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保护素(rhOPG)对聚乙烯颗粒刺激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外周血IL一6和TNF一0l表达的影响,分析rhOPG防止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外周血清60份,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并将其随机分成5组,每组12份。对照组:单个核细胞,模型组:单个核细胞+1X109/mL聚乙烯颗粒,低剂量组:单个核细胞+1×109/mLL聚乙烯颗粒+10ng/mLrhOPG,中剂量组:单个核细胞+1X109/mL聚乙烯颗粒+100ng/mLrhOPG,高剂量组:单个核细胞+l×109/mL聚乙烯颗粒+1000ng/mLrhOPG。通过酶联免疫酶联免疫法(ELISA)'~4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1)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IL-6、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纽的IL-6、TNF—α浓度均较模型组低(P〈0.os)。(3)随着rhOPG浓度的增加,IL-6和TNF.仪含量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hOPG可抑制聚乙烯颗粒刺激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外周血1L-6和TNF—α.的表达,可有助于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无菌性关节松动。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重组人骨保护素;假体松动;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N子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并分析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患者经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所有患者术后隐性失血情况,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2.73%(182/220),隐性失血量为(787.07±58.92)mL,并发症发生率为4.09%(9/2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PFNA内固定治疗后,术后隐性失血的发生与年龄、骨折Evans分型、高血压病、糖尿病、术前抗凝、受伤至手术时间有关(P<0.05),而与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后输血无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75岁、骨折Evans分型为Ⅲ~Ⅳ型、存在高血压病、存在糖尿病、术前抗凝、受伤至手术时间>5 d是引起术后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同时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性失血,隐性失血的量与糖尿病、年龄、高血压病、骨折Evans分型、术前抗凝、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0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检测血清NSE、LP-PLA2、CAR,术后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SE、LP-PLA2、CAR预测术后谵妄的价值。结果:术后43例发生谵妄,发生率为20.57%。谵妄组血清NSE、LP-PLA2、CAR高于非谵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大、手术时间过长、高NSE、高LP-PLA2、高CAR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NSE、LP-PLA2、CAR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0.808、0.820,联合预测的AUC 为0.907,高于单独预测。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ENA术后谵妄患者血清NSE、LP-PLA2、CAR增高,高水平NSE、LP-PLA2、CAR是术后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联合NSE、LP-PLA2、CAR对术后谵妄风险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比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5例,按知情同意原则分成人工髋关节置换组(A组,46例)及内固定组(B组,39例)2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及预后指标。结果:A组患者卧床时间低于B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情况A组均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迅速恢复关节功能,远期疗效效果好。  相似文献   
55.
目前,在骨科医疗和科研中,由于严重的损伤程度、复杂的解剖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复杂程度仅次于髋骨骨折,成为一项临床医学难题,其不仅处理极为棘手,而且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难以取得预期疗效。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的利用手术对股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的方法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保守方法,明显提高了其疗效并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功能得到早期锻炼,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本文根据临床实践和相关理论,对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6.
李朋斌  袁志  阚成双  李岩  于忠英  张伟 《生物磁学》2011,(5):873-875,879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结合转子稳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结合转子稳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共22例,统计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所有病人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半年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9%。结论: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恰当的术后康复锻炼,应用DHS结合TSP,治疗A2.2、A2.3型不稳定性骨折及外侧壁薄弱的经大转子骨折的转子间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发了髋关节假体脱位分析软件。软件基于ADAMS/VIEW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能够可视化的构建三维参数化的髋关节假体模型,模型能够模拟假体的六种运动。应用此软件可以为病人更好的选择和植入假体,评估各种髋关节假体的安全活动范围,用来设计新的关节假体。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IU治疗,皮下注射,2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 L治疗,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髌骨上极上15 cm周径、髌骨下极下15 cm周径及肿胀率,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D-2聚体(D-D)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结果:治疗期间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髌骨上极上15cm周径、髌骨下极下15 cm周径均轻微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髌骨上极上15 cm肿胀率、髌骨下极下15 cm肿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d研究组患者PT、APPT显著高于对照组,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 d研究组PT、APPT显著高于对照组,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d、治疗后10 d研究组全血低切、全血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改善血液流变学,对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9.
为重建和测量股骨的解剖结构,需要大量地读取CT图像的信息,以获得股骨轮廓的坐标值。本研究采用直方图阈值图像分割、Kirsh边缘提取方法获得股骨的二值化轮廓图像。轮廓的提取应用了“迷宫”边缘跟踪算法。本方法可大量、快捷、正确地提取图像轮廓信息。  相似文献   
60.
利用B型超声对520例胎儿的股骨长、腹围测量数据,经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预测胎儿体重的修正Logistic模型,并用所建模型对982例胎儿进行实例验证,其结果大大优于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