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记述采自中国浙江古田山倒毛摇蚊属1新种:短小倒毛摇蚊Microtendipes brevissimus sp.nov.。对其特征作了描述,绘制了雄成虫的特征图。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肛尖短小,无中附器,生殖节的第9背板中部无刚毛。  相似文献   
932.
蓝带蚊属一新种(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采白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县竹筒积水内蓝带蚊属伪费蚊亚属1新种.讨论了新种与相似种的鉴别特征。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933.
记述采自新疆北部网翅蝗科雏蝗属Chorthippus 1新种,即布尔津雏蝗Chorthippus buerjinensis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934.
多菌蚊属研究及新种记述(双翅目,菌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中国多菌蚊属6新种及中国1新纪录种,简单介绍了该属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地理分布,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本属为中国新纪录属。  相似文献   
935.
中国配菌蚊属新种记述(双翅目,菌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中国配菌蚊属7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本届为中国新纪录属。  相似文献   
936.
记述了中国瘿蚊科1新纪录属异瘿蚊属及一新种:横瓣异瘿蚊Heterogenella transversa.spn.nov.,模式产地云南中甸虎跳峡;中国3新纪录种;达氏异瘿蚊H.dolini Berest(四川理县米亚罗),短须异瘿蚊H.hybrida Mamaev(内蒙古额尔古纳旗莫尔道嘎)和纵缝异瘿蚊H.linearis Yukawa(云南丽江玉龙山)。文中给出了异瘿蚊属中国已知种类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37.
领蚊属一新种(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记述采自云南省腾冲县竹筒积水内领蚊1新种,以采获地命名为腾冲领蚊Heizmannia(Heizmannia)tengchongensis sp.nov.,讨论了新种与近缘种的鉴别特征。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938.
耳状网褶菌菌丝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耳状网褶菌 (PaxilluspanuoidesFr.)培养发酵的菌丝体中首次分出 6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为 :2 1 hydroxylanosta 8,2 4 dien 3 one (1)、2 3 methylergosterolperoxide (2 )、(2S ,3S ,4R ,2′R) 2 (2′ 羟基二十四碳酰氨基 )十八碳 1,3,4 三醇 [2S ,3S ,4R ,2′R) 2 (2′ 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oc tadecane 1,3,4 triol](3)、D 赤藓醇 (D erthyritol) (4 )、对羟基苯甲酸 (p hydroxybenzoicacid) (5 )和琥珀酸(succinicacid) (6 )。化合物 1、2和 3为首次通过发酵获得  相似文献   
939.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土壤线虫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琪  王朋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0):1349-1351
大气CO2浓度增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些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土壤动物区系的调节,本文通过论述大气CO2浓度增高对不同类型土壤中和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产生的影响,阐明了用土壤线虫作为指示生物来研究生态系统变化的意义,并提出了今后针对大气CO2浓度增高这一现象应着重围绕土壤线虫及土壤动物系优先开展的几方面研究,从而更好地指示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为有效地管理农田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0.
以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种子为材料,分别设置4个贮藏时间(0、30、60和90d),以及2m水淹(FSW)、低温沙藏(CSS)、低温干藏(CDS)、室温沙藏(RSS)、室温干藏(RDS)和低温层积(CSF)6个贮藏方式对种子进行贮藏实验,并测定分析各处理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幼苗生长状况,明确不同储藏方式和时间对中华蚊母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CSF处理30d后,中华蚊母树的种子有65.37%发生霉烂,最后萌发种子数为贮藏种子的30.93%;FSW处理90d的种子的萌发率为35.67%。(2)室内贮藏90d后,CSS、CDS、RSS和RDS处理的种子萌发率较新鲜种子萌发率(26.37%)显著增大,并以4℃下CDS处理90d的种子萌发率最大(70.65%),萌发速率系数为1 956.97。(3)CDS处理90d的种子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新鲜种子分别降低了38.75%和20.16%,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1.47%;FSW处理后的种子淀粉、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较新鲜种子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48.75%、62.62%和6.29%。(4)不同贮藏方式贮藏90d后,各处理间中华蚊母树幼苗的生长活力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以CDS处理的幼苗活力最高,而FSW处理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活力显著低于其他贮藏方式。研究表明,低温条件下中华蚊母树种子萌发率及幼苗活力显著高于室温贮藏,可能是在低温贮藏条件下种子的贮藏物质由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更利于种子吸收并为种子萌发提供了能量,从而加快了破除种子生理休眠的进程,而且中华蚊母树种子对水淹有一定的耐受性,故中华蚊母树可以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带高海拔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优先考虑的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