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槭属(Acer L.)属槭树科(Aceraceae),200种,分布于亚、欧、北美和非洲北缘。本文研究了槭属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起源与扩散。认为:(1)槭树科与无患于科关系密切,槭属是槭树科2属中较进化的类群。(2)在原始而典型的槭属植物的基础上,槭属沿花的各部减少,有的器官甚至向完全退化的方向演化,但也有少数向增加数目的方向特化。(3)讨论了槭属4亚属23组的演化趋势,并绘制出其系统演化图。(4)槭属起源于侏罗纪的中国四川东部、湖北、湖南及其邻近地区,并向西、东北和南方扩散而进入西亚、欧洲、非洲北缘、北美洲和马来半岛至印尼。  相似文献   
42.
人多肽链延伸因子1α基因EEF1A是一个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看家基因。通过对已有GenBank、GDB等数据库的综合分析,鉴别了4个人类多肽链延伸因子1α基因的反转录假基因,并分别将其精细定位于4q2 5、7p15-21、9q34和19q13上。 Abstract:The gene for human polypeptide chain elongation factor-1α(EEF1A)is a house-keeping gen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rotein synthesis.By mean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the database of Genbank,GDB and ect,we identify 4 retropseudogenes of EEF1A and finely localized to 4q25,7p15-21,9q34 and 19q13,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3.
颜成敏  郑伟  徐晓丹 《广西植物》2023,43(5):972-979
云南樱花品种‘红霞’(Cerasus‘Hongxia’)广泛种植于滇中地区,3月开花,半重瓣至重瓣,粉红色,观赏价值较高。‘红霞’曾被认为是红花高盆樱(C.cerasoides var.rubea)的园艺品种,而其分子标记结果却聚在钟花樱(C.campanulata)种系,可见‘红霞’的种系归属存疑,对今后的育种及栽培极为不利。为探索‘红霞’的种系问题,该研究以‘红霞’的叶片DNA为材料,应用Illumina软件对叶绿体基因组特征进行测序,通过SPAdes 3.13.0、Gapcloser 1.12和CPGAVAS2 2.0软件进行组装、注释,之后使用MISA和Geneious 10.0软件对叶绿体基因组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RAxML 8.0软件构建Cerasus分支系统发育树,分析‘红霞’在樱属植物的系统关系。结果表明:(1)‘红霞’的叶绿体全基因组长度为157 832 bp,鸟嘌呤(Guanine)、胞嘧啶(Cytosine)含量为36.73%,包含一对反向重复(inverted repeat sequence, IR, 26 381 bp)区,由小单拷贝(short single...  相似文献   
44.
历史长河里流淌的翠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说明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甲骨文及竹部文字19 5 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实际上,在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  相似文献   
45.
什么是食物     
人类可食用的食物种类似乎无穷无尽,每个门类的生物中都有人类可食用的食物。和其他异养生物一样,人类的食物都来源于其他生物。异养生物能食用各种其他生物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由相同的"基本零件"构成,而且使用这些零件的基本机制也相同,所以生物之间的"零件"可以互相通用。摄食和消化就是获得和拆解其他生物的"零件",来建造自己的身体。外星生命如果使用的"零件"不同,就不能食用地球上的食物。  相似文献   
46.
<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道德经》四十二章的首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解家。虽然多数人认为这是对宇宙起源的一种探索和认识,不  相似文献   
47.
《生命世界》2010,(8):78-78
<正>日本遗传学家成功对已经冷冻保存了16年的死老鼠进行了克隆,并最终培育出13只健康的活老鼠。这一科学突破意味着复活冰冻多年的已经灭绝的动物——如毛茸茸的猛犸象——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8.
荞麦属植物淀粉酶和甲酸脱氢酶同功酶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荞麦属植物8个种42个收集系干种子和发芽种子的淀粉酶和甲酸脱氢酶同功酶。结果表明,荞麦淀粉酶在于种子中缺乏活性,但是在发芽种子中活性很强。在供试材料的发芽种子中共发现23个淀粉酶谱带,其中甜荞和苦荞分别有10条和8条。不同荞麦种间淀粉酶谱带差异很大,但是同种内不同收集系间差异较小。谱带聚类分析表明大野荞和毛野荞分别与甜荞和苦荞较近缘,支持它们分别为甜荞和苦荞祖先种的假说。在干种子和发芽种子中,发现所有荞麦种类均只有1条位置一致的甲酸脱氢酶谱带,暗示该酶在进化中具有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49.
张发奎 《化石》2008,(2):44-45
人类起源是人们喜闻乐道的科学问题,是个老话题,有关文章很多,但不是老生常谈,而是时谈时新的。今年又有什么新话题可谈呢?这里我向大家介绍Thorpe S.K.S.et all(2007)新提出的人类的双足直立行走方式起源的新假说(Science 316:1328~1331)。  相似文献   
50.
碧声 《生命世界》2006,(7):56-59
新喀里多尼亚岛上一种不起眼的小灌木,可能是进化史上重要的“缺环”,连接着如今所有的开花植物与它们未知的共同祖先;这将帮助人们理解,1亿多年前的大地上为什么突然间繁花盛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