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0篇
  免费   961篇
  国内免费   2430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体色多型普遍存在于各昆虫类群,体色多型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而且多样的着色模式对于昆虫本身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研究体色多型对探讨昆虫遗传多态性、适应机制及生物进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昆虫体色多型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探讨昆虫多态性、适应机制及生物进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培养细胞实验表明,亮氨酸拉链通过改善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剪接效率,提高双载体转B区缺失型凝血因子Ⅷ(BDD-FⅧ)基因细胞剪接FⅧ蛋白的分泌量和活性.本文从C57BL/6小鼠门静脉注射含亮氨酸拉链和Ssp DnaB内含肽融合的BDD-FⅧ的重链和轻链基因双表达载体,48 h后,检测到血浆的重链分泌量和FⅧ活性分别为(298±67)μg/L和(1.15±0.29)U/mL,明显高于不含亮氨酸拉链的双载体转BDD-FⅧ基因对照小鼠((179±59)μg/L和(0.58±0.19)U/mL).结果表明,亮氨酸拉链通过改善蛋白质反式剪接,提高基于蛋白质剪接的双载体转BDD-FⅧ基因小鼠血浆的凝血活性,为进一步双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转BDD-FⅧ基因的甲型血友病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Rim是囊泡分泌活性区中的重要组成蛋白,它与细胞分泌和突触可塑性相关.在秀丽隐感线虫中只存在一种编码Rim的基因即unc-10.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线虫中Rim的基因突变unc-10(md1117)会导致致密核心囊泡的分泌缺陷.在活体中,unc-10突变虫系的神经多肽分泌显著下降.此外,在主要分泌致密核心囊泡的ALA神经元内,钙光解释放促发的快相分泌也比野生型减少.运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我们观察在unc-10缺失的情况下ALA 神经元中致密核心囊泡的锚定过程,结果显示在细胞膜附近停留的囊泡数目减少,表明囊泡锚定受到阻碍.上述试验结果表明,UNC-10能够影响致密核心囊泡的分泌过程,其机制可能是影响了囊泡的锚定过程.  相似文献   
994.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利用六型分泌系统(T6SS)向其他竞争性细菌分泌毒素效应分子Tse2,这是一种新发现的绿脓杆菌获得生存优势的分子机制.为了避免同类间的误杀,绿脓杆菌合成一种特异结合Tse2的抑制蛋白Tsi2来保护自己.序列分析显示,Tsi2是绿脓杆菌特有的一种新型类抗毒素蛋白.我们利用SAD方法成功地解析了Tsi2 1.8Å分辨率的晶体结构.Tsi2的三维结构采用一种规则的卷曲螺旋的结构特征,这是抗毒素分子中的一种全新的折叠方式,不同于经典的抗毒素分子在没有结合毒素分子状态下采用无规则构象的结构特征;二聚体是Tsi2的功能单位,二聚体内两个Tsi2单体通过广阔的疏水相互作用紧密结合,形成“夹子”状独特的二聚体组装方式;位于二聚体界面上的两个凹槽分别结合对称分子的两段螺旋,提供了Tsi2与Tse2结合可能的分子部位.该研究工作结果对于认识Tsi2抗毒素蛋白的分子本质,揭示其发挥抗毒素活性的结构基础,并为进一步开展Tse2-Tsi2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标本整理以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研究,为探讨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起源以及该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193种,隶属于31科59属,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51种)、水龙骨科(41种)、蹄盖蕨科(22种)、铁角蕨科(10种),优势属为耳蕨属(27种)、鳞毛蕨属(20种)、瓦韦属(17种)。(2)科的分布区类型有8种,以泛热带分布型(55.56%)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4种,以泛热带分布型(23.81%)、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型(19.05%)为主;蕨类植物以土生(55.88%)为主,石生(24.35%)和附生(21.76%)也占有一定比例,缺乏水生蕨类。(3)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成分与南迦巴瓦峰地区联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横断山地区和尼泊尔,与九塞沟自然保护区、秦岭地区有一定的联系,与西双版纳地区的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996.
