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重建上鼓室对慢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86耳)慢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均分两组:两组均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其中实验组应用自体乳突骨粉联合耳后肌骨膜瓣缩窄乳突根治腔,并垫高上鼓室内壁;对照组不行乳突根治腔缩窄术。回顾性观察两组患者在鼓膜状态(内陷及穿孔)、干耳时间、听力提高,头晕头痛、肉芽增生等几个方面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病例进行随访和疗效分析,在鼓膜状态、干耳时间、头晕头痛等方面,其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术后听力提高及肉芽增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中耳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自体材料的应用缩短了干耳时间、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2.
随着各种检查方法的应用,许多结肠的早期肿瘤被发现,但腹腔镜手术中,由于缺乏手的触感,不能直接触摸到肿瘤,从而使这些肿瘤的定位成为腹腔镜手术中的困难之一,目前术用的术中定位很多,主要有纤维结肠镜辅助、金属夹标记、染料标记法、术中腹腔镜超声探查、手助腹腔镜技术等等,本文就目前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常用的这些定位方法加以总结、分析,以供大家根据需要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47例(含壁间肌瘤32例、阔韧带肌瘤7例、浆膜下肌瘤8例),多发肌瘤2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2.3±32.6)min,术中出血(58.7±39.2)ml,术后住院时间为(8.7±1)d,,无中转开腹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9例在1-2a内怀孕,无腹壁粘连及子宫破裂后遗症。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价值及及并发症防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时间(46±22)min,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7d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仅1.9%,随访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佳术式,熟练的技术和规范化操作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作时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其抗体的血清浓度变化情况。方法:测定各类不稳定性心绞痛(UA,n=32)、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n=16)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n=8)和健康对照(n=38)血清HSP60及其抗体的浓度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各型ACS患者血清HSP60和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TEMI患者血清HSP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UA和NSTEMI患者(P<0.05)。结论:测定患者血清HSP60水平可以用于协助ACS诊断和疾病进程监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相关因素,为肝移植术后ARF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ARF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8例行肝移植术后发生ARF 13例,发生率为13.27%。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尿素氮(BUN)、术前血清肌酐(Scr)、术前血清白蛋白(Alb)、手术时间、失血量与ARF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术前Scr和BUN是肝移植术后并发ARF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BUN、血清Scr、血清Alb、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是肝移植术后并发ARF主要因素,而术前Scr和BUN水平升高是肝移植术后并发ARF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控制肝移植术后ARF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92例AMI患者经PCI治疗后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予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与传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在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失常、心绞痛及死亡率等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多于康复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行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安全、有益,可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急性肺损伤(ALI)的相关因素,为肝移植术后AL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ALI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8例行肝移植术后发生ALI12例,发生率为12.2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清TBIL、术中失血量、术中尿量和术后血BUN对ALI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术中失血量、术前TBIL、年龄为术后并发ALI的危险因素。结论:术中失血量、术前TBIL、年龄为术后并发ALI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控制肝移植术后ALI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在心脏停搏液中添加适量左旋精氨酸来观察其在冠脉搭桥术中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对照组:常规心肌保护液组,不添加左旋精氨酸。实验组,心肌保护液中加入7.5g/L左旋精氨酸。测患者术前(T1)、术后6小时(T2)、术后12小时(T3)、术后24小时(T4)、术后48小时(T5)血浆中TNF-α、IL-6、IL-8及cTn I含量。记录临床观察指标。结果:两组血浆TNF-α、IL-6、IL-8、cTn I浓度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TNF-α、IL-6、IL-8、cTn I浓度显著升高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观察指标除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外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心脏停搏液中加入L-精氨酸,可有效保护缺血心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现象(NR)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PCI术后无血流患者22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中12例运用IABP治疗,其余10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0天内心肌损伤标志物、脑钠肽(BNP)恢复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治疗10天后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6个月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IABP治疗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时间-浓度曲线显示指标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ABP组BNP峰值较对照组提前,IABP治疗组BNP指标时间-浓度曲线显示指标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10天、3个月及6个月时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差别及LVEF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能够加速降低AMI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患者升高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使BNP峰值提前并改善10天、3个月及6个月时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及EF值对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