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重庆市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黄建国  袁玲 《生态学报》1996,16(4):383-388
在重庆市的主要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依次为根菜类>叶菜类>葱蒜类>瓜类>豆类>茄果类,前3类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但各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一般较低,未超过卫生标准。就同一种蔬菜的不同样品而言,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很大,说明品种或环境条件可显著影响其含量。重庆市多雾少光,冬春低温,土壤含氮量和钠高子含量较高,有效钾含量较低可能是导致蔬菜大量积累硝酸盐的环境因素。蔬菜不同器官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各异,根>茎>叶柄>叶片。  相似文献   
102.
薇菜及其利用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3.
104.
几种植物PSⅡ颗粒的水裂解活性,DCIP光还原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5.
蔬菜中的硝酸盐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硝酸盐可经硝酸还原菌的作用,在动物体内外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使细胞陷入缺氧状态而中毒,严重者可以致死。另外,亚硝酸可与人和动物摄取的其它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成分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形成强力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诱发人和动物消化道系统癌变。尽管上述二者单独存在时并不致癌。但亚  相似文献   
106.
几种野生蔬菜硝酸盐及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野生蔬菜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有相当高的医疗价值。近代研究表明,过量的食入硝酸盐,会诱发消化系统癌变,而维生素 C 有防癌作用,因此硝酸盐和维生素 C含量为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栽培的叶菜类蔬菜如白菜、菠菜、苔菜等硝酸盐含量很高,平均存4000mg/kg 鲜重左右。野生蔬菜中的硝酸盐及维生素 C 含量如何呢?我们仅对几种分布广泛,食用历史较长,营养价值较高的野生蔬菜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科学地有选择性地开发野生蔬菜资源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聚焦中国     
《生命世界》2007,(7):7-7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黄绿叶突变基因;我国成功克隆世界著名医用小型猪;  相似文献   
108.
西湖莼菜     
  相似文献   
109.
采后生理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围绕鲜活果蔬的保存、运输和供给。进入21世纪,随着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蛋白组等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果蔬采后生理学发展迅速。近几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围绕学科发展前沿,深入探讨果蔬采后成熟、衰老和品质保持的调控机理和贮藏环境对品质的生理应答机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包括Met氧化存在被Met亚砜还原酶A和B逆转,提出了LcMsrA1/B1下调表达导致LcCaM1氧化加速,增强了LcNAC13和Lc WRKY1的DNA结合活性,从而激活或抑制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实采后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MaMYB3通过直接抑制淀粉降解相关基因和MabHLH6对淀粉降解产生负作用,从而延迟香蕉(Musaacuminata)果实成熟;鉴定出直接调控柑橘(Citrusreticulate)果实的α-和β-支链类胡萝卜素转化的R2R3-MYB转录因子和参与桃(Amygdaluspersica)果实香气形成的萜类合成酶编码基因TPS家族成员以及WRKY和AP2/ERF转录因子;SlVPE3通过激活KTI4方式调节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果实抗病性机制。针对国际上学科发展方向与特点,认为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存在学科大而不强、领军人才不足、有待提升等问题;同时对未来发展需求、重点领域及优先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云南拥有独特的食花文化,蕴藏着丰富的食花资源与传统知识。棠梨花是云南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食用花资源之一,是民间对可食用蔷薇科梨属(Pyrus)植物花的统称,其具体涉及的物种以及民间利用知识与现状尚待研究阐明。该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初步选择云南省普洱市的思茅区和墨江县,在棠梨花采集旺季,开展了民族植物学调查,包括标本采集与鉴定、集市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表明:(1)该地区食用棠梨花来自三种野生梨属植物,即川梨(P. pashia)、杜梨(P. betulifolia)和无毛川梨(P. pashia var. kumaoni),其中川梨利用频率最高。(2)棠梨花在集市上早春野生蔬菜中比重高,在当地和外地同时显示了很大的市场潜力。(3)当地民族在棠梨花的采后处理与加工方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4)食用理由主要包括清热、应季和无污染。该研究阐明了可食用棠梨花的物种、相关传统知识与利用现状,为棠梨花的资源价值与影响力评估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探讨食花的文化因素与生理学意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