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0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174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伊贝母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2.
水土保持耕作法是治理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的根本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坡耕地所造成的土壤侵蚀,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沟深坡陡,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强烈的地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是造成河流水库淤积的一个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每年要丧失大量的肥沃表土,导致农业减产和土壤退化。一遇暴雨,人民的生命财产将遭受到巨大的威胁。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水力侵蚀土层深度达0.2—2cm,每1ha 损失表土120t 左右,损失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道了培养的人黑色素瘤细胞分泌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纯化方法。Bowes株人黑色素瘤细胞的分泌产物,经CM-Sephadex C--50层析,赖氨酸-Sepharose 4B,苯甲眯-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后,即可得到纯化470倍的蛋白纯品。样品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为均一单带,测得其分子量约为72kD。纯化的t-PA与尿激酶相比较,发现前者有更高亲和纤维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以加拿大Lior博士提供的标准抗血清,采用快速玻片凝集法对广西地区人、畜、禽所携带的38株空肠/结肠弯曲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见表1)是人源菌2株均为血清第8型;鸡源菌16株分别为血清第1、4、8、11、17、21型,不能分型3株;鸭源菌11株,分别为血清第5、8、20、21、46、53型,不能分型2株;豚鼠源菌7株,分别为血清第4、6、7,8、21型;鸽子源菌2株分别为血清第5型和21型,各源菌株中,与人源血清型相同(第8型)的鸡源株占25%;鸭源株占18.2%;豚鼠源株占42.8%,以上研究说明这些动物与人感染空肠/结肠弯曲菌有密切关系,家禽是人感染的重要贮存宿主之一。  相似文献   
85.
用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 ( BADH)免疫巴比西 ( BALB/c)小鼠 ,将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SP2 /O-Ag1 4融合 ,在 1 92孔中 ,有约 1 4 %孔生长的杂交瘤细胞 ,用间接酶联免疫方法 ( ELISA)检测表现为阳性。选择其中 2 G3和 2 D10 细胞系 ,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培养 ,约 2 0 %克隆化细胞为强阳性。选择其中 2 G3- H3细胞株注射到 BALB/c小鼠腹腔中诱导腹水 ,腹水的单抗效价为 1∶ 1 0 3。应用 BADH单抗检查了大麦、水稻、高粱、小麦幼苗的叶片和根的粗提物 ,均呈阳性反应 ,表明 BADH除在光合组织中存在外 ,在非光合组织中也可能存在。讨论了非光合组织 BADH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结合银染法对14例大肠癌p53基因的第4、第5─6和第7外显子进行了点突变的研究,结果共检测出6例点突变,而且发现各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存在差异。另外,利用购自ATCC的两个探针 (p53cDNA探针和pYNZ22探针)对大肠癌中p53基因的杂合性失去进行了研究,在14例大肠癌中共检出6例杂合性丢失。将点突变检测结果同杂合性丢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并着重探讨了大肠癌中p53基因失活导致肿瘤的作用方式。 Abstract:The exons 4-7 of p53 gene were examined in 14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by using PCR-SSCP-silver stainin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6 cases of point mutation and the mutation frequencies of exons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p53 cDNA and pYNZ22 VNTR were used as probes to examine LOH(Loss of heterozygosity)of 14 colorectal cancers.6 cases with LOH were found.The results of present research suggest that mutation and LOH of p53 gene are critical events in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There were different kinds of inactivation model of p53 gen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anc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cells.  相似文献   
87.
通过普通小麦与滨麦、簇毛麦及山羊草属7个种杂交幼胚培养,获得8个体细胞胚性无性系(8个组合10个胚)及大量试管苗。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5.79%和26.32%。形态学及细胞学鉴定结果,均为真杂种。不同染色体组及同一染色体组不同基因型的幼胚,在组织培养中有明显差异。非部体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但当染色体数目严重偏离双单倍体数目的,其全能性即丧失。胚状体的发育具有与合子胚极相似的典型结  相似文献   
88.
ABA和NAA联合使用能有效地诱导水稻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向胚性发展。通过液体浅层培养由原生质体得到的愈伤组织,在含ABA和NAA的N_6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可以诱导原来呈非胚性状态的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并在含ZT的N_6分化陪养基上产生绿点。通过对这两种愈伤组织的生化分析,表明二者在游离氨基酸、DNA、RNA、核酸及蛋白质含量等方面,特别是SDS-PAGE谱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细胞的形态与结构也有显著差别,其中经ABA NAA诱导后的愈伤组织其细胞形态与结构特征与来源于种胚的胚性愈伤组织基本类似,所分析的生化指标也大多数相近。结果表明,ABA和NAA联合使用得当,能促进形成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89.
普通小麦×东方旱麦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无性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2n=6x=42,AABBDD)为母本,以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orientale(L.)Jaub.etSpach;2n=4x=28)为父本,首次成功地获得了属间远缘杂种F1,其平均结实率为0.08%。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对杂种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胚性无性系的建立、植株再生、壮苗培养等,最终获得了生长正常的杂种F1植株。同时,通过对杂种幼胚愈伤组织、根尖细胞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杂种为真杂种,即2n=5x=35(预期染色体数)的杂种细胞占主体;另外,因组培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故也有少量2n=28-34染色体数的细胞。以上杂种的获得为将旱麦草优异基因向小麦的转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采用试管熔封法保藏菌种,研究了11种固体培养基与11种液体培养基和生理盐水,在室温和冰箱中长期保期存细菌,蘑菇菌,酵母菌,霉菌及放线菌等27株菌种,并观察保藏效果,试验证明,试管熔封法可保存各类微生物达数月至数年不死,且液体培养基熔封保存优于固体培养基,该法具有制作简单易行,不易污染,适应面广,转种方便,成本低和实用等优点,由于熔封后,隔绝空气,杜绝杂菌污染,保存的细菌,生物学性状良好,形态,革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