小报春不同授粉组合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报春‘红星’、‘紫霞’、‘罗兰香’3个品种分别设置8种授粉组合,统计了不同授粉组合的结实情况和单果种子数量,并对‘红星’品种部分授粉组合的花粉萌发与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1)3个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果种子数量均表现为异型植株授粉>长花柱同型异株授粉、长花柱自交>短花柱同型异株授粉、短花柱自交,不同授粉组合间单果种子数量差异极显著,异型植株授粉类型结实率均达到100%,单果种子数量为44~181粒,显著高于自交组合和同型异株杂交组合;以异型致死花粉作为蒙导对短花柱同型异株授粉组合的结实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长花柱同型异株授粉组合的结实没有一致的促进作用;3个品种中‘红星’的结实率和单果种子数量最高。(2)荧光显微观察表明,异型授粉组合花粉在柱头上大量萌发并在花柱中伸长,授粉144h后花粉管开始进入子房;同型授粉组合授粉12h后花粉开始萌发,但直到授粉后144h花粉管还没有进入花柱;自交授粉组合授粉后144h仍无花粉萌发。实验结果说明,小报春存在明显的自交不亲和性,且短花柱类型的自交不亲和性比长花柱类型强。  相似文献   
997.
医院的发展模式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科研水平的提高将对医院全面建设起到良好的支撑引领作用。立足研究型军队总医院建设需求,从科研管理体系、平台构建、品牌打造、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8.
陈晨  周国娜  刘巧红  高宝嘉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573-2578
通过室内饲养的方法,研究了油松两种林分类型针叶对不同色型油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黄色型幼虫相比,黑色型幼虫体重增长较快,雌蛹较重,怀卵量较大,存活率较高;与纯林油松针叶相比,混交林油松针叶延长了油松毛虫的发育历期、抑制了油松毛虫的生长发育,表明油松混交林针叶内可能含有不利于两种色型的油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的物质。  相似文献   
999.
海草形态、生长的种间差异及其相关生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草是海洋沉水高等植物,属典型的根茎克隆植物.根状茎直径和分株重分别是其个体大小的第一、二表征指标,个体大小是海草重要的种间识别特征.对海草6个形态构件指标和18个生长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果实大小、单株叶面积、分株重具有显著的种特异性;分株发出的时间差、水平根状茎分枝率、叶年产量、分株寿命和垂直茎分枝率是海草种特异性最强的5个生长动态指标,海草生长动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克隆生长能力强弱和分株生活史长短上;大海草趋于游击型克隆构型,而小海草则趋于密集型,但小海草Cymodocea nodosa例外;大海草基株水平扩展能力较小海草差.海草个体大小与生长特征的相关生长关系表明:随个体的增大,海草在有机构件生长上表现出两相邻叶、相邻分株、相邻节发出的时间差延长,分株、叶、茎寿命延长的特点;在克隆生长水平上表现出根状茎节间长变短、延伸速率降低,分枝率和根状茎上年产分株数降低,分枝角度变小和间隔子增大的趋势;在克隆片段水平上表现为生理整合性增强;在种群层面则表现出生物量增大和种群密度降低的特点.因此,海草个体大小对其形态、生长特征、克隆构型、种群密度和生产力起到了决定作用.大小海草不同的形态、生长动态和克隆构型特征导致它们的生存策略及生态功能也不同,这一点可能对海草场修复基础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一氧化氮是重要的信使分子,在生物体内参与众多生理及病理过程。生物体内存在着复杂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调控机制以精确调控一氧化氮的生成。在神经系统中,一氧化氮主要由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催化生成。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主要受到翻译后水平上钙离子和钙调蛋白的调控,其调控方式包括二聚化、多位点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以及主要由PDZ结构域介导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一氧化氮本身对其合酶的活性具有负反馈调控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细胞质膜上的脂筏微区在神经性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调控中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