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523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螺内酯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1和血栓素(Thromboxane,TX)-B2含量、白介素(Interleukin,IL)-6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ICAM-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8%,显著高于对照组(85.9%,P0.05)。两组治疗后24 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pressure,DBP)、血清ET-1、TX-B2、IL-6与s 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硝苯地平治疗,可能与其明显抑制血清与ET-1、TX-B2、IL-6与s I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长春西汀联合石杉碱甲片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症的疗效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抗凋亡因子(L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症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47),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哈金斯基(Hachiaski)缺血量表(HIS),HIF-1α、Livin和VEG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HIS评分,HIF-1α、Livin和VEG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Livin和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HIS评分、HIF-1α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调节HIF-1α、Livin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83.
为了探讨饮食指导联合知识宣教对老年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在本院治疗的136例老年T2DM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知识宣教辅助饮食指导。通过观察比较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次数、平均血糖漂移幅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差异,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19.06±2.70) h、血糖波动次数为(2.01±0.94)次/d、平均血糖漂移幅度为(3.12±1.04) mmol/L,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01±0.18) mmol/L、餐后2 h血糖(8.31±0.3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9±0.6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LDL-C为(2.49±0.02) mmol/L、TG为(1.12±0.02) mmol/L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研究表明,针对老年T2DM患者给予饮食指导联合知识宣教可控制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强化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反应及氧化-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期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1 (interleukin-1,IL-1)、白介素2 (interleukin-2,IL-2)、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 (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酶(catalase,CAT)及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 protein)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IL-2、IL-6、IL-10、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血清SOD、CAT、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氯吡格雷强化治疗可显著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增强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旨在探讨谷糠结合态多酚(bound phenol of inner shell,BPIS)发挥抗乳腺癌细胞活性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BPIS对乳腺癌细胞以及正常乳腺细胞活性的影响;然后综合运用SEA、SIB以及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得BPIS和乳腺癌的相关靶点,并分析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的互作网络以及通路。本研究筛选得到BPIS抗乳腺癌相关靶点39个,主要涉及糖脂代谢和细胞自噬等生物过程以及MAPK、PI3K/AKT、FoxO等多条信号通,表明BPIS抗乳腺癌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过程,而与细胞死亡相关的细胞自噬很可能在BPIS抑制乳腺癌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病原学特点以及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140例,分析患者病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包括对患者痰液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共121株病原菌被分离,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75.20%),革兰阳性菌27株(22.31%),真菌3株(2.48%)。主要革兰阴性菌均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80%),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性稍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7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稍低。住院时间(P=0.025)、机械通气(P=0.021)、MODS评分(P=0.019)与血浆白蛋白含量(P=0.013)是老年重症肺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菌为老年重症肺炎主要致病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患者的预后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MODS评分和血浆白蛋白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获得性三苯氧胺(TAM)抵抗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调节途径及三苯氧胺(TAM)获得性抵抗的发生机制。方法:TAM诱导野生型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WT构建TAM抵抗的细胞系MCF-7/TAMR,RT—PCR、Westem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比较MCF-7/TAMR与MCF-7/WT细胞系中C—erbB2mRNA、蛋白表达及其活化状态的不同,用C—erbB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对两种细胞系进行干预。观察细胞生长变化。结果:与MCF-7/WT细胞相比,MCF-7/TAMR细胞中cerbB-2的mRNA增加3倍(P〈0.05),蛋白增加1.5倍(P〈0.05)。Herceptin处理MCF-7/TAMR细胞,明显抑制了细胞的生长。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配体的自分泌释放作用可能通过CerbB-2/MAPK途径引起MCF-7/TAMR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感受负担和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于2018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眼睛视力的10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填写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关系质量量表等评分量表。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CLVQOL评分与SPBS、GSES和社会关系质量的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216份,收回有效问卷212份,回收率为98.15%。研究组的身体机能、精神心理、症状与视功能、社会活动、总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身体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因素、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个体对环境挑战的认知、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个体对控制感的认知以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庭承担、家庭亲密度、朋友关系、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LVQOL评分与GSES和社会关系质量呈正相关,而与SPBS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感受负担和社会关系质量密切相关,应重视上述相关因素的改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对住院3个月及以上的123例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简易微型营养评定精简版(MNA-SF)评估营养状况,并采集一般资料、相关营养生化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MNA-SF评分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23例患者中,营养不良风险者67例(54.47%),营养不良者37例(30.08%),营养正常者19例(15.44%)。有认知障碍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P<0.05),重度认知障碍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轻、中度认知障碍者(P<0.05)。与无认知障碍者比较,中度、重度认知障碍者MNA-SF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轻度、中度认知障碍者比较,重度认知障碍者MNA-SF评分显著降低(P<0.05)。营养不良者MMSE 6个认知领域评分和认知总评分均显著低于营养不良风险/正常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MNA-SF评分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86, P=0.023<0.05)。结论: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临床部门需加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有认知损害老人的营养关切。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肽素(Copeptin)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8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7例老年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48例和49例,对照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研究组接受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血清Gal-3及Copeptin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及6 min 步行实验(6MWT)距离。记录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93.88%)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Gal-3、Copept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TLR4 mRNA、NF-κB mRNA、白介素-6(IL-6)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可调节血清Gal-3、Copeptin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可能通过抑制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