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8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5286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445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988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700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318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91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疱疹病毒膜融合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囊膜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是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病毒囊膜表面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疱疹病毒有多个糖蛋白及不同类型的细胞作用受体,相应的受体-糖蛋白复合体构成方式也有多种,其引致的膜融合机制被认为是目前病毒融合机制研究中最复杂的,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病毒糖蛋白与相应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受体-糖蛋白复合体的形成与入侵途径,以及膜融合模式几个方面,全面综述疱疹病毒膜融合的分子机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92.
兰州百合基因枪转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兰州百合试管苗鳞片叶为受体,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DHAR)转入兰州百合,并用GUS染色、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等技术进行转基因株系的检测.结果表明:以兰州百合鳞片叶为受体材料,在轰击压力1 100 psi、轰击距离6 cm时,抗性率高达14%,转化率为1.5%;10 mg/L的潮霉素对鳞片叶具有很好筛选作用.GUS分析发现,转化株系叶片为蓝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抗性株系为转基因植株,且为单拷贝.  相似文献   
993.
92份棉花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均匀分布于棉花全基因组的132个SSR标记,对精选的92个棉花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扩增出494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平均3.69个.等位基因变异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10 0~0.871 4之间,平均为0.546 6.采用NTSYS-pc软件计算品种对间的相似系数, 92个品种之间的成对相似系数平均为0.729 2±0.135 0,变幅在0.411 8~0.957 5之间,其中陆地棉种内48.94%的品种对相似系数≤0.800 0,海岛棉种内50.91%的品种对相似系数≤0.800 0,表明此自然群体的遗传基础较为宽泛.根据Jaccard's相似系数所得的UPGMA聚类图和系谱追溯的结果显示,此群体中品种的选育过程复杂,血统来源多样,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4.
通过构建pVB4215植物双元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研究VviDREB1在植物体中的异源表达特性.结果显示,实验获得了25个Hyg抗性株系,经过PCR、RT-PCR和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及Hyg基因的PCR复检等多点验证,证实表达载体边界内序列完整地整合到2个烟草株系的基因组中.转基因烟草株系在4℃低温处理20 h后,恢复生长5 h,叶片光系统PSⅡ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曲线OJIP各点数值高于对照植株,VviDREB1基因能够显著提高烟草的荧光产量,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较对照高,说明VviDREB1对保护植物组织细胞内光合系统PSⅡ有明显的作用,转VviDREB1基因烟草对低温有一定的忍耐能力.  相似文献   
995.
蝴蝶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4个蝴蝶兰(Phalaenopsis)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的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01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68条,多态性比率为89.1%.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7~0.93之间,表明品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组,分类结果与材料来源及花器官表型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对红色、黄色、粉紫色和白色菊花品种不同开放度的花序舌状花中CHS、CHI、DFR、F3H、F3′H和3GT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显示:6个基因的表达因不同花色、不同发育阶段而异。‘钟山红鹰’(红色)中各基因的表达量均较高,且均在Ⅱ(松蕾期)或Ⅲ(半开期)期达到峰值,其中DFR、3GT基因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花色品种。‘金陵娇黄’(黄色)中CHS、CHI基因表达量较高,且Ⅰ(紧蕾期)、Ⅱ期表达量高于Ⅲ、Ⅳ(盛开期)期;3GT、DFR基因表达量分别高或低于‘金陵笑靥’(粉紫色)品种中相应基因的表达量,但均比红色品种低;F3H在4个品种中表达量最低,F3′H表达量接近或略低于红色或粉紫色品种,且各阶段表达水平较稳定。‘金陵笑靥’中DFR表达量仅次于‘钟山红鹰’,3GT和CHS表达量低于红色与黄色品种。‘钟山雪桂’(白色)中各基因仅有微量表达,除F3H外各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花色品种。研究表明,花色素结构基因DFR、3GT是菊花花色素合成的关键基因,DFR很可能是限速关键基因,一定表达水平的CHS、CHI也是菊花花色素合成所必须的,F3H基因与花色素合成不存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97.
广东省南昆山伯乐树群落特征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广东省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内调查了中国特有珍稀植物伯乐树种群的分布格局、龄级结构和伴生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果表明:该种群的分布范围狭窄且集中;龄级不完整,Ⅱ、Ⅲ级幼树少见,结构呈衰退型;伴生群落呈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其组成不稳定、优势种不显著.建议将伯乐树幼树作为就地保护的重点,适当去除周围的罗浮槭、羊角杜鹃和黄樟等速生树种,以创造有光照和水肥条件的生境;对于Ⅳ级以上成株,应注意拟赤杨和华润楠等空间生态位相近树种的数量和密度,适当疏剪枝条,以帮助成株占据较好的空间位;同时再积极引入异龄的伯乐树幼苗,促进种群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8.
8个山荆子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ISSR标记对中国北方地区的8个山荆子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探讨山荆子在苹果属植物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从5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9个,多态位点达97.47%.(2)在物种水平上,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67 0,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84 6,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9 9,多态位点百分率(PPB)=80.22;基因流(Nm)为1.659 1,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31 6,Φst值为0.236 0.(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为0.155 5、0.136 9、0.125 8处8个山荆子居群分别聚为两大类、三亚类、四小类,但居群聚类位置与地理位置无明显的相关性.(4)山荆子的居群内遗传多样性贡献率占76.40%,而居群间的贡献率占23.60%,说明山荆子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分布在居群内,但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也较高.由此推测,山荆子的起源中心在华北和东北范围内,其中灵空山(山西)和塞罕坝(河北)居群可近似为核心居群;ISSR标记与花部的一些性状可能有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999.
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高抗白粉病材料野生甜瓜'云甜-930'(P1)与感病栽培甜瓜'华莱士'(P2)组配,构建了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对大棚栽培条件下各世代材料的白粉病自然发病状况进行考察,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显示: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0),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等,da和db均为-15.76,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ha和hb分别为14.98和19.87,第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大于第1对;2对主基因互作效应中除了显性×显性效应(l=-7.73)较小外,其它互作效应均较大,加性×加性效应i为31.46,加性×显性效应jab为-26.86,而显性×加性效应jba为-17.07.该组合的B1、B2和F2群体抗病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31%、69.15%和97.6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8.83%、25.86%和0,环境变异在2.39%~7.86%之间.研究表明,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甜瓜抗白粉病育种中,在F2代主基因的选择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00.
上海市中心城区河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午潮港、横港、朝阳河、曹杨环浜等4条河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相关水环境指标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63种,其中轮虫44种(69%),枝角类13种(21%),桡足类6种(10%),优势种主要为转轮虫(Rotaria rotatoria)、长足轮虫(R.neptuni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大型溞(Daphnia magna)、发头裸腹溞(Moina irrasa)和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 leuckarti)。4条河道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变动范围为726~2571ind.L-1;平均生物量为12.04~44.27mg·L-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种群密度、生物量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P<0.05),水体中的磷酸盐、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对河道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进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