达13.33%。中毒者首先表现为明显的胃物炎症状,20-24h后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肾受损,导致多日无尿,经医院抢救后大多病愈出院。经过调查和鉴定,证实该蕈为直接致病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证实该菌粗提液(水提法)中含有28μg/g干子实体的α-鹅膏毒肽(α-amanit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7例EH患者记为EH组,根据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不同,将IMT≥1.0 mm的患者记为颈动脉硬化组(n=78),IMT1.0 mm的患者记为无颈动脉硬化组(n=69);根据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的不同,将MAU水平为0~30 mg/24 h的患者记为MAU正常组(n=86),MAU水平为30~300 mg/24 h的患者记为MAU升高组(n=61)。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记为对照组。比较EH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EH患者中颈动脉硬化组、无颈动脉硬化组的AASI、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比较MAU正常组、MAU升高组的AASI、肾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EH患者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EH组吸烟人数、糖尿病人数、收缩压、舒张压、IMT、AASI、MAU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硬化组AASI、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P0.05),血管顺应性(AC)明显低于无颈动脉硬化组(P0.05)。MAU升高组AASI显著高于MAU正常组(P0.05),PRO显著低于MAU正常组(P0.05);而MAU升高组与MAU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GFR)、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H患者中AASI与IMT、MAU、Ep、硬度指数均呈正相关性(P0.05),与PRO、AC呈负相关(P0.05),与GFR、CCr无相关性(P0.05)。结论:EH患者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早期肾损害情况关系密切,临床可通过监测AASI,以尽早了解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及靶器官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肾脏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硫化氢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大剂量有毒害作用,但生理浓度的硫化氢起到舒张血管、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重要作用。肾脏病尤其继发性肾脏病如梗阻性肾病、肾移植、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性肾损害等与血管病变、氧化应激、炎症密切相关,那么硫化氢与肾脏疾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本文将就硫化氢在肾脏病中的保护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208例毒蛇咬伤肾损害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道宜 《蛇志》2000,12(4):37-39
被血循毒及混合毒的毒蛇 (如蝮蛇 )咬伤后 ,大多会引起功能性损害 ,如能渡过危险阶段 ,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恢复。若不能及时纠正 ,则可能发生肾小管坏死 ,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现将我院1 990~ 1 999年对具有肾损害表现的 2 0 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防治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8例中男性 1 2 6例 ,女性 82例 ,年龄 3~ 72岁 (平均 38.2岁 ) ,1 4岁以下儿童5例 ;蝮蛇咬伤 1 89例 (90 .9% ) ,五步蛇咬伤 1 6例 ,银环蛇咬伤 3例 ;导致少尿 (含无尿 )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1 3例 (6.3% ) ,年龄为 8~ 53岁 (平均 30 .2岁 ) ;蝮…  相似文献   
17.
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脏损害及PAI-1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云英  张七一  王培林 《遗传》2003,25(6):641-644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96例正常人、67例高血压无肾脏损害患者和70例高血压伴肾损害患者的ACE基因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PAI-1。ACE基因I/D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无明显相关,但高血压肾损害患者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无肾脏损害组,χ2值分别为6.8589、5.6162 和5.9085、5372。血浆PAI-1在DD型、ID型、II型高血压患者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CE基因DD型可能是高血压肾损害的危险因素;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浆PAI-1水平相关。 Abstract:The work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 gene and hypertensive kidney lesion/PAI-1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ACE genotyping with polymo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performed in 96 unrelated healthy controls,67 hypertensives without kidney lesion and 70 hypertensives complicated with kidney lesion.The plasma PAI-1 were determined with ELISA.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uld be detected between ACE gene I/D polymorphism and hypertension.However,the frequencies of DD genotype and deletion allele among the hypertensives complicated with kidney les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mong the healthy controls and those among the hypertensives without kidney lesion."χ2" values were 6.8589,5.6162 and 5.9085,5.372 respectively.The plasma PAI-1 level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D genotype,ID genotype and II genotype(P<0.05).The DD genotype of ACE gene may be a risk for hypertensive kidney lesion.The plasma PAI-1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ACE gene polymorphism.  相似文献   
18.
李丽  钱海凌  黄琛 《蛇志》2008,20(1):70-71
近年来,笔者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疗效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气虚血瘀是高血压病肾损害的基本病理特点 高血压病肾损害,中医学无此病名,但据其临床表现,应届于眩晕、尿浊、精气下泄、腰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主生长发育,主水液代谢,主骨生髓,主纳气和温煦濡养脏腑等生理功能[1].肾者,既为水火之宅,内寓元阴元阳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运化,同时,肾脏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相互影响.肾气是由元阳蒸化肾阴而成,既包含肾阴,又包含肾阳,是肾阴肾阳两方面平衡协调的总体[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分别以RIA和ELISA共同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 β2 微球蛋白和血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结果显示高血压组血CystatinC、尿RBP、mALB、β2 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随病程的延长而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的血CystatinC、尿RBP、mALB和 β2 MG也明显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 (p <0 .0 1) ,提示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不仅与血压增高程度有关 ,而且与血压在较高水平持续时间有关。结论 :高血压病引起的肾小球、肾小管损害 ,以检测CystatinC、RBP、mALB、β2 MG可作为早期诊断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测定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1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例作为观察组,另设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尿RBP、Cystatin 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尿NAG测定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检测.结果:观察组中尿RBP、NAG、CystatinC的测定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通过ROC曲线、诊断试验结果显示:尿RBP的曲线下面积为0.962,95%可信区间为0.921~0.983,较尿NAG、Cystatin C更具有敏感性(P<0.001).结论:检测尿RBP有助于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监测,对预防高血压性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