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5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3049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574篇
  2022年   538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本文以单细胞蓝藻(粘球藻)为材料,研究了固氮作用与光合作用,呼吸代谢以及氢代谢等能量代谢过程的关系,发现光照是固氮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光下的有氧分解过程和氧化磷酸化反应是推动固氮作用的能量来源,抑制光合磷酸化或氧化磷酸化反应都能导至固氮作用的显著降低,但用DCMU抑制光系统II电子传递过程却意外地能大幅度提高固氮活性,在暗中的粘球藻固氮主要靠有氧分解过程支持,粘球藻与其它固氮生物相似,在没有可利用的还原底物存在或正常固氮作用被特异性和抑制时,可以将固氮酶所截获能量的大部分用于释放分子氢和回收氢,但未发现通过吸氢反应来推动固氮作用。  相似文献   
22.
大叶杨组组间杂交花粉-柱头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叶杨为母本,分别与小叶杨、欧洲黑杨、响叶杨进行人工杂交,并以大叶杨×大叶杨为对照,观察其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大叶杨柱头细胞在授粉前表现生理活跃,含丰富的细胞器,壁外被含分支通道的角质层。接受大叶杨及欧洲黑杨花粉的柱头细胞内部仍有丰富的细胞器,膜结构保存完好。接受小叶杨及响叶杨花粉的柱头细胞衰亡较快,授粉部位沉积厚的胼胝质,细胞内部液泡化,膜结构逐渐消失,细胞质电子密度加大。欧洲黑杨花粉行为与大叶杨花粉行为相似,花粉能迅速萌发,并以短管形式穿入柱头,异常行为罕见。小叶杨及响叶杨花粉萌发后只有半数花粉管能以短管形式进入柱头,其中部分管内沉积胼胝质,另半数花粉管在柱头上表现各种异常行为——扭曲、爬行、肿胀、提前破裂释放内容物及先端沉积胼胝质。由各种花粉在大叶杨柱头上的行为和大叶杨柱头对各种授粉的反应判断,与大叶杨杂交亲和力在柱头阶段表现由强至弱依次是欧洲黑杨、小叶杨、响叶杨。  相似文献   
23.
准噶尔盆地北缘中中新世啮齿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沿岸哈拉玛盖组中中新世动物群中的啮齿类,共三属四种.其中, Sinomylagaulus halamagaiensis gen. et sp. nov., Atlantoxerus junggarensis sp. nov. 和 A. giganteus sp. nov. 分别是 Mylagaulidae (圆齿鼠科)和 Atlantoxerus (阿特拉地松鼠)在我国的首次记录. Amblycastor tungurensis 的存在表明该动物群的时代大致为通古尔期,与欧洲陆生哺乳动物分期 MN 7-8 (Astaracian) 相当.  相似文献   
24.
马齿苋叶片PEPCase由四个相同的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83kD。远紫外CD光谱分析表明,此酶含有36.6%α—螺旋结构。马齿苋叶片PEPCase可被G6P激活,但不能被Gly、Ser激活。G6P可防止酶的尿素变性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作用。这种保护效应与G6P诱导的酶构象变化有关。 从酶对低温、高温及尿素的反应来看,马齿苋叶片PEPCase的稳定性高于高粱叶片PEP—Case,两者的免疫特性和电泳特性亦不同。  相似文献   
25.
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   总被引:55,自引:5,他引:50  
  相似文献   
26.
疆堇属的归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庄璇 《云南植物研究》1992,14(2):139-142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山西永济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着重报道了山西永济白草坪组(一般认为系中元古界上部相当于蓟县系的层位),以具刺疑源类为主的微化石群,计有4类6属15种,其中包括1新属,4新种,1新组合,1亲近种,2未定种,新属是具细网状纹饰的复杂具刺疑源类Shuiyousphaeridium Yan gen.nov.,4新种是Shuiyousphaeridium membraniferum Yan sp.nov.,Dictyosphaera incrassate Yan sp.nov.,Foliomorpha stipuliferaYan sp.nov.,Manicosiphoninema shuiyouense Yan sp.nov.。本微化石群以球形疑源类为主体,以具刺疑源类的大量发育为特征,并伴生有推测是绿藻和褐藻的化石,其组合面貌与蓟县上前寒武系各组皆有明显区别,具有更高的进化程度,从生物地层标志推测白草坪组所在的汝阳群应归入震旦系。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可能是横裂甲藻的原始分子,它在地层对比和藻类进化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