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鲍元锋  陆宇燕  李丕鹏 《蛇志》2010,22(2):89-92
目的了解虎斑颈槽蛇肾脏两性异型性的结构基础。方法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为性成熟个体,共19条,雄性12条,雌性7条。于2005~2008年的7月份对蛇及其肾脏进行测量和称重,应用光镜和电镜对肾脏进行观察。结果雄性蛇肾脏不仅颜色呈黄色,而且相对长度和重量也均大于雌性;雄性蛇肾脏富含由远曲小管膨大而成的肾性节,而雌性则没有。肾性节细胞呈高柱状,具有典型的分泌性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虎斑颈槽蛇肾脏的两性异型性是由于雄性的肾脏富有特化的肾性节所致。  相似文献   
92.
李峥  李其斌  邹鑫森 《蛇志》2010,22(3):203-205
目的探讨广西竹叶青蛇伤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较合理依据。方法选择被竹叶青蛇咬伤的急诊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特征。结果 55例竹叶青蛇伤患者分别按咬伤地点与临床分型比较(χ2=18.03,P0.01),竹叶青蛇属(竹叶青和白唇竹叶青)与临床分型比较(χ2=24.67,P0.01)及咬伤地点与竹叶青蛇属比较(χ2=24.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咬伤地点与竹叶青蛇属呈中度正相关(rs=0.67);竹叶青蛇咬伤按临床分型比较血液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各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叶青蛇伤主要在城市花园草丛、田间地头等地点发生,伤后临床分型绝大多数为轻型,少数为重型和危重型;白唇竹叶青蛇伤地点主要在深山老林,伤后临床分型以危重型、重型为主,少数为轻型。咬伤地点与临床分型和蛇种属有很大差异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竹叶青蛇伤致血液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类DIC;除分型标准外,患者WBC的增高程度可作为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3.
对自然杂交种Meconopsis×cookei及其亲本红花绿绒蒿M.punicea和五脉绿绒蒿M.quintuplinervia的叶绿体DNAtrnL-trnF区进行了序列测定,所得序列的长度为957~961bp,其中M.×cookei的序列长度为960bp,红花绿绒蒿为961bp,五脉绿绒蒿为957bp。利用软件Clustal X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和碱基比较,排序后的序列长度为964bp,其中trnLintron为512bp,trnL3′exon为50bp,trnL-trn Fintergenic spacer(IGS)为361bp,还包括41bp的trnF5′端片段。整个trnL-trnF区序列共有25个变异位点,其中杂交种M.×cookei与红花绿绒蒿具有相同碱基的位点有21个(占84%),M.×cookei与五脉绿绒蒿具有相同碱基的位点仅有1个(占4%),余下3个位点(占12%)中,M.×cookei的碱基与两个亲本均不相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M.×cookei的叶绿体基因trnL-trnF来自红花绿绒蒿,根据质体细胞质遗传的规律,从而推测红花绿绒蒿为该杂交种的母本,五脉绿绒蒿为其父本。  相似文献   
94.
和七一  余晓东  柳建平 《四川动物》2007,26(2):255-257,I0002
虎斑颈槽蛇中国大陆亚种(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具有已知蛇类中罕见的颈背腺及其毒液。肉眼观察发现腺体呈珠球状,8~13对腺体呈平行排列,腺体间隔分布;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腺体上无开口,无合成毒液的细胞器;实验表明毒液有神经毒性,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97.99mg/kg,SDS-PAGE电泳呈现4条蛋白条带。虎斑颈槽蛇中国大陆亚种颈背腺毒液很可能作为一种特殊辅助防御系统,增强DuvemoY腺毒液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95.
大绿蛙Sox基因和Dmrt基因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龙  唐鑫生 《四川动物》2007,26(2):319-322
Sox基因家族与Dmrt基因家族在胚胎发育及性别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PCR方法,扩增了大绿蛙Sox基因和Dmn基因的保守区,分别获得长约220bp和150bp的片段;SSCP分析结果显示大绿蛙Sox基因、Dmrt基因雌雄个体片段无差异,与人的有较大差异。本研究为探讨大绿蛙的性别决定机制及Sox基因与Dmrt基因的进化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96.
赵彩明 《蛇志》2007,19(3):197-198
毒蛇咬伤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次被毒蛇咬伤,特别是南方各省的农村山区等地,更是蛇害泛滥,严重危害和影响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毒蛇伤人后,蛇毒沿着人体的血液和淋巴循环运行全身,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如救治不当,会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现将红外线在蛇伤后期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李金荣  蓝海 《蛇志》2007,19(1):I0001-I0001
本大型专著是中国蛇协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蓝海医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陈远聪研究员共同主编,集国内外50余位专家、教授的智慧,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对毒蛇、蛇毒、蛇伤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吴崇其研究员作“序”,定于今年上半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现介绍本书的九大特点大型专著《中国毒蛇及蛇伤救治》九大特点$中国蛇协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李金荣 $中国蛇协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蓝海  相似文献   
98.
张立明  王润秀  刘达恩  欧斌贤 《蛇志》2007,19(4):285-286
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中,手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最多,最频繁,因而也最容易受到损伤。我区地处祖国的南疆,蛇种繁多,部分居民有捕蛇的习惯,同时,随着近年来蛇毒在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的良好作用,饲养毒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人们接触毒蛇的机会更多,因此蛇伤时有发生,又以手部最为多见。据我科统计,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蛇伤溃疡83例,其中31例发生在手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手部蛇伤溃疡患者,男24例,女7例,年龄6~74岁,平均29岁。农民21例,儿童2例,工人8例。蛇伤大部分发生在夏秋季。伤后入院时间3~23天,平均12天。溃疡面积最小0…  相似文献   
99.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椰子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海南岛发生普遍,椰子受害严重。由于椰心叶甲受到自然界中某些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在受害的椰子树心叶上常可发现椰心叶甲僵虫,并发现大部分僵虫表面长出了霉菌,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椰心叶甲僵虫表面的霉菌中分离出绿僵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从僵虫表面刮下孢子或菌丝体,置于绿僵菌选择性培养基(DOA)上培养,挑出真菌菌落,经纯化后,进行生物学特性、菌落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测定,并从PPDA、OMA、VSA和PDA中筛选菌落生长及产孢最适培养基,同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对椰心叶甲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f)],PPDA是菌落生长及产孢的最适培养基,大多数菌株对椰心叶甲有较强的致病力。选取强毒菌株MA4在田间进行防治效果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能显著降低椰心叶甲成虫的虫口密度。这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是首次从海南的椰心叶甲僵虫中分离到的昆虫病原真菌,该菌对海南的椰心叶甲具有很好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100.
传统的平板涂布方法主要用玻璃推棒在培养皿内推行作平板涂布和用玻璃滚珠作平板涂布,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尤其对柑橘绿霉(Penicillium digitatum)这一菌种,用以上两种方法涂布均不甚理想,而且也不方便给平板照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