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不同光质及肥料浓度对小报春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光质和肥料浓度对小报春(Primula forbesii)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光能促进小报春幼苗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黄光能明显地促进小报春幼苗增高,红光则促进植株开花;肥料浓度EC 2.0 mS cm-1对促进小报春幼苗生长及叶面积增大的效果最佳;交互处理试验以红光/EC 2.0 mS cm-1的效果最明显,对小报春幼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光质和肥料浓度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2.
奶牛农场氮素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农场载畜率很高,通常没有配备足够的土地消纳粪污和规范的粪污处理系统,以致氮素排放量超过单位面积土地的环境承载力.奶牛农场是农业源氮素主要排放源之一,国外学者很早就关注了奶牛农场氮素平衡问题.奶牛农场氮素流动和平衡是研究奶牛农场氮素循环和氮素管理的基础,也是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的依据;而氮素盈余和氮素利用率是评价奶牛农场氮素流动和平衡时使用最广泛的指标.本文基于农场尺度简述了氮素平衡的概念和农场内氮素流动,比较了氮素盈余和氮素利用率的使用范围,分析了影响氮素平衡的因素,综述了减少奶牛农场氮素排放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中国奶牛农场氮素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3.
绿药觅踪     
田乐 《生命世界》2006,(8):24-27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蕴藏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是世界上野生药用植物种类最多、利用最早和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药用植物有11146种,占中药资源的87%以上。野生的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并且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4.
爬山虎是典型的亚热带木本攀援植物,在垂直绿化、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应用日益普遍,而营养元素对爬山虎生长的影响还缺乏研究,这不利于爬山虎的生长调控与合理应用。通过水培试验,对不同氮素水平(0、0.15、0.3、0.45、0.6、0.75 g•L-1)条件下爬山虎幼苗生长、氮磷钾营养分配和利用状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供氮水平的提高能显著促进植株的生物量增加,并影响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供氮处理的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50%以上;供氮水平的提高能增加植株根、茎、叶的氮含量,对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对茎叶中的钾含量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叶片是主要的氮养分贮存器官,叶片氮累积量达到整个植株总氮累积量的60%以上;供氮水平的增加,降低了爬山虎的氮利用率,提高了磷钾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5.
半湿润地区氮磷钾配施对强筋小麦功能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陕25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水平及组合对小麦生育后期主茎、主茎分蘖Ⅰ和主茎分蘖Ⅱ功能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NPK肥配比处理中,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在蘖位、叶位间差异均极其显著,不同生育期间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孕穗期高于灌浆期,主茎>主茎分蘖Ⅰ>主茎分蘖Ⅱ,旗叶高于倒二叶.孕穗期以N225P120K120处理对茎蘖功能叶光合速率影响最为明显,分别比CK1和CK2增加20.41%和25.76%;灌浆期以N135P225K120处理对茎蘖旗叶净光合速率作用显著,分别比CK1和CK2增加43.48%和10.83%.研究发现,在一定磷钾肥基础上通过调节氮肥可以调节孕穗期茎蘖功能叶净叶光合速率,提高钾肥用量有利于提高灌浆期各茎蘖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26.
微生物肥料在盐碱土壤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天然土壤微生物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肥料应用在盐碱农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微生物肥料对盐碱土壤产生的影响,帮助植物抵抗盐胁迫的机制,以及对盐碱土壤中微生物群落产生的影响;本文也提出了两种能够有效保藏菌种的固定化方法,这两类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菌种易失活问题且延长其在土壤中的作用时间;最后提出了目前微生物肥料作用于盐碱地存在的问题与展望,旨在为缓解土地资源、提高农业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7.
应用特异PCR快速鉴定微生物肥料中4种乳酸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和德氏乳杆菌(L.delbrueckii)是微生物肥料生产中常用的乳酸菌,它们表型特征相似,若采用传统方法鉴定则费时费力,为准确、快速地鉴定这些种,建立种特异PCR方法。【方法】利用NCBI中Primer-BLAST(引物设计和特异性检验工具),以GenBank数据库中上述菌种的recA和gyrB为靶基因,设计和筛选种特异性引物从而建立相应特异PCR鉴定方法。【结果】经过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7个属24个种共40株标准菌株的实验验证,4个目标种分别扩增出唯一的目的产物,而其他种均无目的扩增产物。采用建立的4种特异PCR方法对产品中分离的16株乳杆菌进行鉴定,结果与16S rDNA序列分析、Biolog鉴定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特异PCR鉴定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种内通用性和种间特异性,可快速、准确的用于微生物制剂中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检测和鉴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双氰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业生态系统中较低的氮肥利用率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双氰胺(DCD)是一种高效并且专性抑制土壤硝化活性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和活性来显著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淋失及温室气体N2O的排放,而对其他土壤微生物没有显著影响.影响DCD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壤温度、pH值、质地、有机质含量及水分含量等.近些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微生物介导的DCD硝化抑制机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DCD的酶学作用机理、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29.
机插超级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对氮肥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大田机插条件下,以5个超级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0、150、187.5、225、262.5、300、337.5 kg·hm-2等7种施氮水平,研究氮肥用量对超级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比较机插条件下各超级粳稻最高产施氮量与经济最佳施氮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超级粳稻产量均先增加后下降,5个超级稻品种均在300 kg·hm-2施氮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达10.33~10.60 t·hm-2.产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较高的群体颖花量,在300 kg·hm-2施氮条件下,各超级粳稻品种的群体颖花量均达到最大值.随氮肥用量的增加,5个超级粳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均增加,337.5 kg·hm-2氮肥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分别高3.3%~4.2%、2.9%~6.0%、4.4%~33.7%和23.8%~44.3%;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均下降,337.5 kg·hm-2氮肥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分别低12.4%~38.9%、10.3%~28.5%和20.3%~29.7%;垩白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垩白率的变化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异.随氮肥用量的增加,5个超级粳稻品种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下降,而籽粒吸氮量显著增加.根据水稻产量与氮肥用量的效应方程,5个超级稻的理论最高产量为9.99 t·hm-2,对应的施氮量为299 kg·hm-2;如果考虑氮肥的投入成本,则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75.68 kg·hm-2,对应的产量为9.97 t·hm-2.因此,对于现有的超级水稻生产,可根据高产、优质、高效和低投入等不同目标分类进行氮肥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30.
王新  马富裕  刁明  樊华  崔静  贾彪  何海兵  刘其 《生态学杂志》2014,25(4):1043-1050
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的氮素水平(0、75、150、300、450、600 kg·hm-2)对不同施氮量下加工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氮素累积及利用率的动态变化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加工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利用率随出苗后累积生理发育时间(PDT)的动态变化符合Logistic模型,氮素快速累积起始时间较地上部生物量快速累积起始时间早4~6 d(PDT);瞬时氮利用率随出苗后累积生理发育时间的动态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不同施氮水平下,300 kg·hm-2处理的氮累积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最多,产量最高.根据Quadratic模型得出,北疆地区加工番茄滴灌栽培的理论适宜施氮量为349~382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