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用胱蛋白酶抑制剂C与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评价儿童肾小球滤过功能,并将其作用进行比较,确定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儿童中的正常参考范围。采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150例出生后2d~13岁正常儿童及90例1~16岁患不同程度肾脏疾病的儿童血清中胱蛋白酶抑制剂C和血肌酐的浓度,并比较胱蛋白酶抑制剂C与血肌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出生后四个月内水平明显高于成人,但在出生5个月以后下降至接近成人参考范围。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浓度C与尿素清除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此外,在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属于正常参考范围)的肾脏疾病的患儿中有56%胱蛋白酶抑制剂C异常,说明胱蛋白酶抑制剂C比血肌酐更能够敏感地反应儿童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伤,建议用胱蛋白酶抑制剂C作为儿童肾脏疾病的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23.
选择不同来源的12株球孢白僵菌,分别测定菌丝体2种溶剂提取物在不同抗氧化模型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均有清除作用,但是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不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OH的清除作用最为显著,活性较高,最高清除率达到71.54%。甲醇提取物活性均较低,30 min时甲醇提取物对DPPH和.OH清除率最高分别为36%和38.96%,12株白僵菌间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尿素氮与肌酐比值(UCR)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重症肺炎(SP)患者院内死亡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1例SP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血清D-D和计算UCR、CAR。分析SP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D、UCR、CAR对SP患者院内死亡的评估价值。结果:101例SP患者院内死亡率40.59%(41/101)。死亡组血清D-D、UCR、CAR高于存活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肺外并发症≥2个和D-D、UCR、CAR升高为SP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D、UCR、CAR单独与联合评估SP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98、0.793、0.929,血清D-D、UCR联合CAR评估SP患者院内死亡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结论:血清D-D、UCR、CAR升高为SP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D、UCR联合CAR对SP患者院内死亡的评估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5.
测定尿液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是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尿液mALB/Cr升高可提示早期肾损伤。尿液中mALB/Cr比值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肾素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血压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至2011年49例单侧或者双侧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狭窄程度>70%),成功进行血运重建术;记录患者术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测量并记录术前及术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压、抗血压药物数量、肌酐,并对患者血压及肌酐进行1、3、12月随访观察,评价肾素水平与支架术后血压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根据患者术前与术后下腔静脉肾素水平下降值分为>3 ng/ml/h组和<3 ng/ml/h组,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到肾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均有明显改善,并趋于稳定;两组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第1月随访(52.1+ 17.7 ml/min和38.3+ 17.5 ml/min P<0.05)第3月随访(53.1+ 21.6 ml/min和41.7+ 16.6 ml/min P<0.05)第12月随访(51.7+ 19.0 ml/min和41.9±20.7 ml/min P<0.05);肾素水平下降值>3 ng/ml/h组较<3 ng/mi/h组血压及肾功能改善较明显.结论:肾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术后血压及肾功能改善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对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60例COPD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纳入研究,通过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均持续治疗7 d。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一般治疗情况、血清实验室指标、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7 d,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结果分别为93.33%、83.33%,B组为90.00%、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温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正常时间、肺部炎症病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68±0.47)d、(5.05±0.53)d、(9.21±1.30)d、(10.02±1.94)d,均明显短于B组的(3.31±0.51)d、(6.52±0.60)d、(10.37±1.88)d、(11.69±1.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时,A组患者的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分别为(10.38±1.75)×109/L、(9.75±1.55)mg/L、(1.94±0.31)μg/L,均明显低于B组的(12.10±2.18)×109/L、(11.18±1.64)mg/L、(2.26±0.29)μg/L,治疗后7 d时,A组患者的WBC、CRP、PCT分别为(6.29±1.40)×109/L、(5.91±0.77)mg/L、(0.86±0.20)μg/L,均明显低于B组的(7.55±1.37)×109/L、(7.04±1.29)mg/L、(1.17±0.3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92.11±3.06)%、(68.37±5.13)mmHg,均明显高于B组的(88.64±3.18)%、(62.84±3.2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4.12±3.03)mmHg,明显低于B组的(48.49±4.2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对COPD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及安全性,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缩短恢复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8.
吴凯  高音  陈晓平  李龙兴  万里艳  陈小妮 《生物磁学》2011,(6):1124-1127,1148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中老年居民血清尿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提供策略支持。方法:利用2007代谢综合征研究调查资料(共1061人),把人群依据血尿酸水平分为增高组(男性〉420umol/L,女性〉357umol/L)及正常组(男性≤420umol/L,女性≤357umol/L),分析两组人群的多个代谢性指标的分布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尿酸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两个分组间年龄、收缩压、男性比重、高血压家族史、人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空腹血糖、肾功能等指标尿酸增高组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舒张压则是尿酸增高组明显低于尿酸正常组。②血脂各成分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尿酸增高组高于正常组,其余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尿酸增高组其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腹型肥胖、血脂异常等患病率皆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尿酸与你男性性别、年龄、收缩压、BMI、腰围、臀围、空腹血糖、肌酐、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女性性别及舒张压呈负相关。结论:成都地区尿酸与代谢性指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关系密切,可能可以通过减少尿酸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肾脏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陈怡  范茹茹  吴凯  胡卫东  蒋立文 《激光生物学报》2020,29(3):281-288,封3
分析市售不同年份的4类品牌12种酿造醋的总多酚、总黄酮、总抗氧化值、1,1-二苯基-2-三硝基甲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清除率6个指标的变化,并通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评价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增长,镇江香醋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增强,即Z10 Z6 Z3,但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为Z10 Z3 Z6;四川麸醋中6个指标显示5年陈醋优于3年陈醋;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与陈酿时间正相关,O2-·与DPPH·清除率呈现S3 S10 S5,·OH清除率的趋势为S10 S3 S5;独流老陈醋产品中这6个指标变化与陈酿时间没有明显规律,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都呈现D4 D8 D3 D5,其O2-·、·OH清除率变化为D5 D4 D8 D3,DPPH·清除率变化为D5 D8 D4 D3。相关性分析显示,试验的所有产品总多酚和总黄酮均为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O2-·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与第二主成分(PC2)具有很高的正相关性,·OH清除率、总多酚、总黄酮与PC2具有很高的负相关性,上述变量均在第一主成分(PC1)上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本文为酿造醋抗氧化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对细菌性痢疾患者细菌清除率及血清CRP、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患者发热消失时间、腹痛腹泻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3.33%),观察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消失时间、腹痛腹泻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3%。结论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清除细菌性痢疾患者体内病原菌,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