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喜婵 《蛇志》2010,22(4):395-396
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是手部常见的损伤,而拇指在整个手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修复的方法很多,但手术方式不当,常会影响手指的外形和功能。我院自2008年12月~2010年5月采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趾腹皮瓣修复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使伤指获得良好外形和功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2.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缺损的外侧皮瓣修复术与前臂皮瓣修复术对比。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我院)2015年8月到2020年8月共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通过肿瘤切除术后均出现组织缺损现象,对所有组织缺损的患者依照不同的皮瓣修复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外侧皮瓣修复术的68例患者分为外侧皮瓣修复组,应用前臂皮瓣修复术的52例患者分为前臂皮瓣修复组,对比两组的皮瓣修复效果,治疗后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瓣成活率、术后皮瓣危象率以及血管吻合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外侧皮瓣修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5.59 %,前臂皮瓣修复组的总有效率为84.62 %,外侧皮瓣修复组明显高于前臂皮瓣修复组(P<0.05);外侧皮瓣修复组患者的外形修复、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以及口腔闭合评分明显高于前臂皮瓣修复组(P<0.05);两组的皮瓣成功率均比较高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术后皮瓣危象率比较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管吻合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外侧皮瓣修复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 %,前臂皮瓣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 %,外侧皮瓣修复组明显低于前臂皮瓣修复组(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缺损患者应用外侧皮瓣修复术能够提升患者的皮瓣修复效果,提升患者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3.
探讨血清MCP-1、VE-cadherin和S-100蛋白水平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影响。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60.2±8.1)岁。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受试者血清MCP-1、VE-cadherin和S-100蛋白水平。脑梗死患者的血清MCP-1、VE-cadherin和S-10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VE-cadherin和S-100水平显著升高(p<0.05)。轻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血清MCP-1、VE-cadherin和S-100水平显著低于中型和重型患者(p<0.05),中型患者血清MCP-1、VE-cadherin和S-100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型患者(p<0.05)。脑梗死患者的血清MCP-1、VE-cadherin和S-100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并且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趋化神经前体细胞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和神经前体细胞(NPC)移植于脑组织损伤动物的实验证明这两类细胞移植后均能在体内迁徙,与周围细胞整合,促进神经功能修复。BMSC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被认为与其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有关,但具体机制不十分明确。为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其唯一的受体CXCR4这对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上探讨BMSC移植的可能治疗作用,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了体外培养的BMSC上清液中SDF-1α的含量,体外微孔隔离室迁移实验发现NPC能在BMSC分泌的培养上清液中SDF-1α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特异性抗CXCR4单抗能有效阻断NPC的定向迁移效应,证实了BMSC分泌的SDF-1α促进表达CXCR4的NPC向病灶处迁移可能是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从而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5.
陈日锦  苏有华 《蛇志》2008,20(1):28-29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在5天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对照组以蝮蛇抗栓酶(0.5~0.75 u)静脉滴注,连续10~15天,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卒中后抑郁(PSD)发病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用Hamilton抑郁量表(HDRS)筛查280例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PSD的发病情况,并同时测定血清炎性细胞因子hs-CRP、TNF-α、IL-6的水平,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分析PSD的发生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脑梗死恢复期PSD的发病率高于急性期,但无明显差异。急性期PSD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高于非PSD组,有显著性差异,而急性期、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与非PS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Barthel指数,恢复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与PSD发生的OR值分别1.765、1.646、1.817、1.188、2.015。结论:PSD的发病机制在病程的不同时间可能存在着差异,急性期血清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降低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降低的日常生活能力是不同时间PS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诊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观察组采用磁性附着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固定力、咀嚼效力、舒适程度、语言功能、外观及牙周微生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固定力、咀嚼效力大于对照组[(4.07±0.38)N vs(3.10±0.29)N,(0.80±0.23)%vs(0.59±0.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程度、语言功能、外观均优于对照组[(4.21±0.45)score vs(3.10±0.42)score,(4.79±0.50)score vs(3.90±0.42)score,(3.98±0.61)score vs(2.76±0.56)score],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LI、PD显著小于对照组[(1.34±0.31)°vs(1.49±0.43)°,(1.53±0.29)mm vs(1.67±0.32)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治疗牙列缺损疗效显著,能够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伤,提高舒适度和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腹部皮瓣对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观察组采取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其进行修复。通过随访患者,记录分析皮瓣的生存状况、感觉指标、外观以及手部功能的DASH评分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对照组50例皮瓣全部成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触觉、温度觉、单丝、两点辨别觉、瘢痕挛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臃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ASH评分为29.56±2.14分,对照组为38.13±3.12分,观察组的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手术不破坏主要血管神经,对供区影响小,操作简单,修复的指腹感觉,拇指外形较佳,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恢复阶段的疗效。方法:选取了24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给予针灸疗法观察组(132例)给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疗法。通过观察并记录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SF-36量表评分,评价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恢复阶段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3.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81.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和Fugl-Meye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多,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较多(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在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3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5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幼猪室间隔缺损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幼猪室间隔缺损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16只幼猪在全麻下经右心耳行室间隔穿刺造口置环 ,建立室间隔缺损。术后 3天行超声心动图、术后 1月行心导管检查。结果  11只猪手术成功。经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确认有 10只建模成功。超声心动图示最大分流流速Vmax为 1 7~ 4 4m/sec (2 6 3± 0 92 )。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结果示肺动脉压无显著升高 ,Qp/Qs 1 6 8~ 2 12 (1 84± 0 2 4 )。结论 采用改良的Synhorst方法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幼龄室间隔缺损动物模型 ,对深入了解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病理生理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