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山茶属的花粉形态分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相似文献   
92.
以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为母本,‘绿带可娜’、‘红芙蓉’、‘迪朱丽亚’等13个观赏性较强的山茶花品种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共配置13个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试验。以坐果率、结实率、出苗率、单花成苗率作为评价亲和性的指标对杂交父本进行筛选,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杂交组合亲和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形态鉴定法比较杂交子代与父母本主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绿带可娜’、‘玛丽费丝’、‘尼丽夫人’、‘花露珍’、‘娃丽娜深’为亲和性高的父本,杜鹃红山茶ב绿带可娜’、杜鹃红山茶ב玛丽费丝’为杂交亲和性较高的组合。杜鹃红山茶种间杂交后代花色、花型表现趋于父本,叶片更接近于母本杜鹃红山茶,杂交后代均遗传母本全年开花的特性。  相似文献   
93.
山茶属的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收集整理了山茶属的细胞学资料,以细胞地理学的方法探讨该属的起源和演化。在山茶属14组119种植物中有10组62种已具染色体数目的报道,54种已知核型,分别占总数的52%和45%。山茶属植物具有稳定的基数(x=15)和多变的倍性(2x→8x)。每一个组都有二倍体或全为二倍体;多倍体主要出现在Sect.Camelia、Sect.Paracamelia和Sect.Theopsis之中,大多分布在山茶属分布区的西部、北部和西北部,呈现出北多南少的趋势。山茶属的核型遵守Stebbins的从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规律,分布中心靠南的组比靠北的组拥有更对称的核型,表明山茶属从南向北进化和扩散。在已具核型资料的组中,Sect.Archecamelia最原始,Sect.Camelia最进化,包括C.yunnanensis的Sect.Heterogenea不可能是山茶属最原始的类群。我们认为山茶属很可能起源于中南半岛,主要向北扩散和进化,在现今的分布中心发生了快速的分化,形成了大量种类  相似文献   
94.
 青岛沿海地区是山茶在中国分布的最北界。长门岩岛是该地区山茶的主要分布地。岛上的山茶集中分布在海拔20~80m的范围内,植株的胸径为2~45cm,高度0.4~4.5m。由生命表可以看出,属于小个体级与大个体级的数目较少,大多数个体处于中级水平。从大小金字塔看,它属于Bodenheimer所述的下降型种群。存活曲线图表明,小个体级的死亡率较高。应用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3种理论分布模型,进行了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种群的实际频数符合负二项分布,由此判定种群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通过对种群的聚集强度指数的计算,求得各参数分别为二项参数(K)0.6291,扩散系数(C)17.7372,丛生指标(I)16.7372,Cassie指标(1/K)1.5896,聚块性指标为(m*/m)2.5896,均表明为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95.
青岛市市花——耐冬山茶为北方珍贵的冬季观赏物种,目前其栽培数量不能满足园林应用,亟需通过组培扩繁。以耐冬山茶的子叶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因素对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的NaClo对耐冬山茶果实灭菌的较佳时间是8 min,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00%。耐冬山茶子叶愈伤组织增殖的较优激素配比为0.5 mg·L-1NAA+1.5 mg·L-16-BA,其最大增殖量为4.06。将经过2次转接继代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转入不定芽分化培养基MS+1.0mg/LNAA+10.0 mg·L-16-BA进行不定芽的分化诱导,不定芽的分化率为10.7%。将耐冬山茶的不定芽芽条基部浸没在500 mg·L-1的IBA溶液中70 min,再转接到1/2MS固体培养基,生根率达40%,成功建立了耐冬山茶子叶的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96.
本试验以‘红露珍’山茶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了蕾期(I)、花瓣露出(II)、花冠微展(III)、花冠完全展开(IV)和落地花冠(V)等5个阶段花瓣和雄蕊等部位气孔的分布特点及其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花瓣基部的上下表皮、雄蕊管的内外表皮均有气孔分布。在每个阶段,花瓣基部上表皮的气孔器长度极显著大于下表皮的气孔器长度(P〈0.01)。当山茶花冠微展时,下表皮的气孔开度为(2.5±0.3)μm,而当花冠展开时,下表皮的气孔开度却为(0.9±0.3)μm;上表皮的气孔开度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未发生显著性的改变,其平均开度为(4.3±0.3)μm。在每个阶段,花瓣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密度大于上表皮的表皮细胞密度。雄蕊管内外表皮上的气孔在各阶段均维持较大的气孔开度。气孔的不均等分布、气孔开度的变化、表皮细胞的差速生长都可能与花瓣的展开有关。  相似文献   
97.
香花油茶——山茶属短柱茶组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锦林  叶航  叶创兴 《广西植物》2012,32(6):753-755
描述了山茶属短柱茶组新种Camellia osmantha Ye CX,Ma JL et Ye H.新种为灌木,花白色,微有香气.其苞被不分化为苞片和萼片,多数,10~12枚,花瓣6~8枚,均易脱落;雄蕊长短不一,大部分分离;花柱短,基部连生,先端分离,与短柱茶组特征一致.新种花有香气与窄叶短柱茶C.fluviantlis Hand.-Mzt.接近,但前者叶常为倒卵形,具尾尖,后者叶狭披针形,渐尖.  相似文献   
98.
南山茶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ODS柱色谱法、反复重结晶等方法对南山茶果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南山茶果皮中分离并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奈酚(2)、原儿茶酸(3)、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6→1)-2′′′,4′′′-O-二乙酰基-α-L-鼠李糖基-(3→1)-2′′′′,3′′′′,4′′′′-O-三乙酰基-α-L-鼠李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6→1)-4′′′-O-乙酰基-α-L-鼠李糖基-(3→1)-3′′′′-O-乙酰基-α-L-鼠李糖苷(5)、3-甲氧基鞣花酸(6)、鞣花酸(7)、羽扇豆烷醇(8)、β-谷甾醇(9)和胡萝卜苷(10)。化合物2、6、7均为首次从南山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7为首次从山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
山茶属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从生殖生物学、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育种方法、繁殖技术、化学成分、园林观赏价值、生态价值、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对华东山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华东山茶未来的育种方向和开发前景进行展望。将现代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手段结合运用,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华东山茶的油用和药用价值并对其合理地开发利用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
该研究以山茶属金花茶组的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朵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植物中检测到15种类黄酮,其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芸香柚皮苷、圣草素和染料木苷为金花茶组首次发现;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萘酚-3-O-葡萄糖苷为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中首次发现。儿茶素、表儿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萘酚-3-O-葡萄糖苷为三个物种主体成分;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为金花茶特有,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为崇左金花茶特有;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主要存在于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木犀草素主要存在于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类黄酮类型主要为儿茶素类、槲皮素类、木犀草素类和山萘酚类;崇左金花茶中槲皮素类、木犀草素类及类黄酮总量远高于金花茶和凹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儿茶素类高于金花茶,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山萘酚类高于凹脉金花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