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0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3050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99篇
  2022年   538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991.
薛群  应向贤  杨池  汪钊 《生物工程学报》2011,27(9):1317-1325
为了研究荧光假单胞菌中短链脱氢酶的生理角色和催化特性,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IM1.49基因组DNA克隆表达了一个短链脱氢酶的编码基因pfd,并分析了该基因产物的酶学性质。基因pfd全长684 bp,编码227个氨基酸,推算分子量为24.2 kDa。将携带短链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b-pfd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 进行表达,得到了28 kDa的表达产物。重组荧光假单胞菌短链脱氢酶 (PFD) 能氧化4-氯-3-羟基丁酸乙酯、1-苯乙醇、苯甲醇、仲丁醇和还原4-氯-乙酰乙酸乙酯、2-溴-苯乙酮、4-溴-苯乙酮等底物。以4-氯-3-羟基丁酸乙酯为底物时活力最高,Km值为186.90 mmol/L,Vmax为89.56 U/mg。氧化4-氯-3-羟基丁酸乙酯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12 ℃和10.5,倾向于利用NAD+作辅酶;而还原4-氯-乙酰乙酸乙酯时,最适温度和pH为24 ℃和8.8,倾向于利用NADPH作辅酶。重组PFD能耐受50% (V/V) 的甲醇等有机助溶剂,Ca2+ (1 mmol/L) 和EDTA (5 mmol/L) 对其酶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重组PFD是一个新型的短链脱氢酶,其代谢角色推测与卤代次级醇的氧化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992.
主要考察流加培养基中不同营养成分、流加起始时间及初始接种密度对11G-S细胞无血清流加培养的影响。在研究中以悬浮适应的表达尿激酶原 (Pro-urokinase,Pro-UK) CHO工程细胞系11G-S为研究对象,在100 mL的摇瓶中无血清悬浮流加培养11G-S细胞,同时以活细胞密度、细胞活力及Pro-UK活性为评价依据。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氨基酸、无血清添加成分及无机盐对促进细胞生长、细胞活力维持及蛋白表达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且流加起始时间为72 h及初始接种密度为3×105~4×105 cells/  相似文献   
993.
金线草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该试验以Triplaris weigeltiana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对金线草及其近缘类群的ITS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金线草和蓼属的春蓼组、刺蓼组形成三个并列的分支,因此,金线草没有必要独立成属,分子证据支持金线草成立为组;(2)金线草和春蓼组、刺蓼组植物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辰山科研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其建的植物科学研究机构。自2010年4月26日上海辰山植物园试开园以来.辰山科研中心已经启动了4个研究组:植物分类研究组、保护生物学研究组、能源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组和药用植物与次生代谢研究组。2010年,辰山科研中心在研项目共计14项,包括作为第一主持单位的课题11项。2010年,  相似文献   
995.
渤海海域渤东凹陷沙河街组四段内发现了丰富的孢粉、藻类和轮藻类化石组合,孢粉组合与渤海湾沿岸地区沙河街组四段的E phedri pites-Ulmoidei pites tricostatus-Pterisis porites组合特征一致,沟鞭藻类见有Luxadinium elongatum,Cangaianella e...  相似文献   
996.
河套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套蜜瓜为试材,采用外部形态观测与内部生理指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生长模式以及果实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以揭示河套蜜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的代谢积累与相关酶的关系.结果显示:(1)河套蜜瓜果实生长速率呈单"S"曲线,果实发育早期以积累葡萄糖为主,进入成熟期后蔗糖积累量迅速增加,最终由蔗糖和己糖共同构成果实品质.(2)在河套蜜瓜果实成熟期前,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维持较低水平,进入成熟期后,SPS活性迅速升高;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成熟期前为分解活性大于合成活性,成熟期后表现为合成活性大于分解活性;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酸性转化酶(AI)活性较低,中性转化酶(NI)活性始终高于AI.(3)在果实整个发育期,蔗糖含量与蔗糖代谢酶的净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代谢相关酶共同作用决定果实中蔗糖含量.研究表明,在河套蜜瓜果实发育前期,以蔗糖分解代谢为主,且蔗糖合成酶和中性转化酶是催化蔗糖分解的关键酶;果实成熟期间,蔗糖代谢转为合成方向为主,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在蔗糖积累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以小麦品种‘晋麦47’为材料,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S-腺苷甲硫氨酸代谢途径中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基因、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基因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ECS)基因在正常供水、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和复水过程中小麦叶片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基因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有一定量的表达,SAMS和SAMDC基因在水分胁迫早期(PEG-6000胁迫6、12、244、8 h)上调表达,水分胁迫后期(PEG-6000胁迫75 h)表达量下降;复水后3~6 h上调表达,复水9 h后表达量下调至对照水平。-γECS基因在水分胁迫阶段呈上调表达,复水后表达量下调至对照水平。可见,小麦SAMS、SAMDC和-γECS基因的表达都受水分胁迫诱导,同时,SAMS与SAMDC基因还参与水分胁迫后的复水调节,说明S-腺苷甲硫氨酸代谢途径在小麦抗旱节水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营养液砂培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NaHCO3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和渗透溶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60 μmol·L-1 SNP能够缓解100 mmol·L-1NaHCO3胁迫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减缓NaHCO3胁迫导致的叶片O2产生速率、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提高NaHCO3胁迫下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质膜H+-ATP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的含量及K+/Na+比,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大.上述结果表明,NO可能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活性、促进渗透溶质积累和改善Na+、K+平衡等缓解碱胁迫对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黑麦草的耐碱性.  相似文献   
999.
海洋沉积物是营养较为丰富的微生物栖息地,近年来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培养出了大量海洋链霉菌,从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属种。人们已从海洋沉积物来源链霉菌属中发现了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化合物,有力推动了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并为新药研发提供基础。本文就海洋沉积物来源链霉菌属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肖志华  钟健 《蛇志》2011,23(2):150-151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肠穿孔的诊治及预后,以提高对新生儿肠穿孔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对20例经手术证实肠穿孔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治愈出院,患儿家属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 新生儿肠穿孔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主,临床上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后有效的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患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