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0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microRNA调控网络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进行转录后调控。基因调控网络由各种回路,如前馈和反馈回路组成。它通过将外界刺激整合成合适的输出信号,控制细胞从增殖到死亡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已知基因调控网络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新近的实验证据表明,miRNA广泛参与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反馈和前馈回路。该文主要介绍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陈润生 《生命科学》2010,(7):594-597
近年来大量的新的转录组实验结果表明基因组中的非编码序列绝大部分是可以表达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转录出来的非编码RNA,从长度为21~24个核苷酸的microRNA到长度为数千核苷酸的Xist,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非编码RNA研究方向与重点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3.
转录因子与micro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功能联系及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录因子和微RNA(microRNA)是最大的两类反式作用因子,它们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调控因子.它们协调发挥调控作用,精细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和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转录因子和microRNA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转录因子和microRNA在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中关系紧密,它们的分子作用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通过各自的顺式作用元件调控基因表达,且作用的方式类似.但转录因子和microRNA也存在不同之处,转录因子既可以激活基因表达,也可抑制基因表达,而microRNA主要是抑制基因表达.另外,转录因子调控区的复杂性一般高于microRNA的调控区域.本文综述了转录因子和microRNA的异同点,并提出了未来转录因子和microRNA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4.
概念图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图(concept map)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Novak于1984年正式提出的,是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荆艳萍和潘超2005)。概念图是一种组织与表征知识的工具,由概念、概念间的连线及连接词、概念的例子组成的一个知识网络,能反应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及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植物生理学是师范类高校生物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不同层次上研究和了解植物的机制和生命活动规律,概念多,易混淆,与其它课程联系紧密。在教学中适当采用概念图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蒋志刚 《动物学研究》2006,27(3):242-242
2006年5月24—25日,新一届全球雪豹网络(Snow Leopard Network)理事会在巴基斯坦纳什瓦伽里召开。会议回顾了全球雪豹网络的历史,听取并讨论了全球雪豹网络科学委员会、联络委员会、政策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和网络成员委员会的报告,制定了未来全球雪豹网络的目标和工作计划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6.
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人教版7年级(上)第1单元为:生物和生物圈,分为“认识生物”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两大部分,包括生物的特征、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生物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及生态系统等几个专题,教学目标除了了解相关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资料查阅和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107.
Liu XF  Yang G  Yang R  Jia Q  Guan SD 《动物学研究》2012,33(2):165-169
利用条件化位置偏好模型研究气味线索对吗啡依赖及渴求的影响,其结果发现,单一嗅觉条件刺激使小鼠建立条件化位置偏好,形成吗啡依赖。当改变外界环境,动物进入完全新异的环境后依然寻求与吗啡相关的气味线索,说明吗啡相关气味条件线索诱发了小鼠对吗啡的渴求。多巴胺D1或D2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小鼠对气味线索的寻求。该结果表明嗅觉系统在药物成瘾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低温胁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也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对低温胁迫信号感知及传导的网络系统,该系统中大量的相关基因已有报道,这些基因不仅仅涉及植物激素的应答,还涉及到植物基因的转录调控及转录后的修饰与调控等各个方面。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抗寒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记忆和其他高级认知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通常是探索AD患者局部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变化.随着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和人脑连接组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研究者已经能够考察AD患者脑结构和功能连接通路.采用这些方法,最近的研究已经发现,AD患者脑网络的连接强度、网络效率、模块化组织和核心脑区连接的下降,并发现这些变化与患者的记忆评分等密切相关.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提供了新颖的观点来解释AD病的脑区失连接病理生理机制,而且发现的AD异常脑连接模式可能作为敏感特征应用于AD早期辅助诊断的影像标记物研究.特别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在AD患者脑神经网络出现的异常连接模式,在AD前期即轻度认知障碍期患者中也已出现,表明了将AD影像学研究的重点前移到AD前期这一可治疗阶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10.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针对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的薄弱环节,辽宁省推出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心肌梗死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对其计划方案、主要内容、实施方法以及功能意义